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法在注浆中探查与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流电法在注浆中探查与应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直流电法在注浆中探查与应用摘要:以白庄煤矿98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流电法对研究区域进行探测,根据探测结果圈定异常区,并对异常区进行注浆改造。通过对比注浆前后异常区的视电阻率变化,分析得出此次对异常区的注浆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注浆的目的,证明了直流电法检验注浆效果的可行性。关键词:直流电法;工作面底板;注浆改造;异常区直流电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施工效率高,能直接反映地电体的特征等特点,其丰富的装置类型和成熟的理论技术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勘察任务。为了检验注浆的效果,本文以白庄煤矿9801工作面为研究区域,利用直流电法探测9801工作面注浆前后底板五灰、奥灰相对富水情况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2、1 .工程实例1.1 工区概况白庄煤矿9801工作面位于肥城市沙庄村以南,地面整体为一片向东北方向缓抬升的农田,工作面范围内有一条小路。地面标高:+81.33+85.85m。该区域为-430m水平9800采区东翼首采工作面,位于9800东翼泄水巷以南,9803工作面(形成通风系统)以西,八采区泄水(回风)巷、9800集中皮带以东。该工作面上覆8煤层采空区,相邻工作面8803、8805、8807工作面于2014至2016年回采结束,8煤层采空区与9煤层间距为5.89.6m,平均7.8m。8煤层采空区以上30.1m为7煤层采空区,9煤层下方4.5m为1011煤层。1.2 水文地质条件9801工作面
3、煤岩层整体呈单斜构造,走向86-1130,倾向356-23oo工作面煤岩层倾角较平缓,在16。之间,平均3。工作面回采范围内巷道揭露两条不导水正断层,落差0.60.8m,回采过程中有可能揭露其他隐伏构造。该工作面上覆7、8煤层均已回采完毕。8煤层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证实上覆7煤层采空区无老空积水;上覆8煤层回采结束后,出现滞后出水一处(8807工作面),最大水量为90m3h,经注浆封堵后残流水量为20rn3ho9801工作面注浆改造期间,对上覆8煤层采空区残流水进行封堵,现无残流水。8煤层采空区面后设有专用泄水巷,实现自然泄水,9801工作面不受老空水威胁。工作面回采范围内掘进巷道揭露两条落差分别
4、为0.6m及0.8m的不导水正断层,附近100m范围内无导水构造,不存在巷道或者回采破坏断层防水煤柱现象。9801工作面回采期间不受断层水害威胁。该工作面五灰含水层厚2.27.0m,平均4.1m;上距9煤层底板24.936.9m,平均29.2m。注浆改造前五灰含水层最大突水系数为0.MPamo奥灰与五灰层间距为4.19.6m,平均6.2m;上距9煤层底板33.247.9m,平均39.5m。注浆改造前奥灰含水层最大突水系数为0.148MPamo1.3地球物理特征9801工作面底板岩层主要由粉砂岩、砂岩、泥岩、灰岩和煤层等组成,成层性较好,其电阻率与岩性对应,具有较好的规律性,不同岩层电阻率存在较
5、明显差异。如果岩层破碎并富水,则其导电性增强,电阻率降低。下伏的五灰、奥灰等灰岩含水层,不富水时电阻率很高,如果岩溶裂隙发育且富水,灰岩的电阻率将大幅度降低。因此应用直流电法技术进行底板富水性探查具有较好的物性条件。2 .直流电法物探布置2.1 基本原理直流电法是以煤岩层之间的电阻率差异为物理前提,在了解煤岩层电阻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展对矿井的电法探测工作1。其原理是将直流电源的两端通过埋设地下的两个电极向大地供电,在地面以下的导电半空间建立起稳定电场24。该稳定电场的分布状态决定于地下不同电阻率的岩层(或矿体)的赋存状态,从地面观察稳定电场的变化和分布,可以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5。2.2
6、 施工设计本次直流电法探查数据采集在工作面轨道、运输顺槽进行,注浆前后,分别在巷道底板依次布置电极和电法测线,采用AM装置,电极距5.5m,共布设2站,第一站布设电极52个,第二站布设电极52个,共布设电极104个,测线总长度561m。每次数据采集都进行了2次以上的重复采集,保证了数据采集质量。3 .结果分析直流电法数据采集工作完成后,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处理,得到注浆前后视电阻率剖面图(图1、图2)。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各区域岩石视电阻率的变化情况,坐标系选取9801工作面轨道顺槽K4点后5.5m处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0,0),沿9801轨道顺槽方向指向9801切眼为X轴正向,垂直9801
