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2023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2023年.docx(2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三三纳雍县XX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2023年)编制:审核:总工程师:时间:2023年3月20日纳雍县阳长镇XX煤矿安全技术措施会审及审批意见表会审时间会议地点主持人会审内容2023年雨李二防应急预案参会部门及人员职务意见签字职务意见签字生产副矿长通防副总安全副矿长地测副总机电副矿长采掘副总安全副总调度主任总工程师意见:矿长意见:目录一、原则1二、工作原则1三、适用范围1四、矿井基本概况2五、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3六、应急救援要求3七、危险性分析4八、应急救援条件12九、应急工作原则和适用范围12十、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职责12十一、发生灾害事故报告17十二、发生事故的抢救指挥和组织领导18十
2、三、灾害现场指挥19十四、发生水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原则及方法20十五、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持21十六、保证措施22十七、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和程序22十八、应急保障系统23十九、预案的培训与演练24二十、附则24附件:纳雍县XX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根据毕节市能源局关于扎实做好2023年能源行业汛前准备工作的通知,结合煤矿防治水细则和煤矿安全规程(2022)的要求,为保障我矿雨季期间抢险应急工作高效、科学、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减少雨季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保护矿区、矿井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矿实际,制编本预案。一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3、安全方针,加强矿井安全监控等基础管理工作,及时排查、消除各类隐患,做到控制事故,安全生产。二、工作原则1 .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快速高效。2 .以本矿为主,积极组织自救。3 .各部门、队组及人员都必须支持、配合事故救援,并提供施救所需的一切便利条件。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矿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洪水、暴雨渍涝、塌陷区积水渗透采空区等灾害事件的防御和处置。四、矿井基本概况1 .矿井所在地理位置、交通情况XX煤矿位于纳雍县城南西210。方位,隶属纳雍县阳长镇管辖。矿区距纳雍县城约38km,距毕节市约150km,距阳长火电一厂、二厂约12km。213省道从矿山西部约5km处经过,西距
4、贵昆铁路滥坝火车站45km,距六盘市火车站33km,矿山有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详见图1:交通位置图)。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50844105。W26,北纬26034,56263535。2 .地形地貌情况矿区范围总体上属低中山侵蚀、剥蚀地貌,地势东高西低,海拔标高一般1630194Onb最高点位于水牛坡以东山顶,海拔1942.3m,最低点位于矿区西北部边界外的沟中,标高158Onl(视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相对高差362.3m。区内煤层出露地面标高大部分在1600m以上,地表以下煤层大部分位于侵蚀基准面之下(矿区侵蚀基准面标高约为1580m)。3 .气候条件煤矿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温暖湿润
5、气候区,据纳雍县气象局最近10年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3.6C,日极端最高气温33,日极端最低气温-9.6,年平均降雨量1267mm,日极端最高降雨量154.8mm,雨季多在59月,枯季多在12月至次年3月,年平均相对湿度8设。年霜冻天数516d,平均7.9d,年平均风速L6ms,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春旱、倒春寒、冰雹、夏旱、夏暴雨、秋绵雨等。五、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组织营救遇险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它措施,保护灾害区域内人员安全。2 .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确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3 .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4 .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六
6、、应急救援要求1 .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2 .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构,能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地召集所需的应急力量和设备、物资等资源迅速建立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3 .有相应的应急决策机构,能基于事故的危害性、性质、特点、现场环境等信息,正确地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动和战术进行决策。4 .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急准备的充分与否,包括应急队伍的建设与训练,应急设备(设施)物资的配备与维护,预案的制定与落实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机构等。七、危险性分析(一)地表河流XX煤矿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三岔河支流抵母河流域,矿区范围内没有大的河
7、流,但冲沟较发育,且多呈树技状分布,切割较深,溪沟水流量变化较大,雨季常发生山洪,枯季流量小至干涸,动态变化显著。区内地层有第四系、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煤系地层、玄武岩组,区内地层岩性多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砂岩、玄武岩,有一定的隔水性。大气降水不易渗入地下,地表水系不发育,矿区地表水大多为“V”型冲沟水,冲沟流程短,流量受季节性控制明显,大多在雨季时增大,旱季时减小甚至干涸。矿区北部有一条溪沟,流量约61s,沟水向北西流向汇入抵母河,然后再流向三岔河。其余地表水大多为雨季“V”型冲沟水,冲沟流程短,水量小,一般小于31s,旱季时干涸。(二)矿井水文地质及其影响1 .含水层地层含水层主要有:(1)
