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目标】1-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5课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课题3.认识物体的形状课时1核心概念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及要求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12年级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教学目标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知道不同物体形状不同,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六边形等形状。科学思维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每个面形状有的是不同的,有的是相同
2、的。探究实践1 .尝试运用数字描述摆放结果,感受物体占据空间,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与习惯。2 .在摆放活动中,发现不同物体和同一物体不同面占据空间的效果不一样。态度责任愿意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1需要掌握的等等。使用多种物体完成不同摆放方式,并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教学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组织图表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微课资源、实验器材学生: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一、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1 .情境导入:下雪啦、下雪啦,小动物们都来作
3、画了。引导学生欣赏小动物的脚印的不同形状。2 .引出:形状是物体的一个重要特征,许多物体都有固定的形状,动物的脚印也是如此。3 .揭示课题: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4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形状,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引导学生认识。5 .出示微课:积木的形状设计意图:以一年级上册学过的“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进行导入,增加学生的熟悉感,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学科链接,再从学生熟悉的积木入手,通过微课感受形状的神奇搭配。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乒乓球、木块、螺母、橡皮1 .出示乒乓球、木块、螺母、橡皮4物体,交流。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这些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3 .把大小差
4、不多的乒乓球和木块分别平铺到同样大小的盒子里,怎么放?4 .学习“平铺”的方法5 .思考:为什么把乒乓球和木块放在一起做为一个活动,分别平铺。学生交流分享。二、探 索:给 物体分 类(预 设15分 钟)钟)探索活动一:把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子里?哪种物体放得多?1 .分发小组活动器材2 .小组动手平铺四种物体,得出结果。教师巡回,以确保每个小组能完成实验,必要时给予指导。3 小组分享:小木块放入盒子里的数量要比乒乓球多,你能找到原因吗?4 .生交流:乒乓球是球形的,很多空间没有利用上。5 .思考:想一想:乒乓球和小木块你还有其它的平铺方法吗?为什么?探索活动二:平铺螺母和橡皮,记录数量1 .想一想
5、:螺母和橡皮你还能铺得更多吗?2 .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3 .比一比:为什么立起来平铺更多?因为立起来后能够利用更多的空间。4 .思考平铺情况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物体形状不同,会影响平铺满盒子后的数量。整理材料设计意图:学习两种平铺方式,让学生知晓体形状不同,会影响平铺满盒子后的数量。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 .科学研讨同一种物体的两种平铺方法,结果一样吗?2 .全班交流(1)每个小组汇报小组交流的结果;(2)达成共识:可能不一样,物体形状不同,会影响平铺满盒子后的数量。同一物体的平铺方式不同,平铺的数量有可能不同。3 .微课学习本课内容,巩固所学知识设计意图:请学生交流平铺的分发,并且明白同一物体的平铺方式不同,平铺的数量有可能不同。四、拓展活动(预设5分钟)1 .思考:平铺泡沫,怎样装得更多?2 .交流与总结五、板书设计形状会影响它占据空间的大小认识物体的一形状同一物体的平铺方式不同,数量_有可能不同。六、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