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灾害事故成因及对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灾害事故成因及对策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化ZI灰害事故成因及对策分析摘要:文章将着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化工人才队伍培养、专业救援队伍建设、联勤联训联战推进等方面,深入分析化工灾害事故成因,并结合灭火救援实际,提出解决和处置化工灾害事故的对策,着力破解化工灭火救援难题,提升消防救援队伍化工灾害事故处置能力。关键词:化工灾害事故;灭火救援;对策我国化工行业主要分为石油化工、基础化工、化学化纤三大类,按其产业链特点又可以细分为煤化工、石油化工、盐化工、氟化工、磷化工、精细化工等。在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后,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谋求化工产业基础高级化、化工产业链现代化,全面推进绿色化工产业的发展壮大,化工产业已经从传
2、统粗犷型向精细集约型方向改变,高端磷化工、现代煤化工、盐化工、硅化工、氟化工、化工新材料等新兴化工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新业态导致新风险加剧,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叠加。一、化工灾害事故成因近年来,全国化工灾害事故呈现频发性、复杂性、严重性等特点,“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422”靖江市德桥仓储有限公司爆炸火灾、“321”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特大爆炸等一系列爆炸火灾事故,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影响,严重危害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些事故的发生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相悖,分析问题的根源,查找存在的不足,我们不难看出这背后存在的现实问题:(一)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企业主体责任不
3、落实,没有将安全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企业安全人员配备、工艺设备更新、安全防护和消防设施等投入严重不足,盲目追求生产效率、生产效益,过度重视生产经营指标,带病生产、冒险生产等现象时有发生。小型化工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现象严重,缺少专业安全管理员,从业人员不同程度存在安全意识不强、专业知识不足、操作技能水平低下等问题。部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资料台账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生产性质、经营规模、产品特性、技术条件等量身定制,规范性、操作性、联动性、协作性不强。多数企业未严格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普遍存在自身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力、防控措施不严格、不到位,整改隐患不彻底的问题。每年应急演练形式大于内容,不能够针
4、对实际情况、贴近实战,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开展。(二)化工人才队伍培养不足针对化工灾害事故处置,消防救援队伍普遍缺少具有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安全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知识背景的指挥员,日常培训也主要以常见火灾事故处置为主,对化工灾害处置培训力度不够。化工灾害事故的特性,决定了它需要“大兵团”作战的指挥能力和善于统筹协调的优秀指挥能力,当前缺少对指挥员指挥决策力的培养,指挥决策执行不力又往往是造成火场秩序混乱、灭火效能不佳的根本原因,基层指挥员专业指挥技能不娴熟,对于作战编成、功能单元等概念模糊不清,现场指挥容易变成“一窝蜂”,混乱的指挥现场和阵地设置,将会降低灾害现场力量部署调整的灵活度。(三
5、)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滞后目前,宜昌仅有少数大型化工企业成立了专职消防队(宜化、三宁、兴发等),化工事故工艺处置队更是寥寥无几,企业靠政府,政府靠消防的思维模式固化。化工企业生产的连续性、自动化、专业性等特点,决定了化工企业事故的应急处置必须优先以工艺处置为主。而大部分企业对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和工艺手段往往缺乏研究或一知半解。消防救援队伍虽逐步按照部局要求组建了化工救援专业队,但是专业的工艺处置力量还不够完善,车辆装备如60米以上高喷车、多剂联用消防车、重型泡沫水罐车(泵流量大于166L/S)不齐全。随着姚家港化工园和宜都化工园的转型升级,形成化工产业集聚区,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陡然增大,水上船舶运输
