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全诗,掌握偏义复词,了解民歌语言风格。2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本诗起伏情节,理解对话推动情节的作用。3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人物形象,探究爱情婚姻悲剧的各种原因。4.文化传承与理解:赏析运用想象设计“大团圆”结局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婚姻是脆弱的,只要任何一方背叛了对方,走着走着,就散了。如氓的背叛,让女子毅然离开,正如亦舒在如果墙会说话里写的“人心是慢慢变冷,树叶是渐渐变黄,故事是缓缓写到结局,而爱是因为失望太多,才变成不爱二婚姻的脆弱不仅因为彼此,还因为家庭。很多时候,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
2、姻则是两家人的事。西汉才女卓文君的幸运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是卓文君作品白头吟中的名句。卓文君则是四川临邛县巨富卓王孙的女儿,她容貌秀美,文采斐然,喜欢琴瑟之音。但她的第一段婚姻运气不好,十七岁就成了寡妇。相貌堂堂,才华横溢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凭借一曲凤求凰,让卓文君乘夜和司马相如私奔到成都。到成都后,好家伙!司马相如家里一贫如洗。没关系,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卓文君想,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你输,我陪你东山再起!你生,我陪你踏破天涯;你死,我守你直到白发!于是,卖掉车马,在临邛开了一间小酒店。卓文君当坤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系着围裙,洗洗刷刷。才子佳人,好不快活!都说得到父母祝福
3、与帮助的婚姻才是幸福的,老丈人卓王孙一番思想斗争后,给人给钱,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回到成都,买宅置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今天的男主人公焦仲卿却没有司马相如那么好的命,好好一段甜美婚姻,硬生生被自己的母亲弄得双双殉情。(二)任务一:通读全诗,梳理情节,体味语言,分析叙述方法【提问】本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作者如何采用双线并进的叙述方法展现的?【明确】第一部分(1):托物起兴,引起下文。第二部分(2):兰芝请归(开端)。第三部分(3-12):兰芝被遣(发展)第四部分(13-21):兄长逼婚(再发展)第五部分(22-31):双双殉情(高潮)第六部分(32):合葬化鸟(尾声)【小结】1.双线并进的
4、叙述方式:主线是刘兰芝与焦仲卿之间的爱情悲剧:兰芝请归一一仲卿求情一一仲卿劝归一一兰芝赠物一一兰芝严妆一一夫妻誓别一一兰芝归家一一兰芝拒婚一一兄长逼嫁一夫妻重逢一一夫妻死别一一双双殉情。副线是刘兰芝与两位家长的矛盾为线索。刘兰芝与焦母的矛盾是导火索,推动刘兰芝离开焦家;刘兰芝与兄长的矛盾是推动殉情的力量。这条副线起推动主线情节发展、丰富人物形象的作用。2 .叙事时间,灵活多变。故事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而是根据情节发展的需求,或顺叙,或插叙(刘兰芝回忆身世,刘兰芝与小姑别时追忆往事),或预叙(刘兰芝提前告知焦仲卿兄长性格),丰富了内容,使情节发展更合理,增强了感染力。3 .多个叙述视角讲
5、故事,即通过不同的人物来讲述故事。如“兰芝请归”一节中,对刘兰芝的评价,刘兰芝、焦母和焦仲卿都是从自己的视角评价,充分体现了各自的性格;又如对于刘兰芝拒绝改嫁一事,刘兰芝母亲站在母亲的立场,心疼女儿,不愿逼迫女儿,兄长站在家长的立场,要求改嫁;刘兰芝站在女儿与妹妹的立场,只得屈从。诗人从多方切入,让不同的人物角色谈自己的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也让读者更加完整地了解整个故事,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物的处境。【提问】通读全诗,可见刘兰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1.虽有能力,但性格过于刚强猛烈,不愿意顺从。她和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一般有才干有想法,但是王熙凤性格八面玲珑,能左右逢源,能够按照礼数周全地
