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消化与吸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消化与吸收.ppt(6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消化和吸收概述概述口腔内消化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胃内消化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大肠的功能大肠的功能(自学)(自学)吸收吸收复习与思考题复习与思考题消化道的构成消化道的构成消化道(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消化道(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的过程,称为消化(digestion)(digestion)。机械消化机械消化 化学消化化学消化吸收吸收 食物经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食物经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以及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透过消化
2、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称为吸收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称为吸收(absorption)(absorption)。消化系统在维持消化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通过消化吸收获取三大营养物质,作为细胞通过消化吸收获取三大营养物质,作为细胞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以及用于机体组织的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以及用于机体组织的修复和生长。修复和生长。通过吸收获取的水、电解质、维生素等,为通过吸收获取的水、电解质、维生素等,为组织细胞各种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提供必不组织细胞各种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可少的物质。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般生理特性一般生理特
3、性 舒缩迟缓舒缩迟缓 富有伸展性富有伸展性 具有紧张性具有紧张性 节律性收缩节律性收缩 对电刺激不敏感,而对机械牵张、温度和化对电刺激不敏感,而对机械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敏感学刺激敏感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 505060mV60mV;不稳定,波动较;不稳定,波动较大大 慢波慢波(slow waveslow wave)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自发地、周期性地产生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自发地、周期性地产生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节律性电位波动。的节律性电位波动。5 515mV 15mV;时程长;时程长;3 3 1212次次
4、/分分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 606070mV 70mV;频率越高,平滑肌;频率越高,平滑肌收缩幅度越大收缩幅度越大 图图6-l 6-l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示意图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示意图 上图曲线为细胞内电极记录的基本电节律(慢波),在第 2 4 个慢波期间,出现数目不同的动作电位;下图曲线为肌肉收缩张力,收缩波只出现在动作电位时,动作电位数目越多,收缩幅度也越大。消化腺的分泌功能消化腺的分泌功能消化腺每天分泌消化腺每天分泌6 68L8L消化液消化液消化液的主要成分为水(消化液的主要成分为水(99%99%)、无机物和有)、无机物和有机物(消化酶)机物(消化酶)消化液的主要作用消化液的主要作用
5、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 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pH环境环境 稀释食物稀释食物 保护消化道粘膜保护消化道粘膜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内在神经系统内在神经系统(intrinsic nervous system)(intrinsic nervous system),又,又称肠神经系统称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teric nervous system)。粘膜下神经丛粘膜下神经丛(submucosal(submucosal plexus)plexus)肌间神经丛肌间神经丛(myenteric(my
6、enteric plexus)plexus)外来神经系统外来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交感神经 兴奋时主要引起消化道运动兴奋时主要引起消化道运动、腺体分泌腺体分泌、血流量血流量;消化道括约肌收缩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兴奋时主要引起消化道运动兴奋时主要引起消化道运动、腺体分泌、腺体分泌、血流量血流量;消化道括约肌松驰;消化道括约肌松驰图图6-2 6-2 消化道壁内神经丛与外来神经关系示意图消化道壁内神经丛与外来神经关系示意图图图6-3 6-3 消化系统的中枢和局部反射通消化系统的中枢和局部反射通路路 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消化道内含有大量的内分泌细胞消化道内含有大量的内分
7、泌细胞由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激素,统由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激素,统称为称为胃肠激素胃肠激素(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或胃肠肽(或胃肠肽(gastrointestinal peptides)gastrointestinal peptides)。脑脑-肠肽肠肽 双重分布于脑组织和胃肠道的肽双重分布于脑组织和胃肠道的肽类物质,统称为脑类物质,统称为脑-肠肽肠肽(brain-gut(brain-gut peptide)peptide)。胃肠激素的分泌方式胃肠激素的分泌方式 图图6-4 6-4 胃肠激素分泌
8、方式示意图胃肠激素分泌方式示意图A A内分泌内分泌 B B旁分泌旁分泌 C C神经分泌神经分泌 D D腔分泌腔分泌 E E自分泌自分泌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营养作用营养作用 促进消化道组织代谢和生长的作用促进消化道组织代谢和生长的作用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5 5种胃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种胃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唾唾 液液唾液唾液(saliva)(saliva)由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小唾液腺分泌;由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小唾液腺分泌;1 11.5L/d;pH6.61.5L/d;pH6.67.1 7.1 主要成
