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冠心病危害及二级预防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冠心病危害及二级预防要点.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临床冠心病危害及二级预防要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冠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heaytdiseasezCHD),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heartdisease)。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仍处于上升阶段,且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而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症,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一种预防措施,主要是为了防止冠心病加重引起一些并发症。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其实就是指现在已经患病,但是还没有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目的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
2、冠心病复发。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应遵从uABCDE方案。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therapy)及抗心绞痛治疗(Anti-anginatherapy)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ACEI/ARB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冠心病患者应用ACEl应遵循3R原则,即:Righttime(早期、全程和足量);RightPatient(所有冠心病患者只要可以耐受,ACEI均应使用);Rightdrug(选择安全、依从性好的ACEl药物)。抗血小板治疗(A
3、nti-platelettherapy):目前临床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剂,如氯毗格雷、替格瑞洛等。对于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若无禁忌证(如近期活动性消化道大出血、脑出血等)。抗心绞痛治疗(Anti-anginatherapy):硝酸酯类药物能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灌注、缓解心绞痛症状,常联合负性心率药物如B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毗咤类CCB治疗稳定型心绞痛(CSA)。联合用药的抗心绞痛作用优于单独用药。B:B受体阻滞剂(BBlocker)与控制血压(Bloodpressurecontrol)B受体阻滞剂如无禁忌证,B受体阻滞剂应作为CSA的初始治疗首选药物之一。心肌缺血面积
4、较大(1096)且无症状的患者则必须使用B受体阻滞剂。建议优先使用选择性Bl受体阻滞剂。用药后要求静息心率降至5560次/分,严重心绞痛患者如无心动过缓症状,可降至50次/分。对于CSA患者临床首选的BI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宜由小剂量开始(即目标剂量的1/4),若患者能够耐受,建议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给药剂量应个体化,可根据患者症状、心率及血压随时调整药物剂量,撤药或停药过程应渐进缓慢。控制血压目标:血压130/80mmHgo所有患者根据需要接受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包括控制体质量、增加体力活动、限量饮酒、减少钠盐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注意发现并纠正睡眠呼吸
5、暂停;血压2140/9OmmHg的患者开始给予降压治疗,首选B受体阻滞剂、ACEl或ARB,必要时加用其他种类降压药物。C:戒烟(Cigarettequitting)与控制血脂(Cholesterollowering) 戒烟(Cigarettequitting):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中的重要措施就是戒烟,如果患者有吸烟的习惯,应当立即戒烟。 控制血脂(CholesteroIIowering):高脂血症是冠心病最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动脉硬化的直接原因。控制血脂水平尤为重要。凡临床上诊断为ASCVD(包括ACS、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
6、等)患者均属极高危人群。对于极高危患者,治疗目标应为LDL-C1.8mmol/L(70mgdl)。D:包括合理饮食(Diet)与控制糖尿病(DiabeteScontrol)冠心病患者每日要合理安排好饮食,应以高维生素,低热量,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碳酸饮料,多食水果蔬菜。如患有糖尿病,应保证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oE:运动(Exercise)与教育(EdUCatiOn)心血管疾病康复始于运动治疗。运动治疗可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张进程,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因死亡率,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率。院内康复期的患者最容易接受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在任何成功的心脏康复程序中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关于心脏康复基础健康教育并不需要太多的设备物力和人力支持不增加患者的额外花费,简单可行但却实有效,研究显示健康教育与康复治疗相结合能够降低患者病发率,使患者在机体、心理、社会适应、情绪、职业等方面得到良好的改善,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