6、操持家中各项事务,同时也能够得到贾母的喜爱和府上人的尊重,这一点刘兰芝不具备。(原因:她的门户早年要高于焦仲卿家,与所受教育有关。“素”“箜篌”“诵诗书”等是大户人家才能有,而焦仲卿只是个“小吏”之家,所以刘兰芝有优越感。在向丈夫诉苦时,她理所应当认为都是焦母的问题,没考虑过自己的原因,并且非常直白地提出让焦母遣送她回家,这是赤裸裸地挑战家长权威,所以焦母才不顾儿子求情,坚持“便可速遣去,遣去慎莫留2 .过于追求自我,缺乏换位思考。妻子这个角色,刘兰芝也扮演得很好,但忽略了儿媳这个角色。作为单亲家庭,焦母会更加依赖儿子,儿媳的到来让焦母感觉分割了儿子的一部分爱,再加上刘兰芝果敢干练,焦母感觉自
7、己的权威受到质疑。所谓的“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但在焦母的眼中,都是刻意而为,光芒都是刺眼的。如果刘兰芝能够换位思考,反思一下自己,很可能不是悲剧结局O3 .理性与感性混乱。对自己不容于焦母的问题很清醒,很理性,但对爱情与生死问题,却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提问】梳理文中的偏义复词,并理解这一语言现象。【明确】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这种用法一直沿用到今天。例如,口语中的“有个好歹”(偏指“歹”)、“吉凶未卜”(偏指“凶”)等。偏义复词主要分为两种:(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例如:便可白公姥,及时
8、相遣归。公姥:偏在“姥”,“公”无意,只起到陪衬作用。昼夜勤作息,伶傅萦苦辛。作息:偏在“作”,“息”无意,只起到陪衬作用。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在“兄”,“父”无意,只起到陪衬作用。我有亲父母,逼迫见父兄。父母:偏在“兄”,“父”无意,只起到陪衬作用。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牛马:偏在,马,“牛”只起陪衬作用。(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例如,墨子非攻中的“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万:“园圃”两个语素意义相近,“园”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三)任务二:分析本诗悲剧的原因,探究营造悲剧氛围的手法【提问】导致焦刘悲剧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内容分
9、析。【明确】1.婆媳关系。对于刘兰芝,焦母认为她自由放浪,不听使唤(换句话就是刘兰芝性格刚强,独立自主,不够圆滑);刘兰芝认为自己是勤劳贤良,知书达礼,这恰恰是刘兰芝拥有独立自主人格的表现。焦母是霸道型的强势,刘兰芝是刚毅型的强势,性格不可调和。还有理念不可调和的矛盾:刘兰芝站在女性幸福角度看问题;焦家没有主事男子,焦母没有站在自己是女性的角度上看问题,更多站在家庭与儿子仕途角度,有人认为焦刘两人结婚多年,却没有子嗣,也不是没有道理。(根本原因)2.原生性格。焦仲卿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却无能懦弱,不敢担当,这才是悲剧产生的关键要素。【提问】悲剧理论认为悲剧性就是指人对死亡、苦难和外界压力的抗争本
10、性,其主体具有强烈的自我维护独立人格的欲望,往往因对现状的不满而显示出强烈反抗意识,并能自主付诸行动,即使命运使他陷入苦难或毁灭境况之中,他也敢于拼死抗争,表现出九死不悔的悲剧精神。那么本诗的悲剧性有什么价值与意义?【明确】宣告了独立女性的自尊自强。刘兰芝身上自带英气,她刚硬坚强,只是在那个封建时代,她无法反抗;她有了启蒙的独立意识,只不过在那个时代,她没有能力拓展自己的未来,也没有人给她指一条明路。这启示我们:一、必须独立自主,无论哪朝哪代,能受人尊重的一定是自尊自强的人。二、学会改变自己的现状,刘兰芝的错误就在于她一旦认定了就被动地接受,朝着她所认为的美好去奋斗,当奋斗不了就选择自裁。她没
11、有想过换一条路继续走,或者是那个时代不允许她这么做。【提问】本诗是如何突显这种悲剧性的?【明确】1.开头的托物比兴。孔雀失偶突显一种悲伤与无奈,“五里一徘徊”强调其中的痛苦与依恋。为全诗奠定哀怨伤感的基调,开头就暗示这是一个悲剧故事。2 .大量的铺陈式描写与叙述。如“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强调刘兰芝多才多艺,知书达理,这样的女子都被遣,突出悲剧性。如“妾有绣腰襦,蕨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如此有情有义的女子都被遣,突出悲剧性。如“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酉。指如削
