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班幼儿秩序感培养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小班幼儿秩序感培养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聚焦小班幼儿秩序感培养摘要:秩序感是指对物体摆放的空间和生活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良好的秩序感对于幼儿的生活、学习影响重大。蒙台梭利认为:学前儿童对于事物的秩序有强烈要求,外在的秩序有助于发展内在的秩序。2-4岁是培养幼儿秩序感的关键期。而小班幼儿的秩序感培养,更关系着幼儿在园方方面面的学习、生活乃至一生的发展。关键词:小班幼儿,秩序感,教育指导引言:小班幼儿刚入园,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集体生活,受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规律影响,教师的组织管理十分被动,也潜藏着许多安全隐患,良好的常规秩序同样是幼儿在园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小班教师及时聚焦幼儿秩序感发展,并抓住契机,采取符合幼儿发展的方法,进行
2、适宜的教育,是小班教师积极学习探索的内容之一。本文将结合理论教学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探索方法进行论述,从不同的方面阐述小班幼儿的秩序感发展的要点,指导教师更好地促使小班幼儿习得班级秩序。一、幼儿生活秩序感的培养幼儿的生活秩序感,这里主要是指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的秩序。组织合理有序的一日生活,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对时间的秩序感。幼儿未入园期间,在家的时间安排具有随意性。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后,幼儿的一日生活安排应有规律性。幼儿园及教师应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以及季节变化,合理制定幼儿一日生活流程,严格按照作息安排执行,帮助小班幼儿在集体层面建立秩序感和认同感,使幼儿更快的适应集体生活,进
3、而形成良好的生活秩序。在幼儿进行盥洗、喝水、餐前准备等生活过渡环节时,幼儿往往不能遵守秩序,这个时候班级老师就要做好分工合作。副班老师轻声组织部分幼儿进行活动,主班老师可以带领剩余幼儿做一做有趣的手指游戏,或者是进行安静的阅读活动。二、幼儿学习秩序感的培养教师应精心安排教学活动,避免出现秩序混乱。主班教师应提前安排好各个环节内容。晨间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均不能马虎。教学活动时,教师活动目标内容应适合小班幼儿学习,且富有童趣,引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活动组织环节动静结合,小班幼儿更应该注重活动内容的可操作性,利用幼儿神经系统“镶嵌式活动原则恰当安排幼儿各项活动的时间、内容、学习方式,使整个教学
4、活动丰富有序,做好幼儿教学常规秩序培养。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时间短,且容易受外在因素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了无秩序现象,可运用口令或音乐律动的方式,使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活动中。三、幼儿社会秩序感的培养幼儿的社会学习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发展而来的。小班幼儿在园是社会秩序感的学习的主要途径,主要来自于对于老师、同伴的观察、模仿和自我发展而形成。教师在幼儿学习中应注意:1 .设置有秩序的生活环境,促进幼儿形成内在秩序感。教师可以设置幼儿看的明白的标记,如在饮水柜前贴上一排整齐的小脚丫,提示和示范幼儿接水时沿着脚Y排队。幼儿的玩具橱、柜都有相应的玩具配对归放的图示标记,这些有趣的实物标记图
5、使幼儿觉得取放过程充满了趣味和挑战,在实际操作中幼儿既练习了对应和分类,又掌握了区域空间和活动材料的使用规范,起到了提示、指引、规范的作用。如图书区,在自制的书架和图书上一一对应贴有颜色形状不同的的图形标记,幼儿只要看了标记就能分门别类地把图书整理好。“蔬果超市中水果、蔬菜都有自己的家,幼儿在整理时只要将物品上的图示标记与玩具筐上的图示标记进行对应,就可以把操作材料整理得井井有条。小班幼儿良好常规的形成不能仅仅靠教师说教,而是在幼儿不断的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按照教师一些隐性(各种标记、墙饰的作用)的要求潜移默化逐渐养成的。2 .教师的榜样示范。纲要明确指出:“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孩子学习的良
