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瞬囹艮行信贷风险管!醐岗醐分析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出资组建金融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注于专业性、开放性、政策性领域,采用特殊的融资手段,配合国家落实经济和社会政策。信贷风险主要是银行客户未能如实履行合同约定,导致政策性银行的信贷业务收益受损,在市场化经济体制影响下,政策性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日益加剧。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政策性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还存在不足之处,银行需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减少信贷风险损失,减轻国家政策负担。一、政策性银行信贷业务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一以Q农发行为例(一)信贷业务现状随着国家政府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以及农业自身发展实力提升,Q农发行的贷款总额呈现增长态势,其中正常贷
2、款数量增幅较大,但是其在银行总体贷款额中的比例并不稳定。Q农发行现阶段的信贷业务发展速度加快,规模增加速度已经超过金融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在银行贷款人数增加影响下,银行不良贷款数额也发生变化,如2018年Q农发行增加不良贷款1.4亿元,2020年增加不良贷款增加1.21亿元,引起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因素较多,诸如客户法人代表去世、客户资金链断裂、经营水平较差等原因都将会导致农发行出现不良贷款,因此Q农发行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切实增强风险防控意识,提高不良贷款管理能力。(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Q农发行的风险管理现状具体为:第一,深度优化信贷资产结构,银行为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不断优化内部信贷资产结构,调
3、整信贷资源布局以及信贷投放结构,全力搭建业务多元化、资产品质高、布局合理的信贷业务体系。一方面,Q农发行对内强调思想改革,要求职能部门配合落实信贷业务新模式,另一方面,遵循区域差异化原则,着重发展重点区域。第二,健全信贷业务运作机制,Q农发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高度重视信贷业务运作机制完善与否,持续投入资源改革信贷业务运作机制。Q农发行首先加大力度审查信贷业务,规范审查人员的工作行为,并且采用定期召开会议的方式评估信贷审查情况。其次Q农发行对信贷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处理,精简流程,将客户类型划分、评级以及授信等流程环节整合,将多个流程集中在一个层面运作,严格把控流程中的信贷风险。最后该银行采用直线
4、式管理模式,将信贷业务审查、调查、审批审查三项工作内容交由同一负责人。此外,Q农发行对不良贷款的监管更加严格,借助信贷管理系统实时监测信贷风险。二、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一)信贷风险识别不准确政策性银行对信贷风险的识别主要集中在对客户的放贷条件进行控制,审查客户贷款资格、信用评分、风险准备金缴存额、自有资金数额等条件。但是信贷业务发生之后,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在政策法规和企业经营发生实质性改变之后,信贷业务质量以及企业授信等将产生变化,而政策性银行的事前识别风险机制无法对此进行预测识别,导致银行难以及时预防和监测相关信贷风险1。(二)信贷风险量化存在偏差政策性银行的信贷风险量化存在一定
5、的偏差,一是未能准确衡量评估客户抵押物的价值,二是未能准确量化企业的信贷资金投放量,导致银行超额投放的部分贷款成为不良贷款。例如,某政策性银行对信贷风险量化不准确,从而出现超额投放贷款的现象,该银行对客户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客户报表闲置其拥有1504万元的年末存货,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近8754万元的库存,该银行审核人员对客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之后,提出客户提供的报告中现实的经济效益、业务收入、企业存货相对合理,同意为客户增加500万元的贷款额度,未能对增加贷款额行为引起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增加。(三)信贷风险监管不到位政策性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机制较为独立,其管理流程规范,只
6、需在管理过程中辅以监督机制,可进一步保障信贷风险管理效果。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政策性银行的信贷风险监管不到位,当前的监管机制集中在信贷业务事前和事中,对客户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缺少监督,比如某政策性银行在贷款后期对客户的监督不充分,导致客户将部分贷款资金作为计划外资金使用,进而产生不良贷款。(四)信贷风险处置方法不恰当目前,政策性银行的信贷风险处置重点在于未发生的信贷风险,针对风险预测结果制定多项防控措施,对于信贷风险发生后的情况评估不准确,缺少相应的应对处置措施,风险处置方法和应对机制不完善,难以全面防控信贷风险2。此外,政策性银行常用损失核销、收回贷款、处置资产、申请执行、诉讼保全等方式
7、解决发生的信贷风险,虽然以上处置方式符合法规要求可保障银行权益,但是实质上银行收效不明显,也存在成本高、手续多的弊端。三、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优化设计(一)准确识别信贷风险来源政策性银行的信贷风险来源主要有:第一,政策性风险,政策性银行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由财政资金担保面向相关行业提供金融服务,助力国家经济体系建设。银行内部的信贷资金是国家计划性发放,信贷业务中发生的风险,本质上是因国家政策变化而引起。第二,客户企业经营风险,政策性银行服务的客户呈现多样化,不同客户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各不相同,以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参差不齐,政策性银行在向经营能力一般、信用评分不高、风险抵御能力弱的客户
8、放贷过程中,信贷风险的发生概率较大。第三,操作风险,即银行信贷决策失误、风险管理不合理、信贷业务员操作不规范等造成的风险,具体来讲则是银行信贷业务人在贷款审核方面不严格、个别工作行为不符合预期,进而导致的信贷风险。第四,流动性风险,政策性银行内部存在大量财务挂账贷款,导致银行在收购过程中,面临流动性风险威胁。第五,道德风险,贷款客户不守信或是信贷工作人员违反要求造成道德风险。(二)优化信贷风险评估政策性银行对信贷风险进行评估之前需明确具体步骤,即确立信贷风险评估指标、确定每个风险评估指标内的关键指标、设置风险指标权重、以银行审计标准为主确定关键指标下的信贷风险值、总结风险指标数据并评价信贷风险
