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肝门部胆管癌是指累及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胆管黏膜上皮癌,亦称高位胆管癌、近端胆管癌或KIatSkin肿瘤。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尸检资料显示胆管癌的发病率约为0.01%0.20%,肝门部胆管癌占其中的40%60%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分型和分期目前肝门部胆管癌常用的分型和分期系统主要有以下4类:(DBiSmUth-Corlette分型;(2)MSKCCT分期系统;(3)AJeC的TNM分期系统;(4)国际胆管癌协会分期系统。Bismuth-Corlette分型是经典的临床分型方法。该分型是以肿瘤累及胆管的解剖部位及范围为依据,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
2、重要价值,但该分型没有表述对胆管癌切除和预后有影响的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萎缩等因素。MSKCCT分期系统是根据肿瘤累及胆管范围、门静脉侵犯和合并肝叶萎缩3个因素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分期。该分期系统在判断可切除性或是预后判断方面均优于Bismuth-Corlette分型,但未体现肝动脉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病理要素。AJCC的TNM分期是基于病理指标的一种分期系统,有助于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但由于术前几乎得不到分期所需的相关资料,因此该分期临床实用价值有限。国际胆管癌协会分期系统对胆管癌肿部位和形态,门静脉、肝动脉受累状况,预留肝脏体积、并存肝实质病变,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病理要素给予了全
3、面评估和表述。借助这一分期系统,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术式选择及预后做出更准确的判断。肝门部胆管癌的病理类型与生物学特性肝门部胆管癌的组织病理类型以腺癌居多(占90%以上),少见类型尚有透明细胞癌、印戒细胞癌、鳞癌、腺鳞癌和未分化癌等。按大体形态可分为硬化型、结节型和乳头型。硬化型约占70%,多见于低.中分化腺癌;结节型约占20%;乳头型约占10%,多为高分化腺癌,切除率高,预后好。目前认为,肝门部胆管癌具有多极化浸润转移的生物学特性,癌肿沿胆管树轴向近端和远端胆管浸润,同时可突破胆管树向侧方侵犯邻近的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脏实质,且常发生区域性淋巴结和神经丛转移。位于肝门区的尾状叶容易受到
4、肿瘤侵犯。肝门部胆管癌的影像学诊断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诊断的两个基本证据是胆管梗阻和肿瘤占位。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超声检查、CT、MRI(MRCP).经皮经肝胆管穿刺造影(PTC)、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和PET-CTo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且在肝门附近截断、扩张的胆管内可见肿瘤回声,与正常肝脏组织和胆管分界不清。多普勒超声能有效检出肝动脉、门静脉受累状况。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超声检查主要用于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筛查以及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和选择性门静脉栓塞(PVE)等。2、CT:与超声相比,增
5、强CT对检查肝门部胆管癌的敏感性更高。CT图像空间分辨率高,可以清晰地显示肝内的肿块、扩张的胆管、局部肿大的淋巴结和肝外转移灶。利用增强CT图像进行冠状面或多平面重建后,能清晰地显示肿瘤病灶及相邻脉管结构间的关系,并据以测算肝内各区段的体积。CT造影可以取代有创血管造影显示门静脉和肝动脉系统的解剖变异和受累状况。CT可作为肿瘤定性、定位与分期评估、肝门区脉管解剖和肝实质病变评估、肿瘤可切除性判断和手术规划的主要依据。3、MRI:MRl可以对肿瘤及邻近结构进行多参数、多平面、多角度的扫描,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增强MRl可以像增强CT一样有效评估胆管肿瘤部位和范围、肝门区血管受累以及肝实质病变状况
6、。MRCP能无创显示肝内胆管树的全貌,肿瘤阻塞部位和范围,但其清晰度通常不如直接胆道造影。MRCP也可作为肝门部胆管癌分型和分期评估及可切除性判断的主要依据。4、PTC:PTC能清晰显示梗阻部位、胆管受累范围以及梗阻部位上游胆管的形态。对于高位胆管梗阻所导致的肝内胆管相互隔离,常需要通过多支胆管PTC才能对癌肿在胆管树的浸润范围作出全面的评估。ERCP仅能对于肝门部胆管癌造成不全性胆管阻塞者可以显示出整个胆道受累状况,若为胆管完全阻塞则仅能显示梗阻部位以下胆管的状况,故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可切除性判断价值有限。由于PTC和ERCP均系有创性检查,有导致出血和(或)诱发胆道感染的风险,不推荐作
7、为常规检查手段,而对MRCP显示不清、不宜行MRCP检查者,或拟行术前PTBD、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例,可实施同步胆道造影或二期经引流管胆道造影。5、PET.CT:既可由PET功能显像反应肝门区占位的生化代谢信息,又可通过CT形态显像进行病灶及侵袭范围的精确定位,但其对肝门部胆管癌局部病变的评估和可切除性判断的价值并不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全身扫描可发现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远处转移。肝门部胆管癌侵袭范围的评估肝门部胆管癌侵袭范围的评估应涵盖以下4个维度:(1)肿瘤沿胆管树轴向扩展范围;(2)肿瘤突破胆管壁向侧方扩展累及邻近肝实质以及肝动脉、门静脉范围;(3)区域性淋
8、巴转移和神经丛浸润;(4)腹膜和远处转移。1.肿瘤沿胆管树轴向扩展范围的判断:肿瘤沿胆管树轴向扩展范围的评估主要依据胆管狭窄的范围来判断并确定相应的BiSmUth分型。一般先参照MRCP或直接胆道造影显示的胆管树形态进行大体判断,进一步根据CT和(或)MRI断层图像显示的胆管壁增厚和强化征象精确分析判断肿瘤与正常胆管组织的边界。由于肝门部胆管癌存在黏膜下浸润及黏膜层扩展,故依据影像学检查精确判断胆管轴向扩展范围常存在一定的困难。内镜下胆管上皮多点采样活检有助于提高对癌肿轴向扩展程度判断的准确性,但系侵袭性检查且肿瘤在上皮内扩展所导致的切缘阳性的临床价值尚未确立,可选择性使用。2.肿瘤侧方扩展范
