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大器晚成的璀璨人生及其《六国论》(20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洵大器晚成的璀璨人生及其《六国论》(204).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苏洵大器晚成的璀璨人生及其六国论(204)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1、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2、以墨为糖;3、焚稿发愤。出处:1、宋王应麟三字经;2、脱脱等宋史苏洵传。参资:古诗文网六国论赏析。苏洵画像二、苏洵创造了我国第一文人家庭的奇迹苏洵(IOo91066年),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名列“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风格纵横恣肆,雄奇精深,语言古朴凝炼,简劲犀利,有嘉佑集20卷传世,其中六国论笔力雄健,千古传颂,历来入选中学语文,为借古讽今的史论范文。仁宗嘉佑2年(1057年),49岁的苏洵,护送两个儿子在京都汴京
2、,参加科举考试。结果,他的儿子们,苏轼21岁、苏辙19岁,天纵奇才,一举考中,同榜登科,名扬天下。而苏洵本人则携带书稿,拜谒文坛领袖、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非常赏识他的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媲美,便向朝廷推荐了他,结果,苏洵也文名大振。凭着文章名声,宰相韩琦又举荐他,他竟然以一介平民入仕。一时间,苏家父子,才名远扬,轰动京师,许多考生争读他们的文章,学习他们的古朴文风,并诞生出谚语:“苏文生,吃菜羹;苏文熟,吃羊肉”,意为学好三苏文章,就能科考登科,享受荣华富贵。这个时候,灿烂的“三苏”组星,在北宋文坛上空,已冉冉地升起了。因此,我们可以说,苏洵的璀璨人生,是组建了我国第一文人家庭,创造了文
3、化史上罕见的“一门三文豪”的奇迹。细说起来,苏洵的这一奇迹,应包括两个方面,除了他夫妻协力、育子有方、家教成功、成就辉煌,是天下父母的典范之外,在他本人,则是志向远大、守志不移、自学成才、大器晚成,也是后世土人的楷模。三苏铜塑像三、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大器晚成苏洵出身书香之家,诗书传家,家风优良。父亲苏序热爱书籍,喜欢购书,以致书厅书满架,架满屋,让子孙从小就生活在“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良好环境里。他说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J苏洵的两位兄长都热爱读书。大哥苏澹读书刻苦,可惜早逝;二哥苏涣聪明好学,学业有成,仁宗天聪5年(1027年),进士及第入仕。然而,苏洵虽然天资聪慧,才智过人,却不爱
4、读书。在家塾里,俩哥都正襟危坐,专心听课,他却常常趁老师不备,溜出去玩耍。欧阳修在苏君墓志铭里也说,“君少独不喜学,既壮犹不知书。”仁宗明道年间,母亲史氏去世,苏洵始生生命短暂、人生应有作为之念,而奔丧回家的二哥苏涣,为劝他上进,便郑重建议家族,决定由苏洵主笔,续修苏氏家谱。在修谱过程中,先祖们勤奋读书、施展抱负的精彩人生,让他备受鼓舞,也深感惭愧,他这才决定发愤图强。三字经这一年,苏洵27岁,已经结婚,而苏轼还未出世,他对妻子程氏说出自己的读书打算,程氏博学而贤惠,全力支持丈夫,她说:“你有此大志,正合我愿。家中一切事务,全由我一力承担,你就去一心读好书吧。”有了妻子的支持,他便横下一条心,
5、发愤读书,埋头做学问了。后人还把此事编进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成了古代教育蒙童发愤读书的典故。这一年端午节,他一直待在书房读书,连早饭也忘了,妻子程氏剥了几个粽子,连同一碟白糖,送进书房,没有打扰他,便悄悄走开。近午时分,她去收碟子,发现粽子已经吃完,白糖却一点没动,而在砚台上却残留了几粒糯米饭,他的嘴巴上也墨渍斑斑,原来他读书入迷,心无旁鹫,错把砚台当糖碟,蘸着墨汁吃下粽子也未发觉。他埋头苦读,学业有精进。29岁去京城科考,结果却落第了。第二年应试茂才异等制考,又未考中。连同以前在眉州,应考乡试失败,他已三应考三落第了。在这几年中,苏轼苏辙兄弟俩,也先后诞生了,而他仍居
6、家苦读。不过,经过深思熟虑,他正视“考渣”事实,认为起步晚功夫浅,固然是自己的不足,但主因却是科考非他所长。于是,他毅然烧掉多年来为了科考而写的几百篇文稿,断然做出决定,不去考进士了,而调整了努力方向,他要去当文学家,要为自己苦读,学习前人的经验,解决写作上的问题,并且,还要以身作则,精心培养儿子苏轼、苏辙,务必帮助他俩成才。又经过十多年的刻苦读书,苏洵阅读了大量书籍,不仅精读了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还从史籍大家的著述中,研究古今是非事理,探讨前人成败经验,积累了渊博的知识,具备了过人的才智,再写起文章来,往往下笔千言,倚马可待。这时,他精心选题,创作了衡论、权书、几策等文章,章章精彩,篇篇佳品
7、。四、父子三人同题作文,老苏胜出在读写过程中,苏洵还特别注意引导儿子同步进行,展开父子、兄弟之间的互学互促,这也应是“三苏”并起,“三星”同升的重要条件。有一次,他们父子三人,讨论六国乱局,并以此为题材,各写了一篇六国论。在各自的史论中,对于六国亡因,他们各抒己见,三花齐放,大苏说的是“土”,小苏说的是“势。而老苏则说是“弊二大轼一反传统观点,认为战国土人误国害民,是六国的蛀虫,导致了六国灭亡,气势胜,言辞美,立论新颖,有翻案色彩。小苏则认为六国之中,齐燕赵不能同仇敌性、不支援前方的韩魏楚,导致被秦各个击破而先后灭亡了,暗含秦皇要统一、六国要灭亡,是天下大势,符合历史潮流。这是政治睿见,难怪他
