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项!劳动争议案计算方法大汇总: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25770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5项!劳动争议案计算方法大汇总: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65项!劳动争议案计算方法大汇总: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65项!劳动争议案计算方法大汇总: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65项!劳动争议案计算方法大汇总: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65项!劳动争议案计算方法大汇总: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65项!劳动争议案计算方法大汇总: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65项!劳动争议案计算方法大汇总: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65项!劳动争议案计算方法大汇总: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65项!劳动争议案计算方法大汇总: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65项!劳动争议案计算方法大汇总: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5项!劳动争议案计算方法大汇总: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5项!劳动争议案计算方法大汇总: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65项!劳动争议案计算方法大汇总:含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注意:部分待遇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地方立法确定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二250天。2 .季工作日=250天X季=62.5天/季。3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4 .工作小时数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5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月。6 .日工资二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天/月)。7 .小时工资二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天/月)8小时。8 .计时工资:工资标准X应支付工资的期间。(工资标准依据双方的约定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确

2、定)。9 .计件工资=计件单价X计件数量。(具体根据实行的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计件方式,以及双方约定的具体计算方法确定)l(提成工资=提成基数X提成系数。11 .奖金、津贴和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根据双方的约定、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12 .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费=加班费计算基数21.758x加班时数X1.5倍。13 .休息日加班费=加班费计算基数N1.75x休息日加班天数x2倍。14 .法定休假日加班费二加班费计算基数1.75X法定休假日加班天数x3倍。注:上述加班费计算基数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的约定、实际工资结构等因素确定。

3、一般而言,劳动者每月工资中,相对固定的部分应作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15 .未休年休假工资=月工资标准(在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21.75x未休年休假天数x2倍(用人单位已支付未休年休假期间的正常工资的情况下)。16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时当年度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X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计入,例如,折算后4.8,则当年度可享受的年休假天数为4天)17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当年度可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劳动者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X劳动者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

4、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计入)18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应订立而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期间所有应发工资相加之和。19 .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应订立而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间所有应发工资相加之和。20 .违法招用劳动者造成的损失:根据原用人单位的具体损失情况确定。21 .因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造成的损失:根据无过错一方的实际损失确定。22 .因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法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造成的损失:根据劳动者的实际损失情况确定。23 .因未交付劳动合同文本而造成的损失:根据劳动者的实际损失情况确定。24 .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

5、取财物造成的损失:根据劳动者的实际损失情况确定。25 .扣押档案或其他物品造成的损失:根据劳动者的实际损失情况确定。26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赔偿金=试用期满月工资X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例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第二次约定试用期2个月并已履行,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为6000元,因法律法规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可约定一次试用期,则第二次约定2个月试用期属违法约定的试用期,该用人单位应支付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赔偿金12000元(6000元/月X2个月);又如,劳动合同期限为1年,约定试用期4个月并已履行,试用期满后月工资标准为6000元,因法律法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

6、不得超过2个月,则超出法定试用期期间上限的2个月属违法约定的试用期,该用人单位应支付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赔偿金12000元(6000元/月x2个月)27 .试用期工资差额=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中取低者(如果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则用最低工资)-实际支付的试用期工资。28 .违反服务期协议的违约金:按照双方的约定确定,但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且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例如,用人单位提供10万元培训费用为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5年,约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违约金为10万元,如果劳动者为用人

7、单位服务4年后因自身原因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应承担的违约金为2万元10万元X(5年-4年)5年)。29 .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违约金:根据双方的约定确定,但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或者低于实际损失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予以调整。30 .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月经济补偿标准X履行竞业限制的期限(月)。(竞业限制月经济补偿标准约定不明的,可以按照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确定,但不得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31 .因违反保密协议(或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损失情况确定,包括因调查侵权行为所支付的

8、合理费用;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32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X按工作年限折算的应当补偿的月数。(1)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2)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的上限,为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3)经

9、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4)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5)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起计算;劳动合同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10、。(6)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在计算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工作年限时,则把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工作年限。用人单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属于“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a.劳动者仍在原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工作,劳动合同主体由原用人单位变更为新用人单位;b用人单位以组织委派或任命形式

11、对劳动者进行工作调动;c.因用人单位合并、分立等原因导致劳动者工作调动;d用人单位及其关联企业与劳动者轮流订立劳动合同;e.其他合理情形。33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赔偿金=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x2倍。34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但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而需额外支付的一个月工资(代通知金):劳动合同解除时劳动者的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35 .未依法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所造成的损失:根据劳动者的实际损失情况确定。例如,新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发送了入职通知书,并注明了工资标准,要求劳动者提供原用人单位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后方可入职,但原用人单位拒绝出具,

12、导致劳动者不能入职新单位,那么用新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工资标准乘以被耽误入职的期间,就属于未依法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的具体损失。36 .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损失情况确定,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等。37 .因规章制度违法而造成的损失:根据劳动者的具体损失情况确定。38 .计算工伤保险待遇时的“本人工资”的确定方法:(1)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所以只有在参加了

13、工伤保险并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的情况下,才存在本人工资,且本人工资与工伤保费缴费数额挂钩。(2)本人工资不等于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据劳动者的实际工资缴纳工伤保险费,而劳动者的实际工资高于本人工资,就会使得工伤职工应得工伤保险待遇与工伤保险基金核发的待遇之间产生差额,这个差额由用人单位支付。(3)工伤保险基金在核发工伤保险待遇时,需要将本人工资、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进行比较,如果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或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则按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或300%为基数计算工伤保险待遇;如果本人工资处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则按

14、本人工资为基数计算相关工伤保险待遇。(4)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时,会作出工伤待遇审核表,依据该审核表,结合自身的工伤级别及对应标准,可以计算出本人工资。比如,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七级工伤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0万元,七级工伤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补助月数为13个月,二者相除的结果为7692.31元/月(10万元口3个月);如果该7692.31元不是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或300%,则该金额即为本人工资。(5)在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则不存在缴费工资,进而也不存在本人工资,相关的工伤保险待遇依据工伤职工的实际工资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或300%相比较而确定,并由用人单位支付

15、。即实际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或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的,则按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或300%为基数计算;实际工资处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的,则按实际工资为基数计算。39 .工伤医疗费: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核算)。40 .住院伙食补助费:各地具体规定,查询当地标准41 .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各地具体规定,查询当地标准。42 .工伤辅助器具费: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安装和配置,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支付。43 .停工留薪期工资二受伤前12个月内的月平均工资X

16、停工留薪期时长(月)。(停工留薪期时长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准)44 .停工留薪期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用人单位派人护理,未派人护理的,按当地护工工资标准支付护理费。45 .生活护理费: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按月支付,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部分不能自理的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部分地区另有规定,注意杳询当地规定)。46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X伤残等级对应的支付月数(一级至十级对应的月数分别为:27、25、23、21、18、16、13、11、9、7个月)。47 .伤残津贴=本人工资X系数(一级至六级的系数分别为:90%、85%、80%、75%、70%、60%)X时长(月数)。48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具体标准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学 > 劳动法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