6、好榜样。这里明确提出了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首先,作为教师要注意使自己的仪表仪容保持整洁、平安,使自己言行动作大方得体。其次,教师物品要摆放整齐,用后一定要及时归位,切忌乱放无秩序。试想,秩序感不好的教师,教室内杂乱无章,物品随意乱放,做过的椅子不能及时归位等,又怎能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四、重视幼儿游戏秩序感养成幼儿游戏是幼儿培养秩序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小班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和体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会给幼儿的秩序感发展有很大影响,对幼儿进行适当的科学引导,进一步促进巩固幼儿秩序行为的发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秩序行为习惯。1 .活动前,教师要明确游戏要求,重点规则,重点要求。游戏之前,提出合理要
7、求幼儿的行为才能使游戏更有指向性和目的性,同时也能使幼儿对守秩序这个概念形成强烈的刺激。小班幼儿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在活动中,经常会发生争抢玩具、争夺工具,大声喧哗、乱扔物品的现象,所以老师可以向幼儿说明有些游戏活动规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要求幼儿在活动时务必要遵守的,比如要轻拿轻放玩具、游戏中不能争抢等等。像是户外游戏钻山洞等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必须向幼儿强调一个接跟着个钻山洞,在活动过程中,不能推,不能挤,注意游戏安全秩序。2 .活动中,运用教育机智,引导幼儿遵守游戏秩序。如幼儿玩体育游戏狗熊下山时,幼儿在游戏时情绪高涨,纷纷争着当狗熊,甚至有幼儿自己模仿起狗熊的叫声,这时候教师可以采
8、用垂直介入的方法,利用游戏角色语言使游戏有秩序进行。可以伸出一只手半握拳做打电话状说:是狗熊山庄吗?我是森林管理员,现在出现了问题,你们山庄的狗熊越来越多,小动物们越来越少,如果还有这么多狗熊,你们只能都饿肚子了。果然幼儿听了这话,自觉按照原定的角色使游戏继续进行下去。如果面对类似情节,教师及时运用教育机智,会使幼儿对守秩序的感念形成应激反应。3 .活动后,对幼儿游戏中的秩序进行评价。小班幼儿对自己的评价内容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当教师对于幼儿游戏中遵守秩序给予积极的评价,幼儿会情绪愉快,并且在下次的游戏中自觉遵守规则。4 .设置游戏情节,及时给予秩序暗示。如小班幼儿在玩娃娃家的时候,出现了大
9、声喧哗以及角色工作内容混乱,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假扮客人到孩子们的娃娃家里做客,用角色语言提醒幼儿爸爸的工作,来客人后妈妈应该如何招待客人,让游戏有秩序的进行。如持续出现了喧哗现象,也可以运用角色身份提醒幼儿游戏时注意礼貌讲话。教师这样的做法让小班幼儿的游戏内容得到了丰富,同时能够使幼儿自身遵守游戏的秩序。五、幼儿秩序感培养还应注意以下原则1 .当常规秩序出现变动时,和幼儿进行说明。每个幼儿园都有作息时间表,制定了有规律的生活时间,但在某些时候这些规律会被打乱。如:突然阴雨,室外活动进行不了;或节日前编排节目时,幼儿会出现骚动、混乱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可提前几天告诉幼儿原因以及新的计划;就
10、算是突发性的改变,也要告知孩子临时的方案。使幼儿明白秩序是可以进行调整的,不至于混乱。2 .反复坚持原则。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能够自觉遵守活动秩序并内化为自发行为,是个漫长的过程。幼儿一次能把东西放回原位很容易,但要孩子一直把玩具归放得整整齐齐、细心就比较困难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能够经常提醒幼儿遵守秩序,进行强化教育和行为锻炼。3 .师生一致、家园一致原则。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的效果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三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幼儿园内班级老师对孩子的秩序要求保持一致,使幼儿对于秩序感有一个
11、明确清晰的认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培养幼儿公共秩序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取得家长的教育认同,使幼儿在家和幼儿园秩序要求保持一致,这是幼儿良好的秩序感培养的重要部分。良好的秩序感,对幼儿以后的生活习惯和品质起着重要的影响,是幼儿生活和学习能够有序展开的保证,也是其将来能够成为合格社会人的必备基础。小班幼儿正处于秩序感的敏感期,幼儿园教师应重视小班幼儿秩序感的培养,抓住时机开展教育,增强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秩序感,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北京天津:新蕾出版社2014年版,第98页。杜召荣:解析儿童的秩序感.教育教学研窕考试周刊,2019.01期彭解华:”分层分要促进幼儿常规养成.现代幼教,2019.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