8、茅口组(P2m)岩溶含水层为灰色至浅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状生物屑灰岩,含溶洞溶隙水,富水性强,是矿井开采12号煤层的一主要充水含水层。(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L)基岩裂隙含水层总厚142m,由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粉砂岩和细砂岩及泥岩相间构成,层间裂隙较发育,含基岩裂隙水透水性较差。(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Te)岩溶含水层中上部为浅灰色至深灰色,中至厚层状含燧石团块灰岩,下部为灰色、中厚层夹薄层泥灰岩、黑色泥岩、碳质泥岩及少量灰岩。厚为36-44m,一般厚40m。该岩层岩溶裂隙发育,含较丰岩溶裂隙水,为区内中等含水层。(4)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玉龙山段(TlyJ岩溶含水层上部为灰色、浅灰色、厚层、巨厚
9、层微晶至细晶灰岩,缝合线构造,顶部见细状构造;中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下部为薄层状石灰岩、泥灰岩间夹泥岩,全厚为162m,岩溶十分发育,富水性强。(5)第四系主要为黄色、黄褐色残积和坡积物,零星分布于山坡及地势低洼处。厚06m,岩性主要为残积粘土、坡积、冲洪积亚粘土、碎石组成。区内出露面积小,约为0.58km2o无泉点。由于该层位分布零星,厚度小,因此无供水意义,为大气降水透水层。2 .隔水层矿区及附近出露地层中的相对隔水层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sL)、三叠系下统沙堡湾段(T)、三叠系下统九级滩段(TfJ、第四系浮土(Q)其主要水文地质特征叙述如下:(1)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sL)总厚142
10、m,由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粉砂岩和细砂岩及泥岩相间构成,层间裂隙较发育,含基岩裂隙水透水性较差。(2)三叠系下统沙堡湾段(TM)地表出露于矿区北西部,面积较小,成片状分布,地形上为沟谷和缓坡。为灰绿色、灰黄色薄层状泥岩钙质泥岩等,普遍抗风化能力弱,浅部裂隙发育,该层含水介质不发育补给条件差,含浅层风化裂隙水,越往深处,岩石裂隙发育程度减弱,岩石含水性相应降低,可视为一隔水层。(3)三叠系下统九级滩段(TIyJ主要为灰绿色薄层状钙质泥岩,间夹浅灰色粉砂质泥岩,底部为巨厚层状泥灰岩,区内出露不全,厚度不详,弱含水。(4)第四系矿区范围内零星分布于沟谷和低洼地段,由残积、坡积及崩积物组成,岩性以泥土、砂
11、土为主,结构松散,具有孔隙度大、透水性较好等特点,厚度一般小于10.00m,含孔隙水,水点为季节性泉,直接受大气降水控制,枯季干涸,流量一般0-0.10Ls.该层具有孔隙度大、透水性较好,地下水以潜水为主。该层为富水性弱的孔隙水含水岩组。3 .断层、裂隙等构造的导水性:矿区位于比德向斜西南翼北段,地层走向呈NE-SW,倾向SE,倾角11-16,一般为12-16,沿走向和倾向产状变化不大,煤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区内未发现断层及褶曲。矿区地层总体上为一单斜构造。矿区龙潭组地层为唯一含煤地层,目前尚未发现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但矿区范围内可能发育有隐伏断层。另外,矿山在生产过程中,时常揭露走向为北东
12、向的小正、逆断层,长几米至几百米不等,但落差大多小于2m,对煤层破坏不大,对开采有一定影响。按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T/T0215-2002)附录D可确定该区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4 .各含水层的补给来源: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地表水补给为辅。在非可溶岩分布区,部分降水沿地面的孔隙及裂隙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在可溶岩分布区,大气降水多沿落水洞、漏斗等岩溶负地形集中注入式补给地下,补给强度视降雨时间、强度及岩性的不同而不同,一般降雨时间长、强度大补给量亦大,可溶岩分布区补给强度大于非可溶岩分布区,地表水与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表现为非可溶岩地层中的溪沟水,流经
13、可溶岩地层时常潜入地下补给地下水,而在河谷或含水层与隔水层接触的低洼地段,地下水以暗河出口或泉的形式排出地表补给地表水。地下水的迳流在可溶岩地层中,以管道流为主,脉状流为辅;在非可溶岩地层中,以隙流为主。在地形、河流的影响下,区域内地下水的迳流方向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主要由北东向南西迳流。地下水的排泄在非可溶岩层中多以泉的形式近源排泄于地形低凹处;而在可溶岩层中地下水多以岩溶大泉及暗河的形式沿河谷地带集中排泄。地下水动态变化受大气降水影响显著,按流量变幅分为两类:岩溶发育成管洞型、管脉型,地下水流量成巨变流,变幅在100倍以上;碎屑岩裂隙,一般为隙流,地下水流量呈急变流、缓变流,变幅在
14、100倍以下。一般情况下,大气降水是煤田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5 .小窑情况矿区周边采煤历史悠久,沿煤层浅部地带分布有较多老窑,多为当地村民沿煤层露头私挖乱采形成,开拓方式主要为斜井,少量平胴,开采斜长一般为3050m。开采方法以镐采为主,自然通风,矿灯照明。矿井充水大部分为浅部风化带出水或井口地表水灌入,水量不大,随着矿井的增深,出水量逐渐减弱,甚至无水流出。出水方式多为顶板及边帮渗水,少量淋水,平碉自然排水。XX煤矿范围内的众多老窑,均分布于煤层露头附近,接近地表,风化裂隙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地下水运移积蓄。但由于老窑开采年限较长,采空区较乱,老窑积水较多,其积水具体情况不详。矿山开采时
15、,对老窑了解不够,探水困难,易引发井下充水事故,因此老窑积水对矿区开采威胁大。6 .地表水的情况及对矿井的影响XX煤矿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三岔河支流抵母河流域,矿区内地表无其它山塘、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存在,但冲沟较发育,泉点零星分布,多为季节性溪泉,由大气降水补给。矿区属低中山侵蚀、剥蚀地貌,地势东高西低,海拔标高一般16301940m,最高点位于水牛坡以东山顶,海拔1942.3m,最低点位于矿区西北部边界外的沟中,标高158Om(视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相对高差362.3m。7 .矿井涌水量及排水能力情况XX煤矿矿井为平洞开拓方式,矿井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涌水通过运输巷道和阶段运输石门流入轨道下山,通过副平碉流出井口外,局部积水(临时水仓)有小潜水泵或风泵,排至阶段石门,流至轨道下山,通过副平碉流出井口外。根据矿区现状开采条件涌水量实测资料,采用比拟法进行估算矿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