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盼》(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盼》(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7盼(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板块教案17盼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2 .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3 .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点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课前准备4 师准备:1.准备课文原声朗读,制作多媒体课件。5 .搜集作者相关资料和小说盼的原文。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6 .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袖、篷”等13个字,正确读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2 .厘清作者的写作
2、思路,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盼”这一中心选取事例,展开叙述的。3 .研读文本,感受“我”对新雨衣的喜爱,理解作者“盼”的原因。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了解作者活动1激趣引入,质疑课题1 .激趣:同学们,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童年是美好的、纯真的,童年也总是有许多盼望的事儿的,盼望有新的玩具,盼望有好吃的,盼望有漂亮的衣服,盼望能出去游玩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你能说说作家铁凝小时候盼望过什么吗?(盼望下雨天穿上新雨衣)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她写的文章一一盼。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 .质疑:看到课题,你想了解哪些内容?预设:生1:为什么本课用“盼”做题目呢?生2:作者是怎样写“盼”的心理呢?活动2了
3、解作者1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作者。2 .教师相机补充资料。3 .导入:作者围绕“盼”写了“我”的哪些表现?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操作指导:新课伊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作者时,要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来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活动1初读感知,扫清障碍1 .根据自读要求,自学课文。课件展示:(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思考:课文围绕“盼”写了“我”的哪些表现?2 .教师检查学生读音情况,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缩”是平舌音;“嚷”读rdng,不读ydng;“甩”读ShUdi,不读SUdi;“
4、唇读Chlin,不读c6n。3 .巩固词语。(1)朗读词语表中的词语。课件展示:斗篷情况袖子瓦蓝衣柜预报喧闹遮盖讲座酱油逗引嘴唇楼梯(2)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说出“窸窸窣窣”“嘟嚷”“瞟”“不声不响,“逗引,“玛瑙,等字词的意思。(课件出示词语解释)活动2巩固生字,练习书写1 .出示本课会写字卡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书写。2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袖”“篷”“缩”疯“甩嚷”酱”“唇”这几个字。“袖”“缩”“嚷”都是左窄右宽的字,书写时注意左边部首要写得窄一些;“甩,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把它和“用”字区分开来;“疯”和“唇”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竖撇要长一点儿;“篷”是上下结构的字,“?”要写
5、得宽,并与同音字“蓬”对比,区分不同的意思和用途;“酱”字笔画多,不要漏写“酉”部的横画。3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操作指导:处理字词教学内容时,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可针对重点字读音和写法做相机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要学会应用,为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也为下面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板块三再读课文,整体梳理活动1快速阅读,梳理脉络1 .学生快读课文,并为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想一想:课文围绕“盼”,写了“我”的哪些表现?2 .小组交流后,在班内汇报,教师相机指导。课件展示:“盼”是文章的感情基调。全文围绕这个“盼”字描述了“我”有了雨衣,盼变天;下起了雨,盼外出;没法出门,盼雨停;盼
6、来雨天,快乐出门等几方面的表现。3.引导学生梳理脉络,交流:课文分几部分写的?每一部分写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别喜欢它,开始盼着变天,好穿上雨衣。第二部分(第417自然段):写“我”好不容易等来下雨,想借口买酱油穿上新雨衣,却未能如愿。第三部分(第1820自然段):写第二天一早果然下起雨来,“我”如愿穿上了新雨衣。活动2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 .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运用学过的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概括本文,小组合作交流。3 .班内交流汇报,教师相机订正。课件展示:课文写妈妈为“我”买了新雨衣,“我”强烈盼望能够穿上它,好不容易有
7、一天下了雨,却因为放学在家而没有机会穿,第二天一早,终于又下起了雨,“我”如愿穿上了新雨衣。操作指导:对于第一个问题不强求学生回答准确,也不必浪费过多时间进行讨论分析,这里教师可以直接点明“盼”是全文的感情基调。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很可能不能完整或者准确地表述主要内容,只要能够把事情的发展说清楚就行。板块四拓展阅读,加深理解1 .课件出示铁凝盼的原文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我”收到妈妈送的雨衣很兴奋。预设:生1:因为“我”讨厌下雨,而六月里经常下雨,一下雨我们就只能挤在教室里而不能出去玩。生2:有了雨衣“我”就不怕下雨了,上学、放学的路上不会被淋湿。生3:因为“我”的雨衣有袖筒,所以“我”特别高兴
