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之一——关于“产业兴旺”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之一——关于“产业兴旺”的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之关于“产业兴旺”的调研报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为加快我市农村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今年3月上旬至5月,市政协常委会调研组在XX副主席的带领下,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广泛调研,先后赴市农业农村局、水务局、北新镇、东海镇等了解我市农业发展情况和农业经营大户的需求,并借鉴学习了海门区、句容市,浙江省建德市等地的成功经验,对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些建议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外地先进经验我们总结出有如下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外地经验:(一)海门区 海门区成功创成了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
2、示范县市区。20XX年,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推进现场会在海门召开。海门区坚持“先 流转后建设、先整治后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理念,持续完善系列建设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同时,强化工程建后管理、农田管理和高标准农田区域内节水灌溉和水系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突出提升粮食保障能力,提高高标准利用效率。该工作经验在全省进行了推广。(二)句容市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经过17年坚持不懈努力,探索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形成了“戴庄经验”。戴庄村坚持强村富民,成立了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利润多元分配新机制,全村务农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为农户提供
3、产前产中产后统一服务,并把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留给农民,建立了成员收益保底、二次返利、按股分红以及劳务工资、绩效奖金等多元利益分配机制。(三)浙江省建德市 建德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草莓产业作为调整建德市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在20XX年9月“建德草莓”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后,建德市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全力打造“建德草莓”公 共品牌,制定了“建德草莓”公共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实现了建德市草莓产业品牌化营销战略。二、我市成功经验(一)东海镇兴旺村20XX年2月,东海镇兴旺村率先创新试点高标准农田改造和水利建设工作,
4、通过填埋17条民沟、6个废沟塘实现了区域内农田整块连片,增加耕地面积约25亩,增加比例达10%以上。拓宽挖深2条民沟,并在域前域后各剩40米留作农户自留自种,40米至50米处开挖2条标准化排水渠,使之形成两纵两横旱能灌、涝能排的新水系,更利于日后的机械化耕作。(二)十里阳光玫瑰葡萄园、吕鲜人家米业有限公司 合作镇招引了十里阳光玫瑰葡萄园,园区总投资1.5亿元,占地约100O亩,今年预计销售量将达到4000万以上,带动了周边农户种植积极性和农旅产业发展;XX港镇吕复村的吕鲜人家米业有限公司,通过给农户出售种子、保底收购等办法,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辐射带领当地农民共同发展,引领带动农户规模种植。
5、三、建议意见(一)夯实强基础,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按照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按照“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统筹考虑区域环境整治、农民弃宅进镇、“土地三项”等工作,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建设一片、成功一片、连成一片。在全市范围打造34个连片规模的生态环境优、综合效益高的样板典型。合理利用农村土地,科学试点高标准农田水系调整。顺应我市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新形势,因地制宜调整农田水系,建设高标准农田,更好地为农业生产现代化服务。总结、推广东海镇兴旺村高标准农田改造和水利建设工作经验,实行生产与居住分开、土地水系
6、平衡,推行“一减二增三农路”建设体系,即尽量减少民沟数量;民居宅前宅后各增开一条横河;规划机耕路桥,实现农机进田连续作业。通过改造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扩大高标准农田连片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根据农业产业布局,合理建设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按照XX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XX2OXX年)(启发20XX)21号) 文件中对我市农产品的规划方案,即以省道221线为东部纵轴,建设南阳高效设施农业板块、海复万亩蔬菜基地板块,以国道345线、南海公路和王海公路沿线为中部横轴,建设北新镇规模农业板块、惠萍镇优质果园基地板块,对应区域产业规划,建设相应配套设施,因地制宜建设泵站、输水管
7、道、灌溉设施、变压器等设施,做到设备设施配套、对口、系统、好用。(二)打造强链条,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农产品产业要发展,成熟稳定的销路是关键。要运用工业化思维和市场化办法,打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努力打造从“田头”到“餐桌”的现代农业产业链。通过构建全产业链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将资本、技术和资源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以及其他业态有机结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一是在完善冷藏设施上下功夫,存起来才能降低风险。根据全市农产品种植规划,合理布局规划农产品初始保鲜冷藏设施,由市属国有公司投资运营。必需的冷藏设施有利于农产品保鲜提质,减少腐败变质风险,促进农
8、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在加强农机服务上下功夫,用起来才能提升效益。由市属国有企业与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共同投资农用机械设施设备,组建农 机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解决目前农用机械“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问题,帮助经营主体完成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服务工作,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经营主体的使用成本,增加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三是在建设公共品牌上下功夫,走出去才能扩大影响。学习浙江建德经验,制定特色农产品短期、长期发展战略,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为龙头的品牌体系。进一步放大我市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效应,做强做优沙地山药、洋扁豆、条斑紫菜等12个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XX特色农产品品牌,大力培育“四青作物”、“地产三宝”区域性农产品公共品牌。深入推进水果小镇品牌化建设,实施科学化种植、提升精细化管理、建立可追溯体系,不断扩大种植规模,逐步丰富“丰水”、“幸水”、“新水”、“新高”梨等品种。加快推进扣蟹、海产品等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市有关部门、单位要利用各种形式的展销、网络、现场宣传机会,助推高标准农田的产品品牌打造;利用各种途径帮助农民销,让广大农民和经营主体增强信心,加快规模种植发展,进一步打造我市农产品公共品牌。(三)实施强政策,加大乡村产业发展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