8、能位列宰相。然而,研究历史不能只停留在以史论史上,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而老苏则眼明手辣,他隐射当朝对辽夏的软弱国策,切中要害,有的放矢,借古讽今,针硬时弊,完全符合文章应“有为而作”的宗旨,因此,最终老苏胜出。五、苏洵六国论的结构和内容六国论是苏洵的史论代表作,古代一直都是学生学习史论的范文。苏洵六国论全文开门见山,首段为引论,确立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紧跟着,又分割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二接着两段为本论,剖析事理,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第二段,以韩魏楚三国“割城”为例,论证“赂秦而力亏”。他们“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而“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9、“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引证与喻证,“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从而,论证了第一分论点。第三段,以赵燕齐三国“不赂者以赂者丧”为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齐亲秦,五国亡后,也不会独存;“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赵“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又“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假设证与反证,齐不附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或未易量”,从而,论证了第二分论点。最后两段为结论,总结全文,指出怎么办。第四段,总结全文,作出一般性结论:劝告“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积威之所劫”。第五段,作出个别性结论,亮出实招:借古讽今,讽谏当朝改变妥协国策,奋起抵抗,“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10、事,是又在六国下矣”。郑重点明写作本文的目的。全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秦灭六国形势地图六、六国论的写作特点第一、这篇史论传颂千年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不是单纯以史论史,而是借古讽今,针硬时弊,解决当时实际要务。大家知道,秦国在战国后期,凭借经济军事优势,又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谋略,最后灭亡六国、统一了天下。作者以这一史实为前提,从六国对抗秦国的办法角度,依据赂秦与不赂秦的后果,论秦必胜而六国必亡,也言之成理,顺理成章;更难能可贵的,是借六国屈辱而亡的史实,针对当朝对外妥协的国策,痛切悲愤,讽谏政府改变政策,奋起抗敌,不要重蹈六国灭亡之覆辙,具有针硬时弊,古为今用的巨大现实意义。西
11、夏与北宋并立第二、这篇史论,又是古代议论文的典范。1、从结构上看,写得非常规范,全文分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在引论中,写本文讲什么,提出中心论点;在本论中,写为什么这么讲,论证论点;在结论中,写既然如此,今后应怎么办,点明写作目的(详见上一章)。2、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1)、对比论证法:有赂与不赂对比,有秦与六国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有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有六国赂秦所失与战败所失的土地对比,还有六国内部前后对比,以及北宋与六国对比,阐明六国必亡,而北宋不能步六国后尘的道理。(2)、引论法、含喻证法:引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证明赂秦必亡。(3)、例证法:列举六
12、国灭亡史实,证明论点。还有假设论证法、含反证法等。论法多样,论证周全,逻辑严密,无懈可击。第三、本文具备议论文语言简洁准确特点,还兼以文学笔调、抒情方式,写得纵横恣肆,迭宕起伏,生动形象,气势充沛。如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写、引用古人形象语言、用“食之不得下咽”生动描写,大大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作者行文,又饱含感情,适时地用“呜呼、悲夫”慨叹;夹叙夹议中,也往往表露出或赞赏、或惋惜、或悲痛、或愤激的思想感情,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文章还运用了比喻、对比、对偶、引用、设问等修辞格,显得多彩多姿,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总之,苏洵的这篇史论,立论精辟,见识深远,借古讽今,针硬时弊,同时,议论恣肆,论证严密,雄辩遒劲,气势充沛,语言简洁生动,笔锋多带感情,读之有味,学之可行,堪为后学者学习范文。(欢迎转发,反对剽窃!)陈存选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