9、分主要成分 水(水(99%99%);有机物:黏蛋白、黏多糖、唾液);有机物:黏蛋白、黏多糖、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免疫球蛋白、血型物质、尿素、尿酸、淀粉酶、溶菌酶、免疫球蛋白、血型物质、尿素、尿酸、游离氨基酸;无机物:游离氨基酸;无机物:NaNa+、K K+、CaCa2+2+、ClCl-、HCOHCO3 3-主要作用主要作用 湿润口腔,利于吞咽和说话湿润口腔,利于吞咽和说话 溶解食物,利于产生味觉溶解食物,利于产生味觉 清洁和保护口腔,冲洗和清除食物残渣,减少细清洁和保护口腔,冲洗和清除食物残渣,减少细菌繁殖菌繁殖 消化作用消化作用 唾液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为麦芽糖唾液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为麦芽糖 排泄
10、功能排泄功能 如铅、汞如铅、汞唾液分泌的调节唾液分泌的调节分泌调节方式分泌调节方式 非条件反射(进食)非条件反射(进食)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条件反射(望梅止渴)反射中枢位于延髓反射中枢位于延髓交感神经兴奋分泌(粘稠唾液)交感神经兴奋分泌(粘稠唾液)副交感神经兴奋分泌(稀薄唾液)副交感神经兴奋分泌(稀薄唾液)胃的分区胃的分区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pH0.9pH0.91.51.5;无色;无色;1.51.52.5L/d2.5L/d主要成分及其作用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盐酸(胃酸)盐酸(胃酸)由壁细胞分泌;作用:由壁细胞分泌;作用:激活胃蛋白激活胃蛋白酶原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
11、;促进食物中的蛋白质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促进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使之易于被消化;杀菌;促进铁和钙的吸收;促变性,使之易于被消化;杀菌;促进铁和钙的吸收;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 主要由主细胞分泌,激活后生成胃主要由主细胞分泌,激活后生成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蛋白酶;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shishi、胨、多肽和氨、胨、多肽和氨基酸基酸 (待续待续)图图6-5 6-5 胃的壁细胞分泌盐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胃的壁细胞分泌盐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水在细胞内解离成水在细胞内解离成 OH-OH-和和 H+H+,H+H+通过通过 H+H+,K+
12、K+ATP ATP 酶酶 提供能量主动转运至分泌小管管腔;提供能量主动转运至分泌小管管腔;CA CA:碳酸酐酶:碳酸酐酶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的激活的激活 (自身催化)(自身催化)胃酸胃酸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续上)(续上)粘液和碳酸氢盐粘液和碳酸氢盐由胃黏膜表面上皮细由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共同分泌。胞、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共同分泌。粘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成粘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成“粘液粘液-碳酸氢盐屏碳酸氢盐屏障障(mucus-bicarbonate barrier)”(mucus-bicarbonate
13、barrier)”,起保护,起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胃粘膜的作用 内因子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intrinsic factor)由壁细由壁细胞分泌;促进胞分泌;促进VitBVitB1212 的吸收的吸收图图6-6 6-6 胃黏液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模式图碳酸氢盐屏障模式图 胃黏膜屏障胃黏膜屏障胃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和相邻细胞质之间的紧胃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和相邻细胞质之间的紧密连接,对密连接,对H H+相对不通透,可防止胃腔内的相对不通透,可防止胃腔内的H H+向黏膜内扩散,构成向黏膜内扩散,构成胃黏膜屏障胃黏膜屏障(gastric gastric mucosal barriermuco
14、sal barrier)。)。酒精、胆盐、阿司匹林类药物、肾上腺素、酒精、胆盐、阿司匹林类药物、肾上腺素、幽门螺杆菌等均可破坏或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幽门螺杆菌等均可破坏或削弱胃黏膜的屏障作用。作用。幽门螺杆菌与溃疡病幽门螺杆菌与溃疡病1979.4.1979.4.澳大利亚珀斯皇家医院的罗宾澳大利亚珀斯皇家医院的罗宾沃伦沃伦(Robin(Robin Warren,1937Warren,1937)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Helicobacter pylori)pylori)。随后,他和巴里。随后,他和巴里马歇尔马歇尔(Barry(Barry Marshell,19
15、51Marshell,1951)一起开始了他们对此的研究工作。一起开始了他们对此的研究工作。现在已经得到普遍证明,超过现在已经得到普遍证明,超过90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超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超过过8080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2005 2005 年年1010月月3 3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把本年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把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巴里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巴里马歇尔和罗宾马歇尔和罗宾沃伦,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待续(待续)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
16、y or Medicine 2005 for their discovery of the bacterium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its role in gastritis and peptic ulcer disease Barry Marshall(1951)J Robin Warren(1937)幽门螺杆菌与溃疡病幽门螺杆菌与溃疡病 (续上)(续上)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粘膜上皮细胞,受粘液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粘膜上皮细胞,受粘液-碳酸氢盐碳酸氢盐屏障的保护。此外屏障的保护。此外,幽门螺杆菌具有的脲素酶作用于脲幽门螺杆菌具有的脲素酶作用于脲素产生的碳酸氢盐和氨亦使自身得到保护。素产生的碳酸氢盐和氨亦使自身得到保护。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局部产生炎症和免疫反应,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局部产生炎症和免疫反应,最终导致消化道炎症甚至溃疡。最终导致消化道炎症甚至溃疡。幽门螺杆菌可通过摄入受污染食物和水而传染;胃内幽幽门螺杆菌可通过摄入受污染食物和水而传染;胃内幽门螺杆菌也可经胃内容物逆流门螺杆菌也可经胃内容物逆流,转而经口腔传染给他人。转而经口腔传染给他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