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种子生产技术》课程导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茄果类种子生产技术》课程导学.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茄果类种子生产技术课程导学课程名称:茄果类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学时:20学时课程学分:1.5学分一、课程概况本课程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在二年级第一、二学期进行,总学时20学时。本课程是在认识和掌握茄果类蔬菜种子生产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熟悉茄果类作物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阐述茄果类蔬菜种子生产基地的选择和管理,制定和应用最新的茄果类蔬菜种子生产技术,为培养能独立生产合格优质的茄果类蔬菜种子人才提供素材。在本课程学习之前,需要开设植物及植物生理学、遗传学、作物育种技术、种子生产基础等课程。本课程内容主要对应种业企业的种子生产技术员岗位。二、课程内容根据行业企业需
2、求和企业发展需要,将茄果类种子生产技术分为茄果类种子生产基础、茄果类种子生产基地选择与管理、番茄种子生产技术、辣椒种子生产技术、茄子种子生产技术等5个模块20个学时,课程内容结构和学时分配见下表:模块工作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学时模块1.茄果类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茄果类种子生产的意义与程序1 .茄果类种子生产的意义与任务2 .茄果类种子生产程序3 .纯系学说与茄果类种子生产4 .杂种优势理论与杂种利用1任务2茄果类种子生产原理与生态条件1 .品种混杂退化现象及其原因2 .防杂保纯的基本措施3 .茄果类种子的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特点4 .茄果类种子生产的生态条件2任务3.常规种种子生产技术L
3、常规种原原种生产技术2.常规种原(良)生产技术1任务4.杂交种种子生I.杂交制种的条件2模块工作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学时产技术2 .杂交种的类别3 .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4 .杂交制种技术要求模块2.茄果类种子生产基地选择与管理任务1茄果类种子生产基地的选择1 .根据气候条件选择基地2 .根据土壤条件选择基地3 .根据灌排条件选择基地4 .根据劳动力条件选择基地5 .根据隔离条件选择基地6 .根据其它条件选择基地2任务2茄果类种子生产基地的管理L签订制种协议,落实制种面积;2 .制种基地负责人的管理及要求3 .制种基地技术人员的管理及要求4 .制种基地农户的管理及培训5 .制种基地种子质量
4、及数量的安全管理6 .制种基地环境及其它管理2模块3.番茄种子生产技术任务1番茄常规种种子生产技术1 .番茄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2 .隔离区的建立3 .育苗及培育适龄壮苗4 .定植5 .去杂去劣6 .水肥管理7 .病虫害管理8 .种果采收及处理1任务2番茄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1 .建立隔离区2 .土地的选择及准备3 .育苗及花期调节4 .苗期管理5 .适时定植6 .清杂去劣3模块工作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学时7 .植株整理8 .人工去雄9 .采集花粉10 .人工授粉IL水肥管理12 .病虫害管理13 .采收模块4.辣椒种子生产技术任务1辣椒常规种种子生产技术1 .辣椒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5、2 .隔离区的建立3 .育苗及培育适龄壮苗4 .定植5 .去杂去劣6 .水肥管理7 .病虫害管理8 .种果采收及处理1任务2辣椒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L建立隔离区2 .土地的选择及准备3 .育苗及花期调节4 .苗期管理5 .适时定植6 .清杂去劣7 .植株整理8 .人工去雄9 .采集花粉10 .人工授粉11 .水肥管理12 .病虫害管理13 .采收3模块5.茄任务1茄子常规种种1.茄子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1模块工作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学时子种子生产技术子生产技术2 .隔离区的建立3 .育苗及培育适龄壮苗4 .定植5 .去杂去劣6 .水肥管理7 .病虫害管理8 .种果采收及处理任务2茄子杂交
6、种种子生产技术1 .建立隔离区2 .土地的选择及准备3 .育苗及花期调节4 .苗期管理5 .适时定植6 .清杂去劣7 .植株整理8 .人工去雄9 .采集花粉10 .人工授粉IL水肥管理12 .病虫害管理13 .采收1合计20三、学习方法1.本网络课程分为课程内容、作业、考试、讨论区四大栏目。2.课程内容按照课程模块设置,每个模块下均有相应知识点、技能点素材资源。请根据需要选用相应的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资料文献、图片资源等加以学习。3 .每个模块的课程内容学习完毕之后,请点击作业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应模块的作业并提交。4 .课程学习过程中在考试栏有对应的考试内容,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并提交。5 .讨论区设有老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综合讨论区三个模块,在学习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可在相应模块进行交流。6 .为便于学习理解,在网络课程首页有虚拟资源,可辅助学习,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四、考核方式1.评价手段采用网络互动、电子作业或纸质作业等形式,提交专题报告、开卷或闭卷测试等途径。7 .采用过程的考核,可采用过程评价和理论考核相结合,线上知识考核和线下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8 .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