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10项:小麦高效施肥及轻简化栽培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10项:小麦高效施肥及轻简化栽培技术.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10项:小麦高效施肥及轻简化栽培技术推荐单位: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近年来,安徽省小麦产量水平大幅提升,实现“十九连丰”,其中肥料养分尤其是化肥养分的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农田化肥投入过量、氮磷钾养分失衡及施肥技术不合理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了化肥利用效率不高、养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与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严重限制了全省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本项技术以自主研发的小麦专用生物膜保持型复合肥料为核心,辅以优化品种布局以及良种良法配套、机械化耕整地及种肥同播一体化、抗病抗倒抗早衰等技术,建立了小麦高效施肥及轻简化栽培技术,在我省旱茬、稻茬小麦主产区累计推
2、广1200万亩,增产节本增效显著。(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2018年以来,该技术在安徽沿淮、淮北、江淮等地区累计推广1200万亩。近3年,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颍上县小麦种植区推广应用60万亩,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及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一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3600亩,在我省稻茬麦绿色高产技术协作攻关重点示范县推广应用30万亩。(三)提质增效情况。该技术以小麦专用生物膜保持型复合肥料为核心,结合土壤肥力水平、小麦品质类型及其养分需求规律,可采用一次性底施或基施加拔节追尿素等模式,有效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实现节本增效:一次性底施的产量水平可与常规施肥持平,
3、在施肥环节每亩减少38.5元的投入;基施加拔节追尿素可平均增产7.4%(4.5%一11.1%),新增利润180190元,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11.3%(1.2%-23.2%)o在大面积示范应用中,经专家现场测评,增产效果显著:涡阳楚店镇示范田,2021年百亩连片平均亩产782.85千克,创造全省百亩连片实打实收的单产记录;2022年亩产913.18千克,突破全省单产900千克/亩的记录;2023年亩产891.7千克。太和旧县镇示范田,2022年亩产821.4千克,2023年亩产844.66千克。颍上陈桥镇稻茬小麦示范田,2023年亩产705.18千克。(四)技术获奖情况。该技术作为成果“多穗多抗
4、超高产小麦华成3366选育与配套技术创新及应用”和“淮北平原麦玉两熟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的核心技术,分别获2020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二、技术要点(一)核心技术。该技术的核心为小麦专用生物膜保持型复合肥料(N-P25-K226-10-9)。在明确了沿淮、淮北、江淮等不同种植生态区土壤一小麦养分供需规律基础上,遵循重施底肥、合理追肥、作物专用、养分均衡等科学施肥原则,研制了以生物膜肥水保持剂为载体的小麦专用复合肥料,其施入土壤后与水、土耦合形成有机无机混合胶黏团聚体,具有聚肥、保水、促根、壮苗等特点。结合小麦品质类型、土壤肥
5、力水平及产量目标等实际情况,可选择不同的高效运筹模式。模式一:小麦专用保持肥一次性基施技术模式。每亩一次性基施50-60千克小麦专用生物膜保持型复合肥料,小麦产量水平可与常规复合肥基施加拔节期追施尿素的模式持平,在施肥环节可减少38.5元/亩的化肥和人工成本投入。可用于中高土壤肥力水平或弱筋小麦种植田块。模式二:小麦专用保持肥基施加拔节期追尿素模式。每亩基施40-50千克小麦专用生物膜保持型复合肥料,拔节期追施尿素5-10千克,小麦平均增产7.4%(4.5%-11.1%),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11.3%(1.2%-23.2%)O可用于中低土壤肥力水平、较高产量目标或强筋小麦种植田块。(二)配套技
6、术。1 .优化品种布局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针对沿淮淮北、江淮地区等不同小麦种植区的生态特点,分别筛选出适宜的强筋/中强筋、弱筋等优质小麦品种,优化区域品种布局、建立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同时,以播期、播量为主要栽培措施,充分挖掘产量潜力,不同区域适宜播期及播量为:淮北10月10-25日、沿淮10月15-30日、江淮10月25-11月10日;根据品种类型,半冬性品种10月中下旬播种,播量1012.5千克/亩、基本苗16万一20万/亩为宜;春性品种11月上旬播种,播量1517.5千克/亩、基本苗20万一25万/亩为宜。迟播适当加大播量,原则上播期每延后3天,亩基本苗增加5000-10000,亩播量提
7、高05-0.75千克。2 .机械化耕整地及种肥同播一体化技术。采用三轴防缠绕旋耕施肥精量播种机复式一体机,一次性完成施肥、旋耕、播种、第1次镇压、覆土和第2次镇压等机械化作业,通过机械化构建种肥的立体空间布局,施肥深度10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降低化肥养分损失、提高化肥利用率。耕种施肥环节实现轻简化机械化,省时省工省种、节本增效。3 .抗病抗倒抗早衰技术。采用包衣麦种播种,未包衣的种子选用苯醒咯嚷虫嗪悬浮种衣剂拌种,全蚀病严重田块可增加12%硅嚷菌胺悬浮种衣剂拌种。返青后拔节前,对旺长田块亩施用壮丰安40毫升对水30千克或150克含硅水溶肥,叶面喷施,防治后期倒伏。扬花期一灌浆期,重点防治小麦赤霉病,结合“一喷三防”工作增施亚磷酸钾或黄腐酸等叶面肥,可抑病、抗菌、防早衰,其中亚磷酸钾每亩地用50毫升对水15千克,腐殖酸每亩地用50毫升对水15千克。三、适宜区域该技术适用于安徽小麦主产区及生态特点相似区域。四、注意事项该技术以“因种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基本原则,以土壤一小麦的养分供需规律为基础,在实际应用推广中,应注意结合茬口类型、品种的需肥特性、土壤肥力水平和目标产量等实际情况,同时要注重配合有机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物质炭等有机物料投入,提高土壤质量、改善籽粒品质。五、技术依托单位(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