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第23课估计量的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第23课估计量的评价标准.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课题估计量的评价标准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估计量的评价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合理选择评价标准素质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等辩证关系(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教学重睚点教学重点:估计量的评价标准一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合理选择评价标准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搜集并了解估计量评价标准的相关知识【学生】完成课前任务考勤【
2、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互动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估计量的好坏?【学生】思考、讨论传授新知【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估计量评价标准的相关知识由上节可知,对于总体X的同一参数,用不同的估计方法求出的估计量可能不相同,而且即使用相同的方法也可能得到不同的估计量.也就是说,同一参数可能有多种不同的估计量.原则上来说,任何统计量都可以作为未知参数的估计量.那么到底采用哪个估计量较好呢?确定估计量好坏必须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从统计的意义来评价,即估计量的好坏取决于估计量的统计性质.设总体未知参数的估计量为=&X,X),很自然地,我们认为一个“好”的估计量应
3、该由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的标准来衡量.下面就这三条性质分别予以介绍.一、无偏性3与被估计参数的真值越近越好.由于,是随机变量,它有一定的波动性,因此只能在统计的意义上要求目的平均值离的真值越近越好,最好是能萧足所有加权和为零,即没有系统误差,公式为凤仍=,这就是无偏性的要求.为此,引入了如下无偏性的概念:【教师】提出无偏性的概念定义设3=3(X,X2,x”)是未知参数的估计量.若E夕(7-3)则称e=aX,X?x,J是e的无偏估计量.称Eg)-为估计量3(%,X?,x)的系统误差有系统误差的估计称为有偏估计.因此,无偏估计的实际意义就是无系统误差.显然,样本均值、样本方差s分别是总体均值、总
4、体方差0?的无偏估计.【教师】通过例题,介绍无偏估计量的求法例1设XX,来自有有限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总体.证明:/=X=Xr.(1) 汩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量;2=52=-(X.-X)2,(2) Ti=是总体方差人的无偏估计量.(证明详见教材)二、有效性,围绕e的真值波动幅度越小越好.下面我们将会看到,同一个参数满足无偏性要求的估计值往往也不止一个.无偏性只对估计量波动的平均值提出了要求,但是对波动的“振幅(即估计量的方差)没有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当然,我们希望估计量方差尽可能小.这就是无偏估计量的有效性要求.为此,引入了如下有效性的概念:【教师】提出有效性的概念定义2设自(X2,、.和祖,/,X
5、)均是未知参数8的无偏估计量.若o(),有Iimp(|。一6|)=1(7-5)恒成立,则称)是。的一致估计量.估计量的一致性是对于极限性质而言的,它只在样本容量较大时才起作用.【教师】通过例题,介绍一致估计量的求法例3证明:样本均值X是总体均值的一致估计量.(证明详见教材)【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拓展训练【教师】给出题目,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题设XX?来自具有有限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总体,必,外,外皆为的估计量,试问:以下哪个估计量较好?II14(I)M=X+5X2;(2)M=WXI+yX?;【学生】聆听、思考、讨论、解题【教师】公布正确答案,讲解解题步骤【学生】对比答案和解题步骤,提高自身解题技巧课堂小结【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1)完趣材中的习题7-2;(2)登录APP他学习平台查看相关知三雌。【学生】完成课后任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