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陈胜的“诈”与周亚夫的“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中陈胜的“诈”与周亚夫的“真”.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史记中崛蝴“诈与周稣的真内容摘要:反秦起义是陈胜人生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激动人心的呐喊下是陈胜富贵险中求的计谋手段。细柳军“无视”天子的背后是周亚夫军纪严明、不畏强权的真情真性。新时代下,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经典,去粗取精,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吸取前人旧事的经验教训:求真务实不忘初心,有勇有谋方得始终。关键词:陈胜世家周亚夫军细柳诈真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擅长以小见大,用细腻精妙的笔法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利用简短深刻的故事展现主人翁的性格特点。史言己书中所记载的故事大多脍炙人口,尤其是陈涉世家作为语文教材选文陪伴了国人近60年
2、。陈胜慨叹的“苟富贵,勿相忘”成为了年轻人彼此勉励的调侃,呐喊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成为了有志寒士与命运斗争时的号角,他带领平民起义展现出来的智谋与魄力也已深深融入了几代人的血脉里。然而,2019年2月25日,人教社公开确认“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由周亚夫军细柳(以下简称周)代替陈涉世家(以下简称陈)。这一变动使得周亚夫在司马迁笔下众多人物形象中脱颖而出,引来众多教师学者的关注。周亚夫何德何能可与激励数代国人的陈胜相媲美?而陈胜与周亚夫各自的人生悲剧同他们的性格又有什么联系呢?陈与周所展示出来的英雄形象截然不同,但陈胜和周亚夫却有着相似的令人唏嘘的结局:陈胜假托“名人”“鬼事”起义,声势
3、浩大,结果死于车夫之手;周亚夫刚直不阿,治军严谨,最后饿死狱中。其实陈胜和周亚夫的结局在他们的性格和行事中就已经有迹可循。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评价陈胜起义“秦失其政而陈胜发迹”,并将陈胜列入“世家”以示赞扬。虽然得此盛誉,但陈胜在起义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充满欺骗、鼓动,他的成功注定是短暂的。陈简洁有力地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被征戍渔阳,因雨失期,故与吴广谋“举大计”。为使起义名正言顺,他们诈称扶苏和项燕,又假借鬼神之事,制造“陈胜王”鱼腹字书和夜半狐鸣。随后与吴广合力激怒将尉,杀之起事。文虽不长,意味无穷。首先从细节来看,陈胜在年少时曾受雇佣替人耕种,在别人劳动时他却在田填上惆怅
4、未来,还对佣耕的同伴发出“苟富贵,勿相忘”的感慨。由此可见年少开始他的内心已经不满现状了,这种惆怅是对个人前程的忧虑。陈胜筹划起义的最初动力是“失期当斩”,在必死无疑的情况下才选择了“举大计”,“天下苦秦久矣”是当时可以加以利用的环境条件,他不过是顺水推舟,借大义举旗。因此,揭竿起义并非深思熟虑的成果,究竟是成是败根本不甚明确。其次从手段看,陈胜诈称秦长子扶苏和楚国大将项燕,目的是“宜多应者”,以便笼络秦民和楚国遗民。秦灭六国,秦始皇长子与楚国大将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关系,但只要于己有利,陈胜可以不顾常理用之,其中的狡诈欺骗不言而喻。陈、吴二人在占卜时,卜者问“卜之鬼乎?”被认为是在暗示以鬼神“威
5、众”。史记索隐李奇认为卜者原意是所卜事虽成,当死为鬼”,是在告诫陈胜。而陈胜反倒装神弄鬼,企图自立称王。最后从行事上看,陈胜吴广合力“并杀两尉”,与吴广起冲突的将尉被杀祭旗尚可理解,另一将尉并未与他们有冲突却同样被杀,更说明陈胜本意不在于拯救“苦秦者:陈胜利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演说号召同行戍卒起事,从他使用敬语、利益分析到鼓动起义都能看出陈涉对人心的把握可谓精准。陈胜起义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个人功利性,他的手段和行事以利我为目的,充满欺诈和鼓动。因此由陈胜号召的军队,为名为利者有之,为家为国者有之,目的不一,难以取得推翻秦国暴政的真正胜利。尤其是义军进据陈县时,陈胜在三老、豪杰的吹捧下最终自
6、立为王。如此一来,各地纷纷效仿,诸王并起,苦秦者成了苦于王者。在筹划起义阶段,陈胜展示出超强的谋略和决策力,但随着起义的发展他逐渐暴漏出身上的历史局限性和个人的不足。各势力拥兵自重,战力分散,缺乏统一领导;起义军无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上级任命不当;组织内部混乱,将领们效仿陈胜欺诈的手段,互相残杀。而陈胜自身则因为身份的巨大转变开始浮躁骄傲,沉迷享乐,专权独断,亲佞远贤。最终,陈胜在兵败逃亡时被车夫偷袭致死。相对来说,陈胜起义在历史的长河里更犹如指路星火,对人们思想的启迪作用高于起义本身的成败价值,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人们心中激荡,催生了无数动人心弦的故事。周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录的是
7、汉文帝前往霸上、棘门、细柳三地劳军。文章中,三军将领分别是宗正刘礼、祝兹侯徐厉、河内守周亚夫,他们因匈奴大举入侵,特驻军备胡。司马迁在叙事时笔触简洁有力,“大入边,“乃”、“以备胡”,寥寥数词,就展示了战事紧迫,烽火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在此情况下,文帝亲自犒劳三军,即是对军队的鼓舞也是对三军的检阅。虽说备军三地,但文章只着重写了文帝进细柳军的情况。周亚夫作为三位将军中,职位最低、最普通的一位,为何如此特殊呢?这就是因为周亚夫的“真,汉文帝劳军霸上、棘门时,马车可宜接奔驰而入,将领们下马迎送。帝王的仪仗、威严不言而喻,所到之处也尽是屈膝之臣。到了细柳军,先是兵士严阵以待,天子仪仗的先驱传信,却根