6、和公路车辆运输各类事故急剧上升,尚未有专业的消防救援力量诞生。特别是近年精细化工以及CNG/LNG接收站等新能源、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与之相应的工艺手段、技战术及作战编成是空白。(四)联勤联训联战力度不够化工事故处置往往是按照“工艺控制和消防处置相结合”的理念进行展开,这就要求事故单位和灭火救援队伍相互了解、实时互通、彼此促进。而当前企业专职消防救援力量薄弱,应急救援物资装备配备和储备数量严重不足的现状,平时相互间的联勤不规范、联训不经常、联战不默契,这些足以直接影响灭火救援效果。一旦发生化学灾害事故,涉及的参战人员、车辆、装备、物资等作战资源较多,常因联勤不规范,出现泡沫不统型,特种装备不够熟
7、悉,导致事故现场一些先进装备不会用、不敢用甚至想不起来用,制约了装备效能的发挥;缺少日常联勤联战的演练、规范有序的统一指挥调度,导致参战力量指令执行不到位,甚至出现各自为战、见火打火的混乱局面。二、化工灾害事故特点在现代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中间体、成品等,大部分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且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常以高温、高压作为反应条件,整个生产工艺复杂,操作控制难度大,上下游跨度大、产业链条长,高能物料聚集多,生产过程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常常造成严重后果,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化工灾害的特点和难点。(一)产品物料危险性大从原料到产品,包括工艺过程中的中间体、半成品、溶剂、添加剂、催化剂等绝大多数
8、属于易燃易爆物质,这些物料常以液态或者气态状态生产或者存储,极易发生泄露和挥发。在磷化工、现代煤化工、盐化工、硅化工、氟化工等新兴化工产业中,许多物料是剧毒物质,如氟化氢、氧化钠、氯气等,一旦发生泄露,极易导致重大伤亡。还有一些存在自燃特性,高温、高压等工艺操作条件,一旦操作失误或者疏忽大意,极易发生爆燃事故。(二)工艺过程风险性高工艺过程中的物质本身性质、数量以及环境因素容易引发高风险。原料在罐体中受到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作用,特别是在蒸储、催化裂化等加工过程中,物料温度己经超过自燃点,当环境变量超过物本来的耐受程度,那么就会发生事故。物质的危险性不仅能诱使事故发生,更能使事故扩大。同时工艺
9、过程中危险性物质的数量也是物质危险性的又一主要因素,造成的事故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同数量有关。即数量影响到系统的绝热性、传播性、燃烧转爆轰性;事故发生后事故的可限制性、可扑灭性及破坏性。(三)连锁反应危害性大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大批化工园区迅速成型,呈现出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产业集中化、土地利用率高、规模效应明显等特点。园区集中化管控措施不断加大,厂与厂之间、厂与罐区之间、储罐之间、装置之间、装置与单元工序之间,管道互通,原料产品相互利用,互相依存,某一部位或者某一环节发生事故会导致系统波动,引发连锁反应进而导致大规模立体灾害事故。三、化工灾害事故处置难点结合化
10、工行业特点不难发现,一旦发生化工事故,就需要以最快时间控制火势,最科学的指挥避免伤亡,这既存在很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又对救援人员是巨大的心理考验和挑战,(一)灾害篁延迅速,救援难度增大化工灾害事故一旦发生,现场火势猛烈,灾情发展迅速,具有复杂性、突发性、多变性等特点。同时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也会导致建筑物变形坍塌,这些都严重威胁着救援人员的安全。在前期到场处置中,种类繁多的原料、中间体、成品、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很难用肉眼去辨识它们的类型、气体浓度、扩散范围等,配备的专业仪器也常常发挥不了作用,这大大增加了灭火救援难度。2015年“8V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就是因为现场各类危化品堆
11、积,未能及时查明危化品种类的情况,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二)工艺条件缺失,安全评估困难一般事故发生后,爆炸容易引起反应釜、储罐、输送管线破裂,厂区电器线路及消防设施损毁,分散控制系统(DCS)失效,不能够准确监控装置设备压力、温度、液位变化情况,无法准确研判灾情态势、评估处置风险。部分单位一般未安装SIS系统(安全仪表系统),无法实现事故状态下的自动连锁控制。厂区的控制阀以及氮气管线等遭受破坏后,将导致灾情进一步扩大,灾害发展容易从难控阶段发展为失控阶段。一旦形成这种局面,救援人员将不得不就近观察,这就大大降低了安全系数。(三)综合协调困难,监护风险性高化工火灾扑救一次性调集力量多,参与联动单
