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及其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燃冰及其利用.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可燃冰及其利用一种特别的物质被科学家发现,它存在于300500米海洋深处的沉积物中和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其储量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两倍,1立方米的它可释放出相当于天然气164倍的能量。在能源紧缺的现在发现它真可解燃眉之急。可燃冰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相当于4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100O年。但在繁复的可燃冰开采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过失,将引发严重的环境灾难,成为环保敌人一一首先,收集海水中的气体是十分困难的,海底可燃冰属大面积分布,其分解出来的甲烷很难聚集在某一地区内
2、收集,而且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更重要的是,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假设处理不当发生意外,分解出来的甲烷气体由海水释放到大气层,将使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更趋严重。此外,海底开采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造成大陆架边缘动乱而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大规模海啸,带来灾难性后果。目前已有证据显示,过去这类气体的大规模自然释放,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地球气候急剧变化。8000年前在北欧造成浩劫的大海啸,也极有可能是由于这种气体大量释放所致。一、什么是“可燃冰这种看起来像冰霜的物质叫“可燃冰,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因为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也常称为“甲烷水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它会分
3、解成水与甲烷,“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可燃冰外表上看它像冰霜,从微观上看其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笼子由假设干水分子组成一个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气体分子。目前,可燃冰主要分布在东、西太平洋和大西洋西部边缘,是一种极具开展潜力的新能源,但由于开采困难,海底可燃冰至今仍原封不动地保存在海底和永久冻土层内。二、“可燃冰是如何形成的呢?可燃冰由海洋板块活动而成。当海洋板块下沉时,较古老的海底地壳会下沉到地球内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便随板块的边缘涌上外表。当接触到冰冷的海水和在深海压力下,天然气与海水产生化学作用,就形成水合物。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相
4、当于4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可燃冰的形成有三个根本条件:首先温度不能太高,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010。C为宜,最高限是20。C左右,再高就分解了。第二压力要够,但也不能太大,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它就可能生成。第三,地底要有气源。因为,在陆地只有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才具备形成条件和使之保持稳定的固态,而海洋深层300500米的沉积物中都可能具备这样的低温高压条件。因此,其分布的陆海比例为1:100。三、人类如何开采、利用“可燃冰?开采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是热解法。利用“可燃冰在加温时分解的特性,使其由固态分解出甲烷蒸汽。但此方法难处在于
5、不好收集。海底的多孔介质不是集中为“一片,也不是一大块岩石,而是较为均匀地遍布着。如何布设管道并高效收集是急于解决的问题。方案二是降压法。有科学家提出将核废料埋入地底,利用核辐射效应使其分解。但它们都面临着和热解法同样布设管道并高效收集的问题。方案三是“置换法。研究证实,将C02液化(实现起来很容易),注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不一定非要到海底),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它的比重比海水大,于是就会沉入海底。如果将CO2注射入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储层,因C02较之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挤走,从而将其置换出来。但如果“可燃冰在开采中发生泄露,大量甲烷气体分解出来,经由
6、海水进入大气层。甲烷的温室效应比C02要大21倍,因此一旦这种泄露得不到控制,全球温室效应将迅速增大,大气升温后,海水温度也将随之升高、地层温度上升,这会造成海底的“可燃冰的自动分解,引起恶性循环。因此,开采必须要受控,使释放出的甲烷气体都能被有效收集起来。海底可燃冰的开采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所以目前仍在开展阶段,估计需要10至30年的时间才能投入商业开采。其实,中国、美国、加拿大、印度、韩国、挪威和日本已开始各自的可燃冰研究方案,其中日本建成7口探井,期望在2019年投入商业开采,美国近年也急起直追,希望在2019年在海床或永久冻土带进行商业开采。可见,”可燃冰带给人类的不仅是新的希望,同样也有新的困难,只有合理的、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可燃冰才会真正的为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