8、本无法入内。营地守门的都尉严守军令,丝毫不为天子令所动。即使是文帝亲自抵达军营也不得入,直到使节持兵符下诏,说明天子要入营慰劳士兵,周亚夫才下令开门。这一过程中,周亚夫并没有一个形象描写,但人未至形已至。周亚夫那种严谨治军、令行禁止的将军形象已然出现。经过入营的一波三折,严谨刚正的周亚夫在文帝面前再做出其他“出格”的事也就合情合理了。在细柳军中,汉文帝的车队仪仗形同虚设,天子也不得不按辔徐行。面对接连碰壁的文帝,周亚夫不卑不亢,只说了一句话“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至此“天子为动,改容式车。”最后赞叹周亚夫乃“真将军”。简单的行文,周亚夫的形象却是丰满的,很明显,他是“真”将军、真性情。从
9、局势看,匈奴气势汹汹,有大举入侵之势,文帝也备军以待。此刻劳军,对汉文帝和三地军队来说都具有极大的风险。那么于帝王安危来看,“直驰入”是合理的。但于军营来看,敌我列兵待阵之时,仪仗、群臣可以轻易出入营地,已是十分危险,而将领们下骑迎送,更是不顾家国将士安危的大意行为。因此,汉文帝在细柳军营前的遭遇,实际是一个军营严查防守的直接表现,也是两军交战前相互防守的正确做法。此卷周亚夫一“真工从三位将领对比来看,宗正刘礼、祝兹侯徐厉其原本职务并非行军作战,不以军礼见似乎情有可原。同样地,霸上、棘门两地士兵的管理和操练情况就不明确了。周亚夫持兵戟出帐见汉文帝,说明他在备战期间对士兵勤加操练,帝王的来临并未
10、打乱军营的日常秩序。此为周亚夫二“真:从为臣的角度看,细柳军中的一切是出人意料的,“天子为动”“群臣皆惊”。周亚夫治军,使一位帝王接连碰壁,威风全无。普通臣子根本没有如此胆识。见惯了卑躬屈膝的大臣,汉文帝被周亚夫刚正、严谨的行事所折服,敬意油然而起。幸亏是备战的特殊时期,也幸亏文帝识人善任,这才有了周亚夫久被称善的结尾。此为周亚夫三“真,正所谓“至刚则易折”,汉文帝死后,周亚夫因性情耿直、刚愎自用,有功高震主之嫌。又因他性格刚正不懂退让得罪了多位朝臣,还数次与景帝闹不和,种种因果之下,最后在狱中绝食而死。周亚夫的一生是幸运的,他的“真”得到了赏识;他也是不幸的,他耿直的真性情注定了英雄的悲剧。
11、四陈描写的是秦暴政下的首次平民起义,着重突显了陈胜的谋略和魄力。周记录了汉文帝的一次劳军,侧面展现了周亚夫正直严谨的性格特点。从历史地位看,以陈胜为代表的平民起义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是反抗秦朝剥削的第一声呐喊,更是犹如惊雷般打破传统等级的束缚,向世人证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鼓励了等级压迫下的人们发愤图强。而周则只是勾画了一位真性情的将领,虽少见但不罕见。因此,陈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远大于周。陈胜是打破等级规则开辟新道路的开创者,周亚夫是兢兢业业正直严谨的攀登者,他们同样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但是,每个人物都是丰满而复杂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理解学习,去粗取精。陈胜起义精神
12、可嘉,但其中的投机取巧和虚伪欺诈要引以为戒,利用欺骗得到的辉煌只会是昙花一现。陈胜众叛亲离的结局时刻警示我们不忘本心。反观周亚夫恪尽职守,严谨认真,始终如一,成为汉文帝留给新帝的倚重之臣。新时代伟大的民族复兴事业正需要这种尽职尽责、刚正不阿的行政执法人员,也正需要发扬工匠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更需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青春少年。新一代的少年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在复杂的挑战面前,他们需要有周亚夫的严谨求真,步步攀登,还需要陈胜的破旧出新,勇敢创造。参考文献1陈海亮.波澜壮阔入木三分一陈胜世家研读札记J.语文教学之友,2015(09):27-28.2陈治勇,朱匡飞.言语细
13、节的力度周亚夫军细柳的词句秘妙J.语文教学通讯,2018(05):65-66.网董成龙.史记陈胜世家中的“首事”与“矫诈上海文化,2019(07):122-127.4何文文.史记陈胜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三种解读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33(21):49-54.5汲安庆.文化融入当应势、应需、应性J中学语文教学,2019(02):34-41.6刘思远.寓贬于褒讽尽其微谈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汉文帝形象J.语文教学通讯,2020(02):73.7师帅.论陈胜英雄形象的文化内涵基于史记陈胜世家的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5):71-73+93.8王道英.妙笔绘人物慧眼识亚夫一谈周亚夫军细柳的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J.语文教学通讯,2018(08):68.9王琳深.史记陈胜世家陈胜兵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再考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08):118-119.10王佑军.写急事用缓笔一周亚夫军细柳叙事艺术赏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9(1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