《老年人与青年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与青年人.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老年人与青年人如果按自然规律讲,这个标题应为“青年人与老年人二人的生命历程是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至老年。任何一位老年人都必然经历青年阶段。青年阶段的激情满怀和梦想无限。即使步入老年,我们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孜孜不倦和志在千里。青年壮哉,老年美哉!记得姗姗学步时,父母扶助我们迈出自然界的第一步;启蒙时,扶助我们迈出思想的第一步;出校门时,扶助我们迈出社会的第一步。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历程和阅历精心地扶助着我们。时至今日,我们已挺立于社会,在社会中披荆斩棘,但我们仍需要父母给予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扶助。虽然现在的扶助往往只是在关键时刻实施的,但在我们现在和过往人生的每时每刻,父母都无时不刻的施与我们关注
2、和爱护。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此我们可以看到人生的发展过程,更应看到老年人对于家、对于国的意义。老年人对家是宝,对国是难得的财富。感谢我的父母!“人之初,性本善只是“性相近,习相远:我们都有初始的“本善”的心。如果能顺利的发展,我们“本善”的心就绝对能成为很有情商的心。如果不能使“本善”的心顺利发展,那么我们就大力提倡培养情商吧,使心归于“本善”的良性轨道,无论少年、青年、中年。情商对于人的意义,好比太阳对于植物,水对于鱼。曾经几次听人说过这样一个道理:人活一生,活的就是那份真情实意。虽然这句话仅出自若干人之口,
3、但我想会被越来越多,直至绝大多数的人深深理解和赞同。通常情况下,父母是陪我们度过最多岁月的人。如果我们不能珍惜和父母的情,不能把与父母的这份情处理好,不会爱父母,那么我们的人生有何意义?同样,我们通常讲的“孝”的理由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人作为万物之灵,比任何一种生物都具有更为丰富的感知和感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样的浓情密意,我们怎能不感知,怎能不被感动,怎能不“报得三春晖:再谈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言传身教。以我们对父母的“孝”,对老年人的“敬”,来为我们的后代做榜样。每每提到老年人的话题,我总是想起毛泽东的祭母文。我愿抄录在此,希望每位读者能认真阅读,仔细揣摩。我相信你们会为
4、之动容,能深刻体会到在两代人的关系中所蕴涵的真谛。我相信你们在看过之后,也会和我一起呐喊出:“有生之日,皆报恩时。有生之日,皆伴亲时祭母文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遭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皑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苹苹,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贲。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捆忧,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黑,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