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消走泄”法在寒地儿科大有作为.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756294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消走泄”法在寒地儿科大有作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消走泄”法在寒地儿科大有作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消走泄”法在寒地儿科大有作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消走泄”法在寒地儿科大有作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消走泄”法在寒地儿科大有作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消走泄”法在寒地儿科大有作为.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分消走泄法在寒地儿科大有作为时间:2020-08-12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作者:张迪衣晓怪文物姬分消走泄既往以治疗湿热病为主,古今临床应用广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姓、博士生导师王有鹏带领团队,结合当代儿童生理病理特点推陈出新,在全国首倡将分消走泄”法用于J闲杂病的治疗,并创立了行之有效的温胆汤系列合方,不仅解决了诸多反复发作性J闲杂病的棘手难题,更是对传统疗法的开拓与创新。在刚刚公布的2020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王有鹏教授团队的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分消走泄法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课题,获得了立项资助。在未来的3年中,课题组将从分消走泄”法的历史沿革、寒地儿科的特色,到分消走泄”法与寒地

2、儿科的古今结合,以及对“治法-疾病-机制”的相关性进行深入探索,旨在为“分消走泄”法在儿科领域的拓展和应用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追根溯源分消走泄”法是中医学特色治法之一,主要通过宣散、畅中、渗下的方法用来治疗湿热弥漫三焦的病证。其发展可总结为雏形、创立、发展三个阶段。对分消走泄的描述,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其中苦燥、淡泄与分消走泄法中、下焦的治疗特点不谋而合。张仲景遵内经原则,据药食性味,将辛热的半夏、干姜与苦寒的黄连、黄苓集于一方,创立了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方剂的“辛开苦降之法,其在伤寒杂病论中对于湿热病所提出的发汗、清化、渗利等治则堪称分消

3、走泄法的雏形。金元时期虽也有一些医家著作中体现了上下分消”的论述,但直至清代,叶天士才首先明确提出分消走泄法。叶天士为清代温病大家,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特色,其著作温热论称得上温热学派的开山之作。此书文字虽不长,但言简意赅,其中关于外感湿热、邪留三焦之证便有完整记载:”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叶天士在论及分消上下的同时,还提出温胆汤之走泄,这不仅是“分消走泄”法创设的里程碑,还是以温胆汤为代表方的分消走泄法继承发展的奠基石。继叶天士

4、之后,诸多医家对分消走泄法及温胆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创立了其他方剂,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推出的三仁汤、茯苓皮汤、杏仁滑石汤、黄苓滑石汤,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记载的苓连二陈汤、蒿苓清胆汤,都沿用至今。随气候和体质改变扩大应用分消走泄法是由叶天士首先提出,结合他的家乡江苏的地理环境、乾隆时期的疫情特点,以及当时江南诸多温病学者的涌现情况来看,王有鹏团队初步认为,分消走泄法早期定位于湿热性疾病的治疗方案,多见于南方。不可否认,这与南方的气候特点密不可分,南方水湿较重,尤其东南沿海地区,梅雨时节更是湿热为患。而早期的寒地,可谓是“苦寒”的真实写照,清代的方式济曾对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的

5、时令特点有这样的记载:”四时皆寒。五月始脱裘,六月昼热十数日,与京师略闻,夜仍不能却重裘,七月则衣棉矣。出冬后,朔气硬肌骨,立户外呼吸倾须眉俱冰,出必勒以掌温耳鼻,少懈则鼻准死。耳轮作裂竹声,痛如割。土人日:近颇称暖。十年前江即冰,不复知有暑也。而时代变迁,气候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现今的寒地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室外气温平均零下20左右,但室内暖气充足,一般可在20。C左右;而夏季平均气温在25C以上,三伏天时闷热更甚。因此,团队发现,早先并不大适用于北方的分消走泄法,随着气候环境及居民体质的改变,也渐渐扩展了其治疗范围。目前,临床上常将分消走泄法运用于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

