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五年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产业五年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乡村产业发展五年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为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的有效实施,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年度的乡村产业工作总结、相关工作检查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对规划实施两年半时间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等完成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综合形成乡村产业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报告从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问题及建议等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乡村产业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颁布以来,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目标,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于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以打造乡村
2、振兴样板为抓手,以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聚焦重点产业、集聚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拓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辐射带动力强的乡村产业集聚区。打造一县一业多县一带,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培育产业集群,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加快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依托各
3、地资源与产业优势特色,建设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发展集体经济,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点,选准选好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培育一批产值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专业村。培育农业产业强镇。充分发挥乡镇上连城市、下连乡村的纽带作用,把推进镇域产业聚集,作为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科学合理布局的重要举措,立足镇域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聚焦1个主导产业,支持提升原料基地、仓储保鲜、加工营销等设施设备水平,加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创业活跃
4、、联农紧密的乡村产业体系。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聚焦2个主导产业,支持提升良种繁育、原料基地、仓储保鲜、加工营销等设施装备水平,集中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强镇。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品种品质优良、基地建设规范、规模体量较大、融合程度较深的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以规模种养为基础,通过科技集成、主体集合、产业集群,集聚现代要素和经营主体,加快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促进产业格局由分散向集中、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产业链条由单一向复合转变,着力打造引领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平台载体和农业现代化的引擎。培育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5、。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聚焦一个优势特色品种并突出重点县市,突出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转变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散转变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打造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区。(二)完善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产品初加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建设提升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培植加工知名品牌,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应时间,提高质量效益。对鲜活农产品,重点发展预冷、保鲜、冷冻、清洗、分级、分割、包装
6、等果蔬贮藏百库工程和产地初加工惠民项目;对粮食类耐储存农产品,重点发展烘干、储藏、脱壳、去杂、磨制等初加工;对特色农产品,重点发展晾晒、烘干、储藏、分选、分级等初加工项目,实现农产品减损增效。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绿色食品产业链,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发展绿色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多次加工,实现多次增值。重视特色农产品加工研发,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加快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促进农产品多次加工,实现多次增值。发展精细加工,推进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清洁生产、智能控制、形态识别、自动分选等技术升级,重视原料、配方和设备的专用化,开发类别多样、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系
7、列化产品。推进深度开发,创新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生物发酵、蛋白质改性等技术,加大果品、蔬菜、茶叶、菌类、中药材、畜禽水产品等营养及功能成分和活性物质提取开发力度和深度,加快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两用的系列化的加工制品,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进综合利用加工。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与制备技术,推进果蔬皮渣、秸秆、稻壳米糠、麦瑟、油料饼粕、水产品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产品提升增值空间。建立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技术装备目录,支持和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攻破关键核心技术。(三)促
8、进农业产业升级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依托农产品加工技术科研院校,开展农产品加工及高值化应用、储藏保鲜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实施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申报农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发机构和生产创制企业,开展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加工装备研发,提高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积极搭建科企技术对接平台,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新设备,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成熟适用加工技术、工艺和装备的推广及应用。支持以科技成果激励措施,引导产学研协同发展
9、,促进农产品加工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围绕粮油、畜牧、果蔬、茶叶等优势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培育年产值100亿元龙头企业2家,3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8家,10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加工型龙头企业20家,新上市龙头企业2家,引领产业发展。(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重点推进的水稻、玉米、肉、乳、中药材等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着力引进一批优势明显和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促进优质资源与资本的精准对接。以农业企业500强为重点,确定招商引资目标企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积极参加外埠招商洽谈活动,利用活动推介招商项目,创新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基金招商、云
10、端招商等方式,推进招商工作。(五)大力培育知名品牌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围绕特色产业工程,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以企业品牌为主体、以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农业品牌层级集群,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根据农产品生长、生产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明确生产地域范围,强化品种品质管理,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加大农产品品牌营销推介,提高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带动力。培育企业品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注入品牌,实施农产品质量
11、安全追溯管理,加强责任主体逆向溯源、产品流向正向追踪,推动企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接、信息共享。(六)营造乡村产业发展新亮点建设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引导农村创新创业联盟发展壮大,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农业科技园区、农民合作社、农业规模种养基地等各类平台,整合、建设一批乡情浓厚、特色突出、设施齐全的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基地),吸纳入驻一批农村创新创业企业与人才。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组织推动各县(市)以县域为单元,依托独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制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布局,持续提升休闲农业景区景点的水、电、路、通讯及网络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打造一批一流、知名的休闲农
12、业重点县。持续提升现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基础设施水平和知名度,同时,新申报创建一批高质量的重点县。提升美丽休闲乡村。依托种养业、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和人居环境等资源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布局,打造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实现产村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依托美丽休闲乡村,建设健康养生养老基地。加强对现有美丽乡村的扶持建设和动态跟踪监测,同时,新申报创建一批高质量的美丽乡村。推介精品景点线路。鼓励各市(地)、县(市)运用网络直播、图文直播、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众多新兴媒体平台,多角度、多形式宣传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宣传推介地
13、方品牌,培育区域品牌,引导消费,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开展采摘、农趣活动,融入休闲农业产品发布、美食活动评选等元素,做到视觉美丽、体验美妙、内涵美好,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度假、旅游旅居的好去处。结合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美丽乡村,继续深入挖掘推介一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七)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开展农资供应、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鼓励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开展托管服务、专项服务、连锁服务、个性化服务等综合配套服务。加快构建组织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行为规范、全产业链覆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
14、步发展乡村流通业。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在城镇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加强农商互联,密切产销衔接,发展农批、农超、农社、农企、农校、农餐等各类产销对接新型流通业态。加快农村市场和物流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扶持力度,以农产品的主产区或集散地为重点,建设设施现代、功能完善、管理科学、服务规范、运营高效、带动农村特色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建设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健全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加快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的农村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在现有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基础上,提标扩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改造农村传统小商业、小门店、小集市等,
15、发展批发零售、养老托幼、环境卫生等农村生活性服务业,填补服务内容空白和短板。积极发展订制服务、体验服务、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等新形态,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为乡村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一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大型电商平台和电商服务企业进农村,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设网店,支持有条件的县整合邮政、商贸、农业、交通、供销等资源,建设县域电商公共仓储设施,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加快发展一批电商平台,推进供销社基层网店、村邮站、乡村农家店改造升级。(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
16、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以乡村特色产业为重点,链接种养业、休闲农业和相关流通服务业,促进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多元融合主体。发挥农业产业关联度高、辐射面大、参与主体多的融合模式,促进资源共享、链条共建、品牌共创,形成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科研助力、金融支撑的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产业融合模式。以农业功能拓展带动业态融合,加快推动农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农耕体验、渔文化体验、健康养生、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新形态。壮大龙头企业队伍。加大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做大做强,建立大型农业企业集团。深入推进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模板。有序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和监测工作,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