12、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铺叙精心打扮,如此自尊自强的女子都被遣,给人一种凄凉感,突出悲剧性。如“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牌躅青疆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处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极写太守家操办婚事的盛况,反衬焦家不知珍惜,结合殉情的结局,乐景写哀,突出悲剧性。3 .想象“大团圆”式结局。结尾处用浪漫主义手法,设计“合葬化鸟”的大团圆结局,只是反映了人们无法接受这悲情的结局,满足人们对纯真爱情的呼唤,反而增添了悲剧的氛围。(三)任务三:赏析次要人物刘兄,引导结合时代背景与语境分析人物【提问】
13、有人说,刘兄好比祝福中的柳妈,硬生生朝刘兰芝殉情的发展道路上踹了一脚。如果没有刘兄的逼嫁,刘兰芝怎么会殉情呢?换句话说,刘兄是个见利忘义、全然不顾兄妹之情的哥哥吗?【明确】评价人物,应该把他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设身处地、客观平等地去审视。首先,再嫁是维护家族颜面与势力的需要。在儿女婚嫁离异这样的大事面前,两家的父亲始终没有露面,显然他们已经故去,可推测,焦家与刘家都都是有所没落。刘家可能更没落,毕竟焦家儿子还是吏。所以面对焦家无端的肆意欺侮,刘家才没有任何行动,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此时县令与太守竟然相继遣媒登门提亲,不仅刷新刘兰芝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推涨刘兰芝的身价,也一扫刘家人的晦气,对焦
14、家的欺辱更是极好的反击,所以,刘兄看到妹妹两次拒绝,态度粗暴,情有可原。其次,刘兄是爱情婚姻中清醒的旁观者。“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物质生活的基本保证,是婚姻存在的必要前提。知书达理的刘兰芝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是因为她对焦仲卿毕竟还抱有幻想,所以不能理智客观地抉择自己的人生。因此,“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中,刘兄“烦”的应该是妹妹经历婚变,无辜受欺侮竟然执迷不悟。父亲不在,长兄为父,他自然不能由着妹妹的性子来。本就“性暴”,加上手足情深、十指连心,怕妹妹再吃二茬苦重受二茬罪,所以他焦躁;因为焦躁,所以他口不择言,语气粗暴,情理之中。爱情追求的是浪漫,婚姻遵循的法则是现实,其实从来都是如此。必须
15、承认,爱情无论怎样轰轰烈烈,但终究要回归于平凡的生活。那种认为刘兄性情暴躁、趋炎附势,眼中只有利益没有亲情的看法的人,是典型的站在不食人间烟火的道义制高点上,绑架深陷尴尬与无奈泥淖中的凡人。假如刘兰芝不再嫁,她今后的人生无非几种可能:1.焦母改变主意或者早死,刘兰芝重回焦家。概率几乎为零。2 .焦仲卿背着焦母别处另置一室。且不说焦仲卿没有这个胆量与能力,而且这种不合礼制的私下苟合,必然不得善终。千年后的陆游与唐婉曾尝试过,可是很快就被陆母发觉拆散。3 .刘兰芝在娘家终老。男子无妻不成家,女子无夫是没笼头的马。在传统社会,一个心智正常、体格健壮的女子是不可能在娘家独身终老的。汉代,“女有家,男有
16、室”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为了增殖人口还制定了女子到适婚年龄不嫁的惩罚措施。以刘兰芝要强的个性,她也绝不肯长期寄身娘家。所以,遵从母兄安排改嫁,开始新的人生,才是最稳妥的。至于做太守的儿媳妇,刘家跟着沾光,是这桩婚姻带来的客观附加值,具有偶然性,不能成为刘兄攀附权贵的理由。教学总结: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刚毅的“清醒女”遇上痴情的“妈宝男”,在封建礼教时代,她能怎么办?思想观念、周遭环境往往都是导致悲剧的原因,这注定了她们争取权利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包括生命。但爱情毕竟是令人向往的,也是神圣的,它是人世间很美好的一种情感。自古及今,人世间的那么多痴情男女,还是在为爱疯狂,演绎着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只要时光不老,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