7、轨道顺槽指向9801运输顺槽为Y轴正向,在此基础上来观察注浆前后异常区的变化。(2)奥灰切片图图1 注浆前工作面切片图(I)五灰切片图(2)奥灰切片图图2注浆后工作面切片图注浆前,五灰段相对低阻区以视电阻率值小于30m为基础圈定,分析得出该工作面五灰视电阻率相对低异常区3个;奥灰段相对低阻区以视电阻率值小于35m为基础圈定,分析得出该工作面奥灰视电阻率相对低异常区3个。分析如下:五灰异常区如图1(1)所示,其中1号异常区位于X=1881m、Y=6.533m,对应于9801轨道顺槽导线点K5点前IOm到K6点后28.5m之间,长度约63m,视电阻率值30r11o2号异常区位于X=7994m、Y=
8、6884m,对应于9801运输顺槽导线点CB点后11.5m到C13点后26.5m之间,长度约15m,视电阻率值30Qmo3号异常区位于X=140192m、Y=I1.5-84m,对应于9801运输顺槽导线点C12后Im处到ClO点之间,长度约52m,视电阻率值30rrio奥灰异常区如图1(2)所示,其中1号异常位于X=19.582m、Y=435.5m,对应于9801轨道顺槽导线点K5点前8.5m处到K6点后29m之间,长度约62.5m,视电阻率值35Qm。2号异常区位于X=7894m、Y=6884m,对应于9801运输顺槽导线点C14后19.5m处到C13点前12m之间,长度约16m,视电阻率值
9、35Qmo3号异常区位于X=136199m、Y=8.584m,对应于9801运输顺槽导线点C12点后6m处到ClO点前6.5m之间,长度约63m,视电阻率值35m总体来看异常区位于X=1891m、Y=435.5m;X=7894m、=6884m;X=136199m、Y=8.584m范围内,视电阻率值相对低的范围较大。注浆后,五灰段相对低阻区以视电阻率值小于15m为基础圈定,分析得出该工作面五灰视电阻率相对低异常区2个;奥灰段相对低阻区以视电阻率值小于24Qm为基础圈定,分析得出奥灰视电阻率相对低异常区1个。分析如下:五灰异常区如图2(1)所示,其中1号异常区位于X=13108m、Y=756m,对
10、应于9801轨道顺槽导线点K5点前15.5m到K6点后55m之间,长度约108m,视电阻率值15Qm。2号异常区位于X=145.5171m、Y=39.580.5m,对应于9801运输顺槽导线点C12前4.5m处到Cll点前15m之间,长度约25.5m,视电阻率值15Qm。奥灰异常区如图2(2)所示,该异常区位于X=30-118m、Y=967m,对应于9801轨道顺槽导线点K5点后1.5m处到M6点后10.5m之间,长度约88m,视电阻率值22Qm。注浆后,异常区总体位于X=13-118m、Y=756m;X=145.5-171m、Y=39.580.5m范围内。工作面内视电阻率较低的范围明显减小。
11、对比注浆前后工作面切片图,可以发现五灰、奥灰低阻异常区明显减少,并且工作面总体视电阻率值明显降低,说明注浆后岩层电阻率增大。4 结论(1)注浆前,对研究区域进行直流电法探测可以有效探测出底板岩层相对赋水情况,从而指导注浆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提高注浆效率。(2)注浆后,通过对比注浆前后视电阻率的变化,发现注浆处理后研究区域电阻率值显著增强,低阻异常基本消失,说明此次注浆对工作面底板改造效果显著,注浆效果较好。(3)实践证明,应用直流电法探测技术,检测工作面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质量,发现注浆隐患,对隐患区域进一步进行注浆加固,确保注浆改造效果,防止底板五灰、奥灰突水,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参考文
12、献】1.lJ李飞,张永超,连会青,等.掘进工作面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技术问题探讨J.煤炭科学技术,2020,48(12):250-256.2温英明,温亨聪,郭纯.矿井矩阵电极探测系统研究与应用J.煤矿安全,2021,52(10):119-124.3 李静蕊,解海军,孙展雄.富水构造地质异常体矿井直流电法超前探查响应特征J.能源与环保,2021,43(05):51-56.4 侯宇健.基于等效电阻率法的三维直流电阻率/极化率联合反演研究DJ.长春:吉林大学,2020.5李正,陈洪年,窦文童,等.等比对称四极电测深数据2D反演处理的探讨与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21,43(05):639-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