9、围的判断:对肿瘤侧方扩展范围进行评估的重点是门静脉、肝动脉和肝实质等受累状况,主要依据CT和MRl断层图像及由此合成的血管成像。门静脉受累表现为软组织包绕、变形、管腔狭窄、肝脏动脉期灌注异常、超声检查显示门静脉湍流形成等。肝动脉受累征象有管腔狭窄、走行不规则和肝脏动脉期灌注不良(证据质量IV级)。根据多期影像中肝实质的密度和信号的异常容易判断肿瘤对肝实质的浸润范围。3、肿瘤转移的评估:为了解肿瘤的转移情况,以确定其可切除性,应对患者的腹部、胸部及盆腔进行CT检查。依据CT或MRl影像显示出明显的肝内转移灶及肿大淋巴结则易于作出判断,但对腹膜转移、神经丛受累或淋巴结肿大不明显时则较难诊断,部分病
10、例需依赖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探查与活检(证据质量IV级)0PETCT检查对腹腔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或远处转移有诊断价值(证据质量IV级)。4、肝脏三维评估:外科医生在术前需将各种肝胆影像信息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融合后,在脑海中合成为肝胆系统的三维立体构象,据此进行手术相关因素的分析、可切除性判断和手术方案设计。对于肝门部胆管癌这一涉及围肝门区众多脉管的复杂病变的大脑三维印象,常因不同医生的经验和知识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在术前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基于CT或MRI影像数据,对肝脏、肝内脉管结构、病灶进行三维重建,可客观、全面、立体地再现肝脏脉管解剖结构、癌肿浸润范围、癌肿与重要脉
11、管结构几何关系,可避免医生仅凭二维图像在脑海中三维构建和评估的不确定性和误差,其在肝门部胆管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主要有2个方面:(1)个体化评估围肝门区脉管的立体解剖构筑及其变异特征。(2)系统化评估癌灶浸润范围及其与围肝门区脉管结构的立体几何关系。将癌灶浸润范围精确标定在真实再现的个体化肝脏三维构象中,对于准确判断肿瘤可切除性和精密手术规划具有重要价值。肝门部胆管痛可切除性的判定癌肿累及胆管树的部位和范围、门静脉和肝动脉受累状况、肝实质损害严重程度、预留肝脏功能性体积、局部淋巴结和神经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等因素均能影响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需满足3个要素:(1
12、)累及胆管树及邻近区域组织内的癌肿可获得完整切除和全维度RO切缘;(2)预留肝脏的功能性体积不小于患者必需功能性肝体积(证据质量IV级),且其胆管和血管结构完整性可保存或重建;(3)手术创伤侵袭可控制在患者能耐受的范围内。肝门部胆管癌的肝脏移植治疗肝脏移植通过切除整个病肝,可获得最佳的肝内胆管切缘。理论上,肝脏移植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有以下优势:(1)可用于常规手术无法实现治愈性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例;(2)可用于合并肝脏基础疾病、肝功能受损及肝切除耐受性差的病例;(3)术前无需胆道引流及PVE等预处理;(4)减少常规手术可能导致的肿瘤种植转移。肝门部胆管癌的姑息性治疗1、姑息性手术及介入治疗:肝
13、门部胆管癌的姑息治疗包括姑息性肿瘤切除和胆道引流,胆道引流又分为外科手术引流和经肝或经十二指肠途径的胆道介入引流。Rl切除被认为是肝门部胆管癌的一种有效姑息性治疗手段。镜下切缘阳性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较非手术切除者有显著的生存获益,且Rl切除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不增加手术风险(证据质量W级)。另有研究资料显示,部分合并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也能获得术后长期生存。所以只要能完整切除肿瘤,区域性淋巴结受累不应视为Rl切除的禁忌证(证据质量IV级)。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例,胆道引流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单纯胆道手术引流效果较非手术性胆道支架引流并无疗效优势,且有胆疼、感染及出
14、血的风险(证据质量IV级)。而经肝或经十二指肠途径的胆道介入治疗,可提供包括胆管扩张、胆道置管引流、胆道支架引流等多种有效治疗方法,且并发症和风险明显低于胆道手术。2、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放疗方式包括单纯外照射、外照射结合腔内放疗以及新的放疗技术(X一刀、伽马刀、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等,应用于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文献报道术后放射治疗可以提高姑息切除者的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证据质量IV级)。对于不能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在胆道引流有效缓解胆道梗阻的基础上联合放射治疗可以进一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对于Re)切除术后放疗的价值,近距离放疗在局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作用,新的放射治疗技术如立体定向、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同步放化疗是否可以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等,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仍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肝门部胆管癌常用化疗药物有氟尿啥唳、顺销、丝裂霉素C、紫杉醇等。新近的研究报告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粕治疗无法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肿瘤的总体控制率优于单用吉西他滨组(证据质量IV级)。附件: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