12、位涉及各行各业,包括供水、供气、电力、环保、医疗、公安、住建等部门和厂家技术人员,指挥协调难度大,听令而行意识不强。在工艺处置过程中,容易发生回火燃烧爆炸,因此,要时刻监护现场态势。另外,在事故处理完成后,单位实施后续退料、检修拆除装置时,作业风险大,须利用氮气系统反复进行抑制、吹扫、置换、惰化处理,检测合格后方可施工,否则有二次爆炸的风险,也会增大处置难度和风险。四、化工灾害事故处置的对策化工事故发生的特征基本上是由所用原料特性、加工工艺方法和生产规模所决定的。尽管当前化工事故多发、易发,救援难度日趋增大,但我们仍然要树立可防可控的信心,避免“谈化色变”,要强化”责任落实、科学支撑、联动高效
13、”的应急处置理念,就完全有条件、有底气、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置各类化工灾害事故,打通关键环节的“中梗阻”,推进化工灭火救援向“最后一公里”迈进。(一)扎实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化工产业安全与否,这关键取决于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落地。企业要确定安全生产的重点部位和场所,落实安全设施、器材定期检验维修制度,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隐患排查机制,动态更新、闭环整改的动态调整机制;要制定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安全生产责任人和管理人;要落实员工教育培训,开展常态化的应急演练;要推进落实其他安全生产制度,建立严格的责任清单,对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治措施和责任人,“一对一、点对点”确定
14、每处隐患的整治方案,挂图作战,按时销案。(二)努力培养化工专业人才成长要强化问题导向,面向化工灭火救援需要,培养安全意识强、具备一定安全和化工专业知识的高素质指挥后备人才。可以通过定向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招收具有化工安全实践经验的人员,补充到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要深化培养机制,要积极探索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消防救援人员老师,消防大讲堂讲授化工安全管理和事故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要让消防救援人员掌握化工安全生产特点、化工厂主要风险、化工生产主要安全操作原理与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的化工生产风险识别能力、事故预防和处理能力2。要推动大型化工园区、安全评价机构等履行社会责任,主
15、动接收消防救援人员开展实习实训实战活动,丰富实训载体,努力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化工专业人才。(三)始终聚焦化工专业处置力量建设要推进消防救援队伍化工灾害事故专业队伍建设,要按照重型化工编队要求完善举高喷射、灭火冷却、远程供水、化学洗消、战勤保障和通信指挥等6类作战单元,要强化重型水罐车、远程供水系统、60米以上高喷车、灭火机器人等装备配备,做到人员齐整、装备齐全、战术齐备。要善于深化运用区域灾害事故风险评估成果,突出加快企业专职消防队、专业处置队建设,坚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区分层次、突出重点,要将所有政府专职消防队纳入消防救援部门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确保战斗力。要促进化工企业专职队加强工艺处置训
16、练,要使每名成员做到“三知道一提升”,即知道工段车间位置、知道工艺处置程序、知道作战编成分配,提升工艺处置能力。(四)全面发挥联勤联训联战优势要充分挖掘、整合各化工园区内企业的人才资源、装备资源、科技资源、保障资源优势,将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和工艺处置队伍纳入战斗编成。通过开展合成训练,科学制定计划,从单兵、班组、单元、编队等不同层面设置科目,规范训练内容和标准,反复开展战术编成拉动演练。通过训练演练,查找编成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程序,强化各组成部分战术养成和执行力,提升专业联合编队的协同配合和整体作战能力。要划定联防区域,健全联勤机制,完善联战模式,将各成员单位定期召集会商、协同交流配合、技术互相交底、隐患互相通报,要加大部门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的沟通机制,人人都是观察员,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区域联动,要将厂区布置、工艺流程、隐蔽工程、重要人员联系方式等相关资料按要求存档,及时与消防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