8、。2 .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回答,认真听取别的同学的发言。(1)说说自己找到的描写“我”收到雨衣后异常兴奋的心情的语句,再读一读。(2)交流汇报,体会得到雨衣后的兴奋。从“我”收到雨衣后“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走来走去”“戴上雨帽”“抖抖袖子”等一系列动作,以及直到妈妈的一声喊才赶忙脱下来,而此时的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充分说明了“我”收到雨衣后的兴奋心情。(板书:兴奋)3 .总结:大家说得都很好,正因为有大家说的这些原因,所以“我”非常盼着下雨,盼着在雨天里不必躲闪、尽情玩耍。(学生边听老师总结边思考,进一步体会主人公的心情,加深对“盼”的理解。)操作指导: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
9、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也为下节课分析文章的感情脉络打下基础。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2 .通过捕捉环境描写和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感受“我”因新雨衣而产生的渴盼、急迫、无奈、兴奋的心情。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真童趣,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切入,导入新课1.问题切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女孩得到了一件自己非常喜爱的雨衣,于是她迫不及待地盼望在雨天里穿上它,那么她到底能不能如愿呢?围绕盼这一心理活动,课文哪些部分写得比较具体?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4 .板书课题。操作指导: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切入本节课
10、要学习的内容时,要找准新课切入点,做到温故知新,过渡内容要一举两得而又顺理成章。板块二研读期盼,把握主线活动1关注“盼穿新雨衣”1 .自由读文,找出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盼穿新雨衣”的过程。2 .交流汇报:课文第417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盼穿新雨衣”的过程。3 .小组合作,根据提示,提取“盼”的具体事例。(1)交流:围绕“盼”这一心理活动,课文哪些部分写得比较具体?选出写得生动的两处,在组内交流这样写的好处。(引导学生说出“盼穿雨衣”事例中的几个“小事件”一一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特别能体现课文中心意思,因此写得详细、生动。)(课件出示)(2)回读课文,想一想:在“盼穿新
11、雨衣”的过程中作者具体写了哪些事例?找出关键词句。4 .班内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活动2关注“盼”的心情,感受写法1 .默读课文,借助上面的线索图,说一说“我”盼望时的心情变化。(1)引导学生抓住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我”盼望时的心情变化。抓住“抖开、穿、走来走去、戴、抖抖、弄”等动作描写,体会“我”得到新雨衣时非常兴奋。(课件出示相关内容)浏览第317自然段,画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我”盼穿雨衣的急切心情。(2)朗读第18自然段,讨论:“我”真的不再想下雨了吗?(3)浏览课文,说一说这一部分作者是怎样围绕“盼”这一心理活动把句子写具体的。(课件出示相关内容)2 .小
12、结:作者围绕一个“盼”字,通过一件件具体事例,一波三折地描写了“我“盼下雨的心情。操作指导:此环节要引导学生明确“新雨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这一线索,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边读边提取相关信息,并借助线索体会“我”盼望时的心情变化。板块三研读重点,体会写法活动1聚焦对话内容,体味“盼”的表现1.默读课文,找出“我”和妈妈的对话,同桌合作,分角色读一读。3 .想一想:哪些语句生动地描写了“盼”的表现?选出你认为写得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 .交流汇报。预设:生1:从“我嚷着奔进厨房”中的“嚷”和“奔”这两个词,能体会到“我”的急切心情。生2:“我嘟嚷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
13、眼呢?”这句话中的“嘟嚷”表达出“我”内心“不甘”的情绪变化。生3:“我央求着J这句话中的“央求”表达出“我”“期盼”的心理。生4:“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从这句话中的“瞟”字可以体会到“我”担心外面雨停了。生5: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因为我没见爸爸,也没人告诉我要炖什么肉J这几句话中,从“我”的语言和神态上能体会到“我”为了能穿上雨衣不惜撒谎。4.小结:作者通过具体描述“我”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充分表现出“我”对穿上雨衣的期盼。活动2关注情景描写,体味“盼”中的情感1 .浏览课文,找出几处描写情景的语句,读一读,体会“盼”的情感。2 .交流汇报,教师相
14、机指导。(1)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出“我”不同情况下的心情,交流体会蕴含的情感: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可是一词说明事实和“我”盼着变天的愿望恰恰相反;两个“安安静静”衬托出“我”盼望下雨的急切心情。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只有雨点儿打在头上,“我”才可以有理由回家穿上雨衣,感受在雨中嬉戏的快乐。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挂满了珍珠玛瑙”指的是雨点儿。“我”想象着自己穿上雨衣站在街上,雨点儿打在雨衣上水珠四溅,那种快乐的心情比看见珍珠玛瑙还要高兴。这些景物描
15、写实际是在借景抒情,也是为了凸显“盼二(2)交流:为什么主人公觉得雨点儿是“甜丝丝的”?(课件出示问题及解析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梳理“我”的心理变化。活动3梳理归纳,体会“围绕中心写”的方法1 .回顾课文,说一说:围绕“盼”写了“我”的哪些表现?(1)带着问题,浏览课文,同桌交流。(2)交流汇报: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教师板书)2 .讨论:哪个事例写得更具体、更详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引导学生体会“盼穿雨衣”事例中的几个“小事件”一一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特别能体现课文中心意思,因此写得详细、生动。(2)小结: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3 .结合实际说说自己是否有过和小女孩相同的经历,想想当时的心情如何。操作指导:教学这一板块内容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段,从而找到主人公的情感线索,并适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即围绕中心意思“盼”,选择不同事例将重要部分写详细、写具体,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奠定基础。板块四设置作业,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