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华优秀经典诗词诵读》教案第9课宋代诗词(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中华优秀经典诗词诵读》教案第9课宋代诗词(一).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课题宋代诗词(一)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宋代诗词的形式和特点,诵读相关诗词(2)熟悉宋代诗词的代表人物及其经典作品能力目标:(1)能掌握宋代诗词不同流派的写作手法和风格特点(2)能运用所学知识品味宋代诗词的形式美、语言美和音乐美素质目标:(1)激发探求诗词文化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2)挖掘诗词内在的人文精神,提升思想素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宋代诗词的相关知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雨霖铃寒蝉凄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诗词内容教学睚点: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雨霖铃寒蝉凄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意境及情感表达教学方法问答法、讨
2、论法、i井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一考勤(2min)一问题导入(5min)T专授新知(28min)一课堂活动(10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一传授新知(25min)一课堂活动(10min)一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观看讲解宋代诗词的视频,并让学生在学习平台上留言讨论宋代有哪些著名的诗词作品?谈谈你对这些作品的理解。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观看视频,思考并留言讨论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了解所
3、学课程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考勤(2min)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问题导入(5min) 【教师】讲解由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清明上河园打造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1)你看过这场表演吗?了解宋代的市井生活吗?(2)你熟悉这场表演中的宋词吗? 【学生】聆听、思考、举手回答通过问题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翘:宋代诗词传授新知(28min)【教师】讲解宋代诗词的形式和特点,赏析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知诗词之源宋代(960-1
4、279)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繁荣的时期。宋代是词的时代。词脱胎于诗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既能和乐而唱又严格遵守格律的新型诗歌体裁。词有小令和慢词(依慢调填写的词)两种,一股分上下两片(或两阕,一首词的一段叫一片或一阕)。【师生互动】【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在艺术风格上,宋词大致分为哪些类型?各有哪些代表作?【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在艺术风格上,宋词大致分为婉约派(包括花间派)和豪放派两大流派。这两种流派使宋代词坛呈现双峰竞秀、万木争荣的气象。婉约派词作在内容上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
5、言圆润清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其代表作有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豪放派词作的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恢宏雄放,用典较多,内容充实,不拘囿于音律。其代表作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二、品诗词之味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诵读体会】【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朗读、体会、回答【教师】讲解诗词的注释与译文内容【知识便笺】词牌,即曲调名称,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规定着某一词的格式、旋律、节奏,
6、如菩汁蜜满江红等。词牌来源广泛,或来自乐曲的名称,或摘取词中的几个字,或取自原词的题目,或取自乐府,或来自外域或边地,或诗人自制。一般情况下,由于词牌的意思较为复杂,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通过老师讲解、课堂问答、分组讨论、解析作品等,使学生了解宋代诗词的基础知识,熟悉宋代诗词的经典作品译文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愁。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知人论世】教师播放视频
7、“诗人李煜“(详见教材),讲解李煜生平以及所著诗词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世称李后主。开宝八年(975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非凡。他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在诗文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称为“千古词帝”。其词以被俘为界,前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风格清丽,才情蕴藉;后期词作多吟叹身世、倾泻失国之痛和亡国之思,沉郁哀婉,含意深沉,感人至深。感受诗情亡国后,李煜被迫离开了自己的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被囚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
8、4城内,过看凄凉寂寞的日子.在一个清冷的秋夜,李煜独自登上西楼,被离别、寂寞的愁苦所缠绕,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主要描写了秋天的夜晚,体现了词人秋夜愁思、别情难以排解的凄婉心情,抒发了词人对故国的依恋和无法诉说的亡国之痛、囚徒之悲.上片叙事。前两句以无言的愁苦神态和独上的滞重步履描写词人的状态,足见词人心情的抑郁,而如钩”的残月更增添了人事的悲凉。第三句描绘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一个锁字,字面锁秋,实则锁人,把词人孤独寂寞的情绪渲染到了极致。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为下片抒情作铺垫.下片抒情.前三句用丝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新颖而别致。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
9、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可见愁恨的幽深绵长。末句是点睛之笔,饱含了词人极度的伤心和沉痛。别是二字极佳,词人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全词情真意切,深沉自然,哀婉动人。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诉说词人内心的愁绪,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突破了花间派绮丽腻滑的笔调,是宋初婉约派的开山之作。此外,这首词运用声韵变化,做到了声情合一,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吟诵诗韵【教师】播放视频”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朗诵“(详见教材),分析全诗基调【师生互动】【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结合本诗内容,说一说诵读基调应是怎样的?【学生
10、】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该词的诵读基调是凄凉哀婉的。诵读上片前两句时,语调是冷静沉重的,读者应读出词人的幽怨之感。其中,读者应将钩字读得稍重、短促,读出词人内心的幽冷寂寞。诵读后一句时,读者应在“梧桐处顿歇,前面稍快后面稍慢,前面声音响亮实在,后面声轻气多,可使用快中显慢、虚实互转的技巧,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震动。诵读下片前三句时,读者可将逗号舍弃,突破标点符号的限制,读出千丝万缕、千愁万绪的连绵感。最后一句的诵读方法与上片的后一句基本一致。此外,读者在滋味后可停顿久一些,体味这种凄苦愁思;将头”字的音拖长一些,造成意犹未尽之感。【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绕
11、以下内容开展讨论你有过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感受吗?说说你调解愁绪的方法。【学生】思考、讨论、形成结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学生的发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诵读体会】【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这首诗词传达出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学生】朗读、体会、回答【教师】讲解诗词的注释与译文内容译文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曝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
12、、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感受诗情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词人通过今昔交错对比,引出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上片伤今忆昔。开篇以问天起句,表面上是问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何时才能够完结,实际上是问岁月的更替、时间的逝去有没有尽头。第二句则把词人带进了往事”与现实的对比和极度的痛苦中.后两句将愁绪渐渐拉到眼前所望之景,传达出词人对月下故国的感念怀伤之情。更为不幸的是,不堪回首却必须回首,不能忍受却必须忍受。下片直抒由伤今忆昔而生出的无限愁苦。前两句进一步补足故国的不堪回首,在强烈的对比中传
13、达出词人凄凉的故国情怀,点出物是人非之意,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后两句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突出愁恨的悠长与汹涌,生动而又贴切地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无限愁苦。全词不加藻饰,不用典故,纯以白描的手法直接抒情,寓景抒情,感情真攀,结构精妙,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余味无穷.吟诵诗韵该词的诵读基调是低沉凄凉的。诵读上片时,句首高启,句腹走势下行,句尾较低;诵读下片时,句首中起,句尾上扬延长。其中,最后两句自问自答,语调是无可奈何的,但答句的语势要加重,读者应读出词人绝望的呼喊,突出愁之多、愁之浓、愁之切.【学生】聆听、理解、记忆课堂活动(10min)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并进行交流与分享你怎
14、么看待李煜的愁?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学生】聆听、思考、讲述磁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通过课堂活动,加强学生对宋代诗词的认识和理解第二节课问题导入(5min) 【教师】提问引出新知识点柳永的经典作品有哪些?谈谈你对这些作品的理解。 【学生】聆听、思考、发言用问题导入,让学生主动探究诗词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授新知(25min)【教师】讲解雨霖铃寒蝉凄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相关内容雨霖铃寒蝉凄切北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诵读体会】【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这首词主要描写了什么情景?【学生】朗读、体会、回答【教师】讲解诗词的注释与译文内容译文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地说不出话来。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天空,深厚广阔,不知尽头。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通过老师讲解、课堂问答、分组讨论、解析作品等,使学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