6、脾胃疾病、肾脏疾病等的治疗,但并未将J困病纳入其中。当代儿童多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偏嗜高热、高糖等饮食习惯较为明显,且食量过大。结合当今电子产品盛行的现状,儿童运量少而懒怠多,故体质变化日益明显。团队立足于现今儿童体质和湿热疾病特点,倡导将分消走泄”法用在儿科杂病中,并潜心探索,逐步创立了温胆汤系列合方,为“分消走泄”法从南到北、落户寒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寒地儿童多湿热性疾病分消走泄法在寒地1困中的应用效如椁鼓,与寒地儿科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是直接相关的。学术界通常将冬季漫长、气候严寒的地区称为寒地。在我国,中温带及寒温带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地区。气候特点体现在冬季寒冷且漫长

7、,最低气温可达零下三四十度,结冰期可长达五个月至半年之久。生活特点体现在冬季室内采用暖气,饮食多肥甘浓咸。独特的气候及生活特点,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寒地儿童生理病理特点。寒地儿童较南方儿童而言,多媵理密实,体格也较为壮实。寒地儿童发病常见于3种类型,即寒性疾病、外寒内热型疾病和湿热性疾病。王有鹏和团队通过对寒地儿科学术流派诸多医家学术思想的挖掘发现,对于本地区儿童寒性疾病及外寒内热型疾病的认识较为容易理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北方生寒,寒地儿童较其他地区儿童相比,处于寒冷环境时间较长,因此易感寒邪,故寒性病证或由于寒邪伤及阳气所致的虚寒性病证较多。关于外寒内热型疾病,外寒主要来源于独特的寒地气候

8、环境,而内热可从两个方面产生,一是儿童自身为纯阳之体,易于将寒邪热化;二是寒地的生活饮食习惯易造成儿童湿热内生。寒地儿童多湿热性疾病是王有鹏带领团队根据30余年临证经验,对寒地儿童体质深入分析后形成的新见解。湿热性疾病是湿邪与热邪同时侵袭人体所表现出的病理变化,湿热之邪可有外感和内伤两种方式产生。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有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等描述。寒地不仅气候寒冷,且多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多风,儿童脏腑娇弱,脾常不足,易脾虚湿蕴,若加之风热之邪侵袭,则易酿成湿热。湿热病篇言:太阳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致,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内伤湿热与寒

9、地儿童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第一,肥甘浓咸甜的饮食习惯及家长娇惯的饮食不节,均可增加脾胃负担,致使脾虚失运,湿热内生。第二,寒地冬季室外天寒地冻,儿童活动明显受限,而饮食习惯一如既往,故运动消耗量少,代谢速度较慢,易造成气血凝滞,痰癖互阻,阳气郁结,痰热内蕴。第三,寒地夏季暑湿较重,多暴雨、急雨,寒地儿童咦理较致密而少开泄,脾虚湿热内蕴,外感湿热熏蒸,阳气闭藏于内,故寒地儿童多见湿热性疾病或多湿热、过敏体质。综上,团队认为分消走泄法不仅适用于当代寒地J闲杂病的治疗,并可对儿童健康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拓展优化创新升华王有鹏及其团队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将辨体、辨病、辨证三者相结合,临诊分析寒地儿

10、童疾病,细化疾病类别,现已创制涉及呼吸、消化、循环、神经、泌尿、皮肤等6个系统的温胆汤系列合方,迄今已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神经系统疾病如小儿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抑郁症、癫痫、热性惊厥、神经性头痛、失眠、夜啼、梦游、儿童紧张综合征等疾病中获得了显著疗效。王有鹏及其团队在分消走泄法治疗寒地儿科杂病的科研方面,不仅积累了长期的临床经验,也在“治法-疾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上不断探索、优化更新。基于之前多年的科研经验,在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王有鹏团队即将着手开展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分消走泄法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机理探索,拟从临床研究、动物实验、新药研发等多维度进行科研攻关,从而为分消走泄法在J困中的应用奠定科学基础。(通讯员张迪记者衣晓峰刘效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儿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