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四下基层”制度有感:机关写手也要多到基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用“四下基层”制度有感:机关写手也要多到基层.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学用“四下基层”制度有感:机关写手也要多到基层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合称“四下基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重要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具有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因为与时下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目标任务、重点措施高度吻合,正在成为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焕发出更加绚丽的时代光芒。基层是工作落实的终端、服务群众的前沿,也是发掘新鲜经验的富矿、汲取群众智慧的活泉。不仅领导干部要常下基层、多下基层,作为服务领导的文胆、以文辅政的写手,同样需要多到
2、基层去,化“脚力”为“能力领导有领导的责任,写手有写手的任务。各级机关的写手到基层去,目的往往和领导不一样,应当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到基层去接地气、吸养分。地气,本意是土地山川所赋的灵气,泛指基层实际和社情民意。现实中,我们常把那些看起来“高大上”却不知如何操作、难以落实落地的文件和讲话称为“不接地气”,背后的问题往往是写手脱离实际、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凌空蹈虚。古人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J(战国荀子劝学)基层是干事创业的热土,也是培养干部的沃土。我们党历来注重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目的之一就是厚植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增进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现实中,各级机
3、关都有不少年轻干部,有的是凭借高学历直接选调或考进了机关,还没来得及放下去;有的是基层经历刚刚“达标”,就被调进了上级机关;还有的是因为重大任务或专项工作,被抽借到上级机关帮助工作。这些干部普遍存在的一块短板,就是基层历练不足,并由此而导致相关领域的知识空白、能力弱项、经验盲区更加突出,这对于干好工作是不利的,对于写好材料同样是不利的。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多到基层去补课。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多“经历一些难事、急事、大事、复杂的事”。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即使没吃过猪肉,也要多看一看猪跑。写手接上地气,思
4、维才有灵气,材料才有生气。我是从基层单位成长起来的,现在也算个“老笔头”了,即便如此,如果很长时间不下基层、不去调研,写出来的东西也会缺乏生气、灵气。基层历练不足的年轻写手,更是要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间去。基层的土壤最肥沃、养料最丰富,群众的思想最鲜活、语言最生动。深入基层,你就来到了实践的大学校、实干的大学校;深入群众,你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以这“两个深入”为基础,我们拟文件、出政策就可以接上地气、沾上灵气,就可以联系实际、拿出实招,就可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的政策措施才行得通、推得开,这样的文件文稿才有质量、受欢迎。第二,到基层去挖信息、抓活鱼。信息既是一种常见常用的机
5、关文稿,也是撰写机关文稿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作为机关写手,可以把基层报送、上级编发的信息作为收集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更应迈开腿、俯下身,扎到基层,沉到一线,直接收集一手资料,深入发掘“冒着热气、沾着露珠、透着泥土芬芳”的信息原料,这样得到的写作素材才会更真实、更新鲜、更合用。古人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汉王充论衡别通)又有人说:“凡菱笋鱼虾,从水中采得,过半个时辰,则色味俱变;其为菱笋鱼虾之形质,依然尚在,而其天则已失矣。谚云死蛟龙,不如活老鼠,可悟作诗文之旨J(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这就启示我们:找信息要下深水,用信息要趁新鲜,而要做到这两点,亲力亲为是最好的选
