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17):中药的剂量与用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17):中药的剂量与用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药学第五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剂量要点确定剂量的因素1.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药材质量:质优者药力充足,用*勿须过大J1.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一些。药材质地:花叶类一用量官轻(一般10g卜金石贝克夷一用量宫重(一般30g)卜鲜品一一用量百大(一般3060g)HFS一一用量当小(一%”121药物性味:药性较弱、作用温和、药味较淡的药一一用量可稍重:药性较强,作用强烈,药味较浓的药一一用量则宜轻。黄连有毒无毒:无毒者一一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有毒者一一剂量要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剂型:多数药物入汤剂时一一用量为重,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入丸、散剂时一一用量较
2、小。方药配伍:一般药物单味应用时一一用量较大;入复方时用量略小。同一药在复方中作主药时一一用量较大;作辅药时一一较小。3 .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年龄一般老年、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要减少用量;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一般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1/4,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用量减半服用。4 .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病情一般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5 .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夏季一一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用量宜小,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冬季一一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用量宜重,苦寒降火药用量宜轻。【说明】除了剧毒药、峻烈药、精制药
3、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5IOg,部分常用量较大剂量为1530g,新鲜药物常用量为3060g。细目二用法要点一特殊煎法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1)先煎药矿物、介壳类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如磁石、龙骨、牡蛎等。某些有毒药:经久煎可降低或消除毒烈之性,如乌头、附子等。龙骨附子(2)后下药气味芳香药物:高温久煎可使其挥发油散失而降低药效,入药宜后下,如薄荷、砂仁等。砂仁钩脚经高温煎煮,有效成分易被破坏而使药效降低者,如钩藤、鱼腥草等。(3)包煎:(用纱布包裹入煎剂)药材质地过轻者,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如蒲黄、海金沙、滑石粉、
4、灶心土等。药材较细,又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者:如车前子。诵黄车前子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者:如辛夷、旋覆花等。4.另煎某些贵重药物,为避免颤出的有效成分植其他药酒喝用,造成浪费,直更独的意。6 .溶化胶去药物,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联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保化。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里独加温溶化或凿于即期好的去治的药液中,微熏或旌热搅拌,使之涔解7 .泡服又叫煽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8 .冲服 某
5、些贵重药,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猴枣、马宝、西洋参、鹿茸、人参、蛤蛇等; 为提高药效,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紫珠草、血余炭、棕桐炭,用于息风止痉的娱蚣、全蝎、僵蚕、地龙,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等; 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 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季养汁、鲜地黄汁等。8.煎汤代水泥沙多或质轻量大的药物:应先煎,澄清后取汁,以其药汁代水再煎其他药。某些挥发性强、体积大、用量多的药物:如玉米须、金钱草等可煎汤代水服用。金钱草玉米须要点二服药法1.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1齐J,煎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临床用药
6、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一日2剂。饭前饭后? 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 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 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 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 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 安神药宜睡前服; 慢性病定时服; 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不定时服。2.服药方法温服:不损伤脾胃之气可减轻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热服:寒者热之治热以寒,温而行之凉服:热者寒之治寒以热药,凉而行之(2)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3)散剂、粉剂:可用蜂蜜加以调和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存服,刺激咽喉。(4)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4)冲剂、糖浆剂:冲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 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呕吐患者浓煎药汁,少量频服; 不能口服时,鼻饲 发汗、泻下、清热药时,得汗、泻下、热降即可停药,不必尽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