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素养分析和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素养分析和总结.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网络素养现代社会,网络己经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它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传播生态。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现代大众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如何选择、分析、判断和使用信息,不至于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迷失自我,以致深陷网络泥潭不可自拔,就需要大众对网络传播的特性有深入的了解。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是当前传播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是应对复杂的网络信息生态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它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的目的是着重提高大学生对各类网络信息的解读、批判和应用能力,以增强
2、大学生在复杂的网络信息生态中的辨别力、批判力与免疫力。一、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网络素养教育是大众尤其是广大大学生应对更为复杂的信息传播生态、主动驾驭信息、主动接受来自网络的种种挑战的一条有效途径。1、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人群,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之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年1月发布的第17次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6显示,30周岁以下的网民占了中国1.11亿网民的70%,而年龄在18-24周岁的网民则占了35.1%,大学生自然是这部分网民中的绝大多数。2、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使受众拥有更多的自主权,面临更多的诱惑。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相对被动地接受传播者推
3、送的信息;网络媒体时代,受众则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地从网络上拉信息。网络的自主性与开放性特点,也在为受众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直接考验着受众的信息辨别、驾驭能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沉溺于网络色情、网络游戏,甚至有可能导致网络犯罪。3、海量信息是优势也是陷阱。互联网无限容量的空间,得以储存无限量的信息,几乎零成本的信息复制,大大提高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可存储和可检索功能的实现,使得信息的浏览更为便捷。但同时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限制,面对海量信息必然产生信息焦虑,彷徨于信息海洋所获有效信息却不多;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甚至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有害信息和黄色信息,
4、极大地影响人的身心健康。4、网络建构的世界远比传统媒体复杂。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与受众信息占有的有限性,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是空前的,我们通常所接触到的媒介内容都只一种表征,它们是加工过的、用符号构建的某种东西,而我们正是通过这些媒介表征来认知这个世界。网络传播主体的多元性、受众可以即时转化为传播者等特征,使得网络信息生态呈现出更加多元、更加复杂的局面,而网络媒介所建构的世界则更扑朔迷离,存在更多的不确定因子;另外,人也会疲于接受传媒所传播的海量信息,成为信息的奴隶,常常被传媒牵着鼻子走,在这个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更显得迫切。二、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1、从
5、控制研究角度来看,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各个国家不同的传播制度,大学生应该了解是什么控制了大众传播的整个流程,也就是说大众传播过程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传播过程受到了政治、资本与社会监督的影响甚至主导,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境下,三者之间的强弱程度不一而已。而在网络语境下,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社会控制相对趋向弱化,这种情态下,大学生应该了解三者之间是如何角逐的,又是如何控制网络媒体的传播过程的等等。2、从媒介分析角度来看,大学生要了解什么是媒介,媒介对于社会信息系统的意义在哪里;了解各个媒介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趋势。网络时代,则需要了解网
6、络传播的特性、优势以及在传播史上的意义,了解网络传播的传播技巧、控制机制等等。3、从内容分析上来说,除了了解说什么、谁在说、怎么说等等之外,更应该了解为什么这样说,从媒介传播的内容中作出独立的分析与判断。具体到网络媒体,应该包括哪些构成了网络传播的主体内容,这些内容具备怎样的性质,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怎样确保传播效果的实现等等。4、从受众分析的角度来看,要了解个人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了解网络时代受众角色是如何发生始I变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于大众传播的意义等等。另外,也要求学会使用各种媒介形式与不同的群体和个人进行信息和思想的交流、沟通等。三、加强大学生网
7、络素养教育的几点思考。在我国,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尤其是网络素养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这方面,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发,比如教师要做开拓工作;要在课程教授中传授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并有比较先进的课程设计;要有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有专长并能建立沟通网络的顾问等等。当前,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尤其是网络素养教育,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第一,学校要重视。学校要开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通识课,并把它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师资建设以及课程建设。从当前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媒介素养教育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仅作为面向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
8、的专业教育而已,没有把媒介素养教育当作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平台和新载体,更谈不上训练学生抗拒大众传媒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谈不上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独立分析与判断能力。因此,有必要在对当代大学生媒介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开设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课,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媒介素养的内涵、意义、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突出网络素养的内容,使作为网络主要使用人群的大学生,在应对复杂的网络信息生态中具备较强的辨别力、判断力和免疫力。同时,要把网络素养教育延伸到二、三课堂中。除了第一课堂教学之外,高校还应该依托第二、第三课堂,以原有的素质教育为载体,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社会
9、实践活动中增加网络素养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各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比如新闻网、思政网等)开展宣传和培训。学校主流媒体要提供各类平台,比如校园BBS、博客等,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到校内媒体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来,增加他们的切身体验。同时,鼓励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与媒介产品制作实践。第二,社会要联动。社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要切实增强责任感,把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媒体自身的一个重要使命,为进一步提高公民素质尤其是大学生素质贡献力量,进一步加强传播者的素养教育。尽管现在各大网络媒体纷纷响应千龙网等北京14家网站发出的文明办网倡议书,大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但是,这仅仅是网络道德建设的一个
10、方面,社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在加强自身规范管理与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利用媒介强大的资源,专门开设相关栏目,提供网络素养教育的各种资料,普及相关网络传播基本理论,教育学生使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第三,家庭要配合。任何一种教育实际上都需要家庭、社会与学校的联动,这样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样,家长也要在网络素养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文明上网、文明用网的指导与引导。参考文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6年1月)王永亮,常昕当代传媒面临的媒介素养教育J1当代传播,2005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1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1现代传播,1997匡文波论网络传播学J1国际新闻界,2001张艳秋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透析tJ1现代传播,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