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资料:职业冻伤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能培训资料:职业冻伤预防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冬季寒冷、干燥,容易引发体温过低或冻伤等职业健康危害,给企业、劳动者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低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者低于5的作业。常见发生冻伤的职业和职业人群有哪些?1发生冻伤常见的职业包括寒冷季节从事户外作业,或室内无采暖或有冷源设备的低温条件下的作业,如林业、渔业、农业、矿业、护路、通讯、运输、环卫、警务、投递、制造业(户外)等。2易发生冻伤的工种有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工人、林业工人、汽车司机、建筑工人、户外维修工人、邮递员、清洁工人、食品冷藏工人、接触化学制冷剂和低温介质的工人等。3职业性接触介质(如制冷剂、低沸点液态气体)均有发生冻伤的可能。常见的介质有固体二氧
2、化碳(干冰)、液氮、液氨、液氯、液氨、氟利昂等,由于其沸点过低,在常压下蒸发的瞬间可形成-2689”-29.8的低温。冻伤分度1I度冻伤损伤表皮层。轻度刺痛、痒感或灼热感。受冻皮肤早期苍白,复温后局部呈红色或微紫红色,充血、水肿。无水疤。211度冻伤损伤达真皮层。有剧烈跳痛或刺痛。复温融化后,皮肤呈红色或暗红色,水肿明显,触之灼热。有较大水疤,水疤内充满橙黄或粉红色透明浆液性液体,疤底鲜红。311I度冻伤损伤深达皮下组织。感觉迟钝。复温融化后,创面由苍白变为紫红或青紫色,皮温较低,水肿明显。有散在的厚壁血性水疤,疤底暗红,有血性渗出。4W度冻伤损伤深达皮肤全层、皮下、肌肉及骨酪等组织。感觉丧失
3、,肢体痛。复温融化后,皮肤呈紫蓝色或青灰色,皮温低,中度水肿。可有厚壁血性小水疤,疤液咖啡色,疤底污秽,严重时无水疤。诊断分级1壹级冻伤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a) I度冻伤;b) 11度冻伤面积10%。2贰级冻伤II度冻伤面积210%且5096。3叁级冻伤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a) 11度冻伤面积250%;b) III度冻伤面积10%。4肆级冻伤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a) III度冻伤面积210%;b) W度冻伤;C)冻伤造成任一指(趾)缺损或功能障碍;或耳、鼻任一部位损伤;d)冻伤同时伴有严重心、肺、肾脏等任一脏器功能损害。治疗原则1立即脱离接触寒冷环境或极低温介质,将患者移至防风保暖场所,采取保
4、暖措施。确认伤部无再次冻结危险时,方可采取积极复温治疗措施,直至指(趾)皮肤潮红、肢体变软。转送过程中应注意保暖,防止外伤,下肢冻伤者应卧床制动。2如合并低体温,应先处理低体温;如合并其他严重伤病,应依照其对生命安全影响的大小,依次先后处置。3冻伤处置前首先要判断伤情,难以确定伤情时,按重度冻伤处置。对处于冻结状态的伤部,用40C42C温水进行温水快速复温方法治疗。但严禁采用拍打按摩、冷水浸泡、冰雪搓擦或明火烘烤等方法复温。4同时伴有眼、呼吸道损伤或化学中毒时,参照相应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处理,或请专科医生诊治。怎么预防职业性冻伤?Ol注意保暖。进行户外作业前,要充分了解作业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5、,注意防寒、防风和防潮。在低温环境里,要对身体和头部等进行局部防护隔热,饮用热水等,保持身体温度。衣着宜保暖、透气、干燥,防止过热,及时脱掉被汗水或冰雪浸湿的衣物,采取保暖措施,如更换干燥保暖衣物、手套、袜子、毛毯等。避免久站或静止不动,可适时按摩、揉搓暴露部位以防发生冷损伤。02加强易感人群健康检查。感觉麻木是冷损伤发生的预警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将进一步发展为严重损伤。加强对低温作业劳动者健康检查,若发现有手、脚、颜面等部位的麻木、疼痛或者感觉异常,要及时停止工作,进行保暖等相应处理。03保证足够的营养和休息。饮食以富含蛋白质的热食为主,如瘦肉类、蛋类、鱼类、大豆和豆制品;摄取热饮,如糖水或运动型饮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在高原等严重缺氧地区保证足够的氧气。饮酒后不宜户外活动。04加强适应性训练。低温作业人员平时宜进行适应性训练,以提高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