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新年的礼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新年的礼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新年的礼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六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年祝福和心愿卡的概念;(2)初步了解道德和法治的概念;(3)学会制作心愿卡,表达自己对新年的憧憬和希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频和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礼物的价值;(2)通过知识点的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道德和法治的概念,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动手制作心愿卡,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2)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
2、价值观和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新年祝福和心愿卡的概念;道德和法治的概念;制作心愿卡,表达自己对新年的憧憬和希望。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初步了解道德和法治的概念;如何引导学生在心愿卡上写下自己的憧憬和希望,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教学准备:教学资源:新年的礼物视频,纸张、彩笔等材料;教学环境:教室;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来源:教师自编;教材内容:新年祝福和心愿卡的概念,制作心愿卡;教材特点:简单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说:同学们,大家好!新年伊始,你们收到了什么礼物呢?老师说:请你们和同桌分享一下你
3、们收到的礼物,并说一下为什么喜欢这个礼物。【设计意图】通过导入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思考礼物这一话题,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新知呈现(15分钟)老师播放新年的礼物视频。老师问:小熊在新年时收到了什么礼物?学生回答:小熊收到了一张纸片。老师问:为什么小熊会觉得这个礼物很珍贵?学生回答:因为小兔子把自己的爱心写在了纸片上。老师介绍新年祝福和心愿卡的概念。老师问:大家知道什么是新年祝福吗?学生回答:是向别人表达美好的祝愿和同侯。老师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心愿卡吗?学生回答:是表达自己对新年的憧憬和希望的方式。【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4、理解礼物的价值。同时,介绍新年祝福和心愿卡的概念,为后续的活动做好铺垫。三、知识点讲解(10分钟)老师介绍道德和法治的概念。老师问:大家知道什么是道德吗?学生回答:是做人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老师问大家知道什么是法治吗?学生回答:是社会公正、秩序、稳定的基础,是国家公权力的行使。老师解释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老师问:“道德和法律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回答:道德是自觉的,是内心深处的约束。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定。老师强调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道德和法治的概念,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他们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公民。四、活动设计(10分钟)
5、老师分发纸张、彩笔等材料,让学生制作自己的心愿卡。老师问:“你们制作心愿卡时,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呢?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写下自己对新年的憧憬和希望。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在心愿卡上写下自己的心愿。老师鼓励学生互相交换心愿卡,分享自己的心愿。【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动手制作心愿卡,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五、总结(5分钟)老师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心愿卡时的感受。老师强调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要遵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老师鼓励学生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心愿和梦想。【设计意图】通过总结环节,让学生分享课堂体验,巩固学习内容,同
6、时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六、作业(5分钟)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制作一份心愿卡,写下自己对新年的憧憬和希望,并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心愿卡。老师提醒学生注意道德和法治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遵守好规则,尊重他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好孩子。【设计意图】通过作业设计,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让学生在家中完成作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醒学生注意道德和法治的问题,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板书设计:新年祝福和心愿卡的概念;制作心愿卡,表达自己对新年的憧憬和希望。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制作心愿卡时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学生交换心愿卡,评价他们对彼此心愿的理解和关注;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里制作一张自己的心愿卡,表达对新年的憧憬和希望;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能够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小学生的文章。教学反思: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创造能力,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在设计活动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借助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让教学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