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力性跖骨骨折临床表现、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措施及疾病预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应力性跖骨骨折临床表现、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措施及疾病预后.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临床应力性跖骨骨折临床表现、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措施及疾病预后应力性跖骨骨折的首次提出是在1855年,主要表现为中前足的疼痛不适以及肿胀。病因学应力性跖骨骨折最常出现的跖骨为第二跖骨,其次为第三跖骨,这可能与第二跖骨与中间楔骨构成的“卯梯式”的更稳定的、顺应性较差关节以及第二跖骨本身相较于其他跖骨较长相关。应力性骨折的发生往往与患者未充分休息并且突然增加活动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相关。流行病学跖骨应力骨折在运动员和军队中很常见,占所有应力骨折的25%,占所有运动医学诊所就诊的20%。百分之四十的运动员在职业生涯中的某个时刻会遭受应力性骨折。总体数据表明,女性应力性跖骨骨折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2、。那些先前有应力性骨折的人更有可能再发生一次。60%的应力性骨折患者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诊断1 .高危因素:职业:军人、舞蹈演员、运动员;自身身体条件:高龄低BMI,特别是女性。女性三联征以月经周期异常(闭经)、骨量低(骨质疏松)和饮食紊乱;病史:先前有应力性骨折病史;药物:双磷酸盐和糖皮质激素。2 .临床表现:潜在的、新的疼痛发作,这种疼痛随着休息而短暂改善,但随着活动而再次增加,疼痛可能在位置上是非特异性的,但通常被描述为钝痛,任何负重活动都会更严重。3 .体格检查:如果骨折在关节附近,关节运动会加剧疼痛。患者步态可能会因负重而一痛一拐。生物力学检查还应评估足部类型,注意足部的旋前以及旋后
3、,因为前掌负荷增加,第二跖骨应力性骨折的风险增加。4 .影像学资料:值得注意的是平片上出现应力性骨折的证据往往要在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后2-4周。骨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已被证明在疼痛发作后24小时内对这些骨折敏感。虽然骨骼扫描被认为是敏感但不特异的,但MRl对跖骨应力性骨折是敏感和特异的,并被认为是高级成像诊断的金标准。CT可以显示骨折特征,但不如MRl敏感。治疗绝大多数的应力性跖骨骨折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预后。一般来说不需要完全制动,只需要休息以及镇痛。可以使用硬底的步行靴4-6周。只要患者不出现疼痛症状,是允许负重的。第五跖骨底部和第二跖骨颈部的骨折是骨不连的高危部位。如果疼痛环境中的高级成像为阴性,治疗应包括对这些损伤部位进行一段时间的非负重治疗。预后大多患者预后良好,如果出现骨不连可能会存在长期的疼痛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