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决策指挥系统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企业决策指挥系统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指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现代企业决策指挥系统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指南1 .目的作用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必经之路,也是人类在管理活动中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企业制度化建设是保证组织健康、高效运转所必要的管理机制之一,通过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制度的固有规律、原则,以及不同制度模式的特性、要求和实施过程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企业正确地选择符合自己企特点要求的制度模式,确定适宜的制度框架,科学、合理地拟定制度内容,确保企业在制度化建设中不进人管理误区,为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路途中,发挥制度的护航、推动作用。2 .管理职责2.1 企业最高领导层应将制度化建设工作纳入到管理工作的重要议程,应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
2、发,确定公司制度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对工作规划及贯彻实施等问题作出明确的决策。这样对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能够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在有原则可循的条件下更有利于搞好制度的建设。制度化管理工作是企业的长期任务,管理当局对这项工作应常抓不懈,对员H要经常性地进行遵章守纪教育,对各部门执行贯彻情况要严格检查、及时督导。2.2 公司制度建设委员会是公司针对制度建设而设立的归口管理组织。应当好公司总经理的参谋助手,除了履行好本身的工作职能,还应加强学习,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指南的精神内容,做好调研论证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提出新的制度建设方案,使企业的管理制度能更加适应当前经济环境变化及
3、企业经营实践的要求。2.3 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在制定本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时,应贯彻执行公司的制度建设总方针、思想,保持统一的模式框架,并认真按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指南中提出的方法、要求和基本原理,扎扎实实地搞好本部门的制度建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两个环节,即对下要抓好对员工的宣教和培训工作,使制度贯彻到每一个员工;对上要做好信息反馈,使上级及时掌握实施效果便于从全局的角度进行改善和提高。3主题释意与分析制度是企业管理之法,是用于规范企业人的行为,调整各种经济关系的必要工具。制度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机制,有它存在的客观性用性和发展必然性。首先,回溯人类发展史我们看到,制度是随着劳动的分工和经
4、济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当代社会化大生产,企业组织由于规模大,内部分工细、层次多,需要高度的统一,需要有准确、连续、稳定的秩序来保证经营活动中各部门、各环节问的协调一致,从而使公司的目标得到实现。制度通过它的控制、约束、规范、协调等功能作用,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企业没有规章制度不行,这是制度存在的客观性。由于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内部分工及经济关系的变化差异所呈现的企特点不同,必然会对制度有着不同的要求,以适宜企业的管理需求。这就是制度本身应具备的适用性。然而,随着社会与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企业的各项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特别是现代新的经济形势下
5、,各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和推进制度的创新,努力发展与时代潮流相吻合的新型企业制度文化,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这都反映着企业制度有其发展必然性。必须要指出的是,任何管理制度,都要以企的具体实际需要作为其作业的出发点,否则就会步人管理误区。另外,全面系统地认识制度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制度应该是一个体系,单纯地强调某些方面,而忽视另一些方面,同样也会使管理活动陷入困境。4 .制度建设应把握的原则4.1 适用性原则制定的制度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本企业的规模、业务特点、行业类型、技术特性及管理沟通的需要等方面考虑,制度要体现企业特点,保证制度规范具有可行性、适用性,切忌不切合实际。4.2 科学性原
6、则制定制度应遵从管理科学的客观规律,制度化的管理必须服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违反了科学的原则只会导致失败,所以必须遵从客观规律,才能将管理引向科学、理性、规范的轨道,实现管理的稳定性和有效性。4.3 人性化原则管理的基本点是以人为本,因此企业制度也应充分体现人性化,应能被企业人普遍理解、接受、认可,在制度内容上要从人性的特点考虑,避免发生人所不能承受或一些不尽情理的情况,否则就会因无法适从使制度流于形式,反而失去了制度的严谨、公正和高度的制约性、严肃性。4.4 完整性原则任何企业制度建设均要保持完整性。因为企业管理活动强调整体效应,要求整体动作协调,制度内容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设计,要避免出现
7、漏失或前后矛盾及相互重复情况。每个制度不可孤立存在,应周密考虑,做到系统配套、相互呼应。4.5 柔性开放原则任何企业所制定的制度不可能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制度是僵化的没有活力的东西,对企业只能有害而无益。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市场环境的剧变使企业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也随之剧增,迫使企业必须以弹性的运作方式来与之相适应,因此企业的管理制度也需要实行柔性、开放的原则,不断调整、完善,以满足管理的需求。4.6 先进性原则制定制度时要从调查研究人手,要总结企业经验,同时还耍吸取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因为一流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流的管理来作支撑,借鉴国内外成功企的先进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结合本企业的实
