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组织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社会实践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和独立工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演练。同时,可使学生缩短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的适应期,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接受社会教育,从中得到锻炼,达到专业培养的预期目标。一、目的要求1、通过社会实践,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增强热爱本专业的意识情感。2、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3、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需求,从中培养学生社会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4、通过社会实践,为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材料、经验和建议,并获取学生适应社会的情况,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5、通过社会实践,实地接触社会,加强对学生敬业精神、创新能力和艰苦奋斗工作作风等的培养。6、通过社会实践,使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开展科研和教学改革项目,使人才培养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二、组织管理1、社会实践工作由学院教学口子和学生口子管理,全面协调,负责计划、组织、联络、检查、总结等全过程,并报经主管院长批准。2、据专业培养目标,由教研室和学生口子制定社会实践计划及内容,包括社会实践方法、纪律、目的、要求及任务、时间、地点、形式、检查、考核、小结和指导教师的选派等。3、做好社会
3、实践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学生的思想工作、实践资料和后勤保障等环节。4、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总结,通过召开会议,听取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的汇报,开展经验交流,分析典型事例,同时沟通和了解社会实践的单位和部门的反馈,提出有关改进和改革教学的意见。三、组织形式采用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学院组织与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和途径组织进行。四、场地选择1、社会实践的场所应满足社会实践计划要求,保证质量,提倡与社会实践基地长期挂钩,开展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实践相结合的基地。2、会实践场所要求基本对口,生产经营比较正常,技术、管理比较先进,对学生实践活动较为重视,并能保证师生人身安全
4、。3、便于安排师生住宿,相对稳定,就地就近,费用节省。4、学院联系的实践场所,实践计划和安排须报学院批准备案,以便学院及时掌握有关情况。五、指导教师职责1、指导教师要及时掌握社会实践情况,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定期向学院汇报社会实践进程及出现的情况,协调与实践单位各方面的关系。2、指导教师必须专业对口,有一定的工作、管理和教学经验,中级职称以上,责任心强。3、学院、教研室对指导教师严格把关,对初次承担指导任务的教师,要事先参观实践基地并参加培训。4、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课题、教改项目等,有目的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5、以组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指导工作。六、对学生要求
5、1、严格遵守学校和实践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组织纪律、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意识。2、提高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识,按照计划和要求积极、严肃、认真地完成实习实践任务。3、社会实践期间要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有关的社会调查,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实际知识。4、做好社会实践记录,完成思考题和作业,虚心学习,开展科学研究,完成实践小结,鼓励撰写和发表论文。七、考核和总结1、学生社会实践前到指导教师处领取有关表格,参加社会实践动员,明确实习实践要求和进程。2、社会实践的成绩由指导教师、实践单位鉴定和学生小结等综合评定,评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等级。3、社会实践成绩记入学生学籍档案,按10%的比例评定优秀社会实践分子和社会实践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