9、。以某政策银行为例分析,该银行在设置信贷风险评估指标时,主要考虑美国CAMELS评级系统、国家银监会评级六要素、银监会对政策性银行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等内容,该银行总体设置资产质量、收益合规、资本充足、资产流动、市场风险指标,同时确定不良贷款比例、存疑贷款占比、支出利息率、收入利润率、资产杠杆占比、资产负债缺口占比等多项关键指标3。该银行对资产质量、收益合规、资本充足、资产流动、市场风险指标分别权重,其中资产质量、资本充足、资产流动指标权重为15%,收益合规指标权重40%,市场风险指标权重15%。(三)规范信贷风险控制和应对工作政策性银行需持续规范信贷风险控制和应对工作,第一,加强信贷业务的内部
10、控制,对信贷风险严防死守,首先完善信贷管理体系和业务规范,银行对内统一信贷业务授权管理制度,规范风险授权和转授权管理,综合分析信贷业务风险特点和变化后,妥善处理超权限放贷问题,对于造成严重损失的部门或个人进行追责。其次加强贷款后管理,监管信贷业务事后阶段的风险,政策性银行需建立清晰的贷款后管理体系,明确管理原则,对贷款后的关键环节重点控制,既要跟踪客户的信贷资金使用情况,同时密切关注客户的偿债水平、财务状况、资产营运等的变化,准确评价贷款运行质量,防控贷款后风险。第二,完善信贷业务审查监督体系,政策性银行应当定期检查信贷业务开展情况,以季度为单位检查信贷风险,督促相关部门做好风险应对处置工作,
11、指导分支机构定期核查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追究风险管理责任4。第三,强调信贷业务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政策性银行可建立垂直式审计监督体系,对信贷业务的评审、信用评级等进行信息反馈和监督,尤其是监督信贷决策过程,严防决策失误风险。政策性银行必须明确信贷业务内部审计的核心问题,从合规性、风险性、整改等多个层面对信贷业务活动可进行检查,同时将事后检查整改转变为信贷业务全流程监管,实时监测各类信贷风险,做好防控应对措施。第四,信贷风险的应对处置方法优化,政策性银行可对信贷风险进行规避、分散处理,比如规避信贷风险,政策性银行对于额度较高的贷款业务可选择合适方式拒绝规避,即银行通过增加短期贷款数量和短期贷款放款速
12、度的方式提高短期贷款比例,以短期资产结构控制时间变量,减少银行的资金损失。四、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防范优化措施分析(一)健全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健全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是政策性银行管理信贷风险管理的重点,关于制度建设政策性银行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建立完善的客户资格审查制度、审查责任人制度等,对贷款客户的资质进行审查,明确信贷业务人员的职责,做好客户信用评审和贷款数额审查,制定最合适的放贷计划。第二,从内部组织和管理机构改革创新着手完善审贷分离制度,一方面,政策性银行可提升信贷条线管理水平,将银行的信贷决策从各个专业条线下发,由各条线统一管理条线内的业务运行、资源投放等内容。另一方面,构建横纵风
13、险传导机制,银行领导直接负责信贷业务审计,接收银行内部所有风险信息,银行各级部门执行风险控制制度,并且监测信贷业务过程中的风险。第三,优化现有的呆账准备金管理制度,保证准备金计提充分且时效性强,并且辅以呆账及时冲销制度和评估制度。(二)加大信贷风险管理团队建设首先,政策性银行可针对信贷风险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业务人员开展信贷风险管理培训,设计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人员参加风险管理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具体包括信用审查、资产估值、风险评估、财务审计等方面。其次,优化信贷风险管理人员配置,在新经济形势下,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管理方法和技术也随之创新,在实际工作中银行应用多种手段和工具对信贷风险
14、进行全方位防控,银行可按照人员能力分配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比如资产评估能力出众的人员可分管资产评估工作;法律领域的骨干人才则可负责信贷合同管理、业务监督等工作5。最后,倾斜银行资源培养信贷风险管理专业人才,政策性银行在管理风险过程中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银行则需集中力量培养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等方面的人才,为其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促使其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三)持续细化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控制措施政策性银行发展过程中信贷风险来源于操作、市场、管理等多个层面,银行可针对风险来源层面持续细化控制措施,尽可能从源头控制信贷风险。首先是操作风险,银行需要规
15、范信贷业务客户选择,优先向信用评级高的客户放贷,重点审查存在不良贷款的客户。同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过程进行调查分析,提前防范不良贷款风险,并且全程监督信贷业务运行过程。而且银行信贷业务人员必须熟悉操作信贷管理系统,减少操作失误,保证系统信息录入及时且完整,充分利用高效的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其次是市场风险,政策性银行可选择建立多渠道发展关系,构建政策性金融环境,与传统行业融合,引导具有潜力的行业可持续发展,利用特有的金融产品发挥支撑作用。同时,政策性银行可与政府部门对接,提前占据政策性金融制高点,培养内部高价值的增个性资源,紧跟政府部门提出的信息化战略和新的发展方向,有效布局占领市场。最后是管理风险,政策性银行需结合实际情况对内部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保证组织标准化。建设信贷风险管理部门统筹负责信贷风险,提高风险应对及时性。五、结束语综上所述,政策性银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突出,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发展规模逐步扩大,政策性银行的信贷业务数量持续增加,而信贷风险随之产生,风险对银行的影响存在于多个方面。因此,政策性银行需从多维度出发优化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并且不断加大信贷风险管理力度,持续健全风险识别评估以及控制应对机制,以强有力的手段控制信贷风险,将风险对政策性银行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助力政策性银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