6、择。第三,到基层去找典型、选样板。这里所说的“典型”也有两重含义:一指工作典型,包括先进典型、反面典型;二指典型事例。无论哪一类典型,自己发现的都比别人推荐的更可信、更可靠。典型引路、榜样示范是重要的工作方法。选树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的时候,机关写手往往是重要推手,因为这些典型和榜样的事迹需要写手去帮助作总结、作宣传。实际工作中,既有经得起各方检验的“真典型”,也不乏包装出来的“假典型”。机关写手在撰写典型经验材料、先进事迹材料的时候,不能简单搞来料加工、文字包装,最好能到实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到群众中去问一问、听一听,这样不仅能掌握更多“活情况”,更重要的是掌握真情况。我们经常说“文责自负二作
7、为机关写手,对文稿负责不仅要对文字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内容负责、对“文品”负责、对“文质”负责。第四,到基层去跟领导、学本领。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必有过人之处。作为下级,服务领导的过程往往也是向领导学习的过程。向领导学习,最直接的方式是跟着学,跟会议、跟讲话、跟调研是跟着学的主要渠道。领导干部下基层,无论目的是“四下基层”中的哪一种,都有很多可学之处。比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既可以让我们直接从聆听中受益,又可以从领导身上学习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丰富经验;调查研究下基层,既可以让我们跟着长见识、开眼界,又可以学习深入调研的好作风、破解
8、难题的好方法;信访接待下基层,既可以让我们跟着倾听群众呼声、摸清社情民意,又可以学习处理复杂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艺术;现场办公下基层,既可以让我们直接看到领导是怎样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的,又可以了解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中存在哪些堵点淤点难点。由此看来,跟着领导下基层实在是好处多多。有的领导走到哪儿都把“笔杆子”带着,让他(她)了解自己的关注点,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以便更好地提供文稿服务。与此相反,也有的领导走出去、下基层,只带拎包的、跑腿的,就是不带写材料、拿笔杆的。需要作讲话、作指示的时候,领导自己做准备,或者不用稿子直接开讲也就算了,问题是有的领导并不这样做,而
9、是要么让写手提前把稿子写好,要么让写手远程支持、“空投”稿件。更有甚者,明明没有安排写手参加调研,却要让他(她)负责撰写调研报告,老百姓把这种现象称作“磨刀的不砍柴,砍柴的不磨刀”,典型的“两张皮工很多写手天天待在办公室里,不见窗外事,两眼一抹黑,连与领导沟通的机会都没有,要写出生动反映情况、合乎领导心意的稿子,“不要太难了J但再难也得干一一事不避难者才能在攻克难关中突破自我。我在某单位办公室工作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一有一次,一位领导对我说,你要多跟我出去跑一跑,这样才知道我在抓什么、想什么,写材料的时候才有针对性。我说,这真是太好了,求之不得啊。结果,领导第一次专门带我出差,一到宾馆就
10、对我说,你把稿子再改改。领导稍事洗漱就出去考察了,我在宾馆里心急火燎地改完稿子,赶紧打印出来送往会场。会一开完,领导就说“我们回去吧,不在这里过夜了:结果,我什么都没看到,只是换了个地方写稿子。这样的事情,偶尔遇到并不要紧,毕竟领导有时候会突然产生一些想法,需要及时融入稿子、作出修改,但如果经常都是这样,对写手会是更大的考验,毕竟“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而且写材料的时候,常常需要用到很多参考资料,有的资料不方便带出去,网上也查不到。领导不带写手出去,那该怎么办呢。作为写手,一定要变被动为主动,想方设法去“破局”。根据我的经验,有这么几招是比较管用的。一是主动“提二选择合适的时机,向领导提出
11、带上我的请求,或者向负责做调研方案的同志主动请缨。提请求,提了不一定有机会,不提更加没机会。二是间接“跟二平时要多关注单位的网站、简报,了解领导去了哪儿、做了什么、看了什么、讲了什么。如果你能主动关注领导所关注的,把领导做过的、讲过的恰到好处地写入领导能看到的材料,也许就能引起他(她)的注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机会了,这就叫“功夫不负有心人”。即使一时之间还没有引起领导注意、得到跟着走的机会,这样做也能让你从领导身上间接学到东西,对于为领导做好文稿服务是非常有利的。三是想法“创二下智者等待机遇,中智者抓住机遇,上智者创造机遇。如果你能给领导提供有价值的调研线索,乃至初步的调研成果,领导因此而到实地去深入调研的时候,你的机会就会大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