8、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吸纳,这是制度建设工作的捷径。4.7 合法性原则任何企业的制度内容都应当与国家,政府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保持一致,不可以有所偏颇,更不能相违背发生冲撞。因为法律是全社会范围内约束个人和团体行为的基本规范,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证,企业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这点。5 .各种制度模式的特点与运用企业的管理制度大体上可分为三个特点不同的模式,即刚性制度模式、人性化制度模式、柔性制度模式。不同模式的制度在内容上有不同的特点和偏重面,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管理需要有所选择。5.1 “刚性”制度模式这种制度模式的特点是偏重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其内容上也比较强硬严
9、厉,企业通过各种各样的规章、准则、条例等制度,强化实施力度,使企业成为一个制度严谨的“刚性”管理场,以此来规范企业人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在刚性制度模式框架下,应特别强调公平一致,制度应对所有的人都产生约束力。任何制度都具有“无例外原则”,只要有人违反,就必须受到惩罚,这就是通常讲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不到这一点,制度就不公正,就没有人去信守,制度就会变的虚伪和乏力。钢性制度模式是建立在公平一致原则基础上登-里刊料汞平一致,再“刚”的制度也难以起到好的管理效应。另一注意的是,强调制度的“刚”性,仍不能脱离尊重人性的基本点,制度内容上要注意人的承受能力,防止产生物极必反的反作用力。刚性制度模式
10、适用于企业初建期或企业需要治理整顿阶段,以及某些企业暂时还处在员工个体自觉性、自我约束程度有限的情况下。52“人性化”制度模式这种制度模式的特点是偏重制度的必要性、合理性和适合性。其内容上体现理性精神,使人们没有强制感,制度在客观上所起到的是部门与部门之问,人与人之问在工作中的一种联系、协调沟通的工具作用。其主耍特征从对人转向对事,制度对人的约束部分已经从有形的人性假设基本点转向无形的、潜意识的基本假设。需要注意的是:“人性化”制度模式是建立在具有卓越企业文化的管理氛围基础上的。只有当员工个体的价值实现与企业价值实现融为一体时;当人的习俗、活动准则、行为规范与企业目标的实现相吻合时,人性化制度
11、方能产生正面的积极作用,否则,人性化制度带给企业的只会是负面效应。因此,“人性化”制度模式,虽然比较理想化,但它只能适用于那些已经形成了优秀企业文化氛围、员工普遍素质较高、大家对工作都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的企业。53“柔性”制度模式这种制度模式的特征在上述两种制度模式之间。其特点就在“柔”字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突出反映在制度内容的调整频率比前两种相对耍快些。这种制度模式是开放型的,重视灵活运用,随清况的变化而调整充实内容。众所周知,企业管理制度追求的是高效、合理、可操作性,但这仅是个相对概念,企业很难把握“可操作”的尺度,事物处在动态环境中,现在可操作,过段时间就不一定如此。而且环境变化的
12、速度正在加快,因此企业对制度的调节机制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这就是制度柔性化的魅力所在。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柔性制度模式强调灵活性,有较快的变动频率,但这个快”是相对于其他制度模式而言,绝非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这样就违背了制度本身的“相对稳定,的规律了,在实践中应很好地把握这一点。柔性制度模式特别适用于那些发展速度较快,具有高成长型的企业。6 .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程序及要求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原有的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补充、完善。其程序较简单。第二种是完全推翻原有制度,重新设计。也包括那些新建企业初始进行制度建设。当然该种情况就比前一种工作量大多了。6.1 企业制度改
13、造工作基本程序6.1.1 开展调查活动。了解企业制度目前实施情况及运行效果(见附件一)。6.1.2 开展分析活动。a.找出管理薄弱环节,明确需要调整修改的制度内容。b.找出管理的真空点,明确需要补充的制度内容。c.找出管理的误区及制度陷阱,明确应删除的制度内容。6.1.3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制度改造与创新工作。6.1.4 将新制度内容放人系统中,从全局角度进行合理性、完整性审核,全面检查系统配套状况。6.1.5 把握时机,选准切人点将新制度导人管理之中(见附件二).6.1.6 确定企业新的制度框架,并全面实施。6.1.7 信息反馈,制度建设工作进入新的循环。6.2 企业制度新建(或创新)工作基
14、本程序6.2.1 思想认识阶段6.2.1.1 根据本企业的经营特点、内外条件、企业定位及所实行的管理漠式,确定应采用的制度类型模式。6.2.1.2 对编制内容进行思维认识上的统一。主要是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a.什么事务需要用制度给予规范。b.什么领域需要管理。c什么程度需要管理。d.制度要达到什么目的。6.2.1.3 明确工作方式。从下列方式中作出选择:a.从关键制度人手,然后再全面展开。b从易到难,稳扎稳打,逐步推进。c.从最基本制度开始,再逐步升级完善。&一气呵成,全面导人,在实施中不断调整修订。6.2.1.4 确定制度编写的基本蓝本。a.参考本行业中普遍流行的规范文本。b.模拟某成功
15、企业的制度体系。c.其他来源蓝本。6.2.2 制度编写阶段6.2.2.1 根据管理组织结构及管理目标内容,制定出企业规章制度的框架系统结构。6.2.2.2 根据制度框架系统结构,分部分、分层次地罗列出应编制的一个一个制度名称(题目)。6.2.2.3 组织制度编写班子,分部门下达任务(见附件三),进行具体编写。6.2.2.4 将各制度草案汇集,进行系统性、配套性、合理性、完整性会审。6.2.2.5 进行可行性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并作出必要的修定。6.2.2.6 再次汇集审核,完全定稿后报总经理批准。6.2.3 导入实施阶段6.2.3.1 将会审认可、总经理批准后的制度文本进行登录、建档、颁布。6
16、.2.3.2 广泛宣传、学习,对制度内容释意与培训,作好一切实施准备。6.2.3.3 根据预期的时间要求和充分准备后进人试运行阶段。6.2.3.4 对试运行进行追踪反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或修订。6.2.3.5 制度运行基本可以后,便进行标准化管理处理。6.2.3.6 企业制度体系形成。确定制度正式文本、全面实施。6.3 对编制过程的若干要求6.3.1 要善于总结。经验是通过总结产生出来的,好的规章制度是在对原有制度的错误进行修正,破旧立新的过程中完善提高的。6.3.2 要善于借鉴。对成功企业的经验学习,向世界顶尖级的企业取经,可以从中吸纳丰富的“营养,可以少走弯路。6.3.3 要善于创新。如果总是守着一个旧的传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