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围堰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围堰施工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某某江流域蟆颐堰一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滨河缓冲带一区桥梁围堰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述 - - 3 三、导流施工方案- -9 四、质量保证措施方案-13五、安全保证措施方案-15六、环境保证措施方案-16七、应急救援措施方案-17一、编制依据1、眉山滨江公园道路、景观工程桥梁施工图设计2、眉山滨江公园道路、景观工程桥梁围堰施工方案眉山滨江公园道路、景观工程桥梁岩土工程勘察管理报告3、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J008系列4、国家及四川省有关建设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规范、标准、规定。5、本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二、工程概述(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某某山东新区,
2、一共5座桥梁,分别是蟆颐堰1号桥、蟆颐堰2号桥、蟆颐堰3号桥、蟆颐堰4号桥、SAK1+139中桥,所有桥梁均采用脚手架支撑现浇施工桥板。桥梁总体情况及平面图如下所示:序号中心桩号河名及桥名桥宽(m)孔数及孔径(孔-m)交角1SAK0+214.2蟆颐堰1号桥811.5+14+11.5802蟆颐堰2号桥(拱桥)41-35903SAK0+799.2蟆颐堰3号桥89+12+9904蟆颐堰4号桥(拱桥)71-30905SAK1+139SAK1+139中桥816+2*20+1690 施工总体平面图 蟆颐堰桥梁围堰方案工作的基本思路:一处开挖导流整个堰河水,五座桥梁同时开挖,先抓紧时间作桥梁桩基,完成后在河
3、床底打20cm厚C15砼垫层,作为桥梁现浇板支架的基础,采用平行作业流水施工以保障在明年春耕到来之前完工,恢复蟆颐堰的正常供水工作。具体施工位置详见平面图及相应的断面图。(见附见图)三、导流施工方案1、施工导流布置的原则(1)不降低合同规定的施工导流洪水标准和建筑物安全度汛的要求; (2)不降低永久建筑物的布置型式和主要设计尺寸;(3)不降低围堰和导流泄水建筑物的设计标准;(4)按合同规定满足下游供水要求。2、导流建筑物标准与级别本工程主体建筑物为I级,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之规定,根据其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和围堰工程规模,蟆颐堰倒虹吸导流建筑物按IV
4、级建筑物标准设计。3、导流方式的确定蟆颐堰设计流量为15m3/s,在河道右岸(X:3328584,Y504725)处开挖堰提引水入岷江河内,据实测堰内水位高程409.34,岷江江水面高程为406.63,符合全断流引入方案。因在岷江二桥下有市政雨水排入系统总入管网,故蟆颐堰倒虹吸施工中应考虑雨水泄洪方案。综合考虑,故堰口围堰设在岷江二桥下的过堰桥下(X:3328363,Y5047678)处,让泄洪雨水倒流一小段。经实测此处河床高为408.8,与开挖处的河床高408.9。有一点小倒流,只需加高加厚围堰既可,使雨水和河水回流到开挖处流入岷江河中。4、导流建筑物设计(1)施工围堰施工围堰均采用梯形断面
5、,堰顶宽度为4m,围堰堰顶高程设置为413.5m,底高程408.8m,围堰长35m,围堰边坡为1:2,为防止雨水和河水冲刷,围堰在迎水面采用编织袋装土防护,高度为2.5m,围堰填筑材料为粘土和壤土,可采用导流明渠开挖土料运送2KM到填筑围堰处。(2)导流明渠导流明渠渠底宽度为8m,顶面宽度为26m,边坡1:1,渠深9m。导流断面为27m2,满足施工期河道15m3/s的过水流量。渠顶高程416.63m(地面),(现渠底高程为408.9)开挖至渠底高程407.63m,整个导流明渠的长度为35米,纵坡度为2%。 5、导流施工程序、施工流程、施工方法(1)施工程序蟆颐堰桥梁工程计划2015年12月26
6、日2016年4月30日完成,为确保工期顺利实施,蟆颐堰河道围堰及导流需在2016年1月20日前完成。导流明渠施工需分二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搭设施工便桥。第二阶段导流明渠开挖,使导流明渠与原河道贯通,然后对原河道截流,修筑围堰。(2)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修筑施工便桥导流明渠开挖围堰填筑。(3)施工方法1)便桥施工砌筑基础、桥墩桥墩、基础采用M10#水泥砂浆块石砌筑,桥墩宽1m、高1.8m,基础放脚每侧0.4m,基础厚0.5m。桥面施工桥面采用工字钢和钢板,工字钢安装前,在桥墩上先铺筑5cm厚的细石砼,待有一定强度后,将工字钢并列摆放固定在桥墩上,然后安装2cm厚的钢板作为桥面,与工字钢焊接
7、。2)导流明渠开挖导流明渠开挖采用2台1.4m3的反铲挖掘机开挖,5台自卸汽车运输,开挖的土料除运至2KM填筑的围堰外,其余运至蟆颐堰临时堆料场,2台挖掘机从导流明渠中间同时向两端开挖,开挖时应控制渠底高程,上游河底高程408.9m,下游河底高程407.63m,开挖边坡按1:1控制,导流明渠与原河道连接顺畅。3)围堰填筑先将围堰填筑的部位的腐殖土与砂层等透水层挖除,在基坑的不透水层上填筑围堰,围堰所用的土料,采用导流明渠开挖粘性土,分层填筑,机械使用1台1 m3的反铲挖掘机开挖,4台15吨自卸汽车运输,卸到作业面后,用履带式TY-140推土机推平,压实,每层铺层厚度控制在03.-0.4m。 6
8、、蟆颐堰倒虹吸工程完工后,恢复河岸原状或按规划河道进行施工。先拆除所筑围堰,清理淤泥,并恢复堰内流水。用施工原土回填,并夯实。不许在河底形成“门槛”,以保证河道的通畅。7、导流建筑物工程量1)围堰填筑 拆除 1348.6m3 2)围堰拆除清淤 304.8m33)导流明渠土方开挖 4288.9m34)导流明渠土方回填 4288.9m3 5)M10#水泥砌块石 68m3 6)工字钢 2.84t7)钢板 5.89t8)施工围栏安装拆除 1280m28、机械设备配置设备配置详见下表:名称推土机反铲挖掘机自卸汽车振动碾缺口耙蛙式打夯机洒水车使用数量1241111备用数量1111计划进场量23521119
9、、人员配置根据围堰工程施工特点及施工强度劳动力组合见下表:工种管理人员技术员驾驶员机修工普工数量11315四、质量保证措施方案本工程质量目标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验收标准执行,确保本项目的施工质量达到“合格”标准。1、认真贯彻“谁施工,谁负责工程质量”的原则,确定项目经理为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做好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工作。严抓质量,针对围堰施工召开一次施工技术会议,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按图纸施工,不准违反操作规程。2、成立围堰施工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质检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工程质量领导小组。3、质量管理职责质保体系中要做到质量管理职责明确,责任倒人,便于管理。管理人
10、员职责如下:(1)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全面负责,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平衡进度计划确保春耕灌溉之前完成桥梁下部结构及桥板浇筑、经济经济效益等各项指针的完成,并督促项目所以管理人员梳理质量第一的观念,确保质保计划的实施与落实,协调号与内外各方面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施工外部环境。(2)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的质量控制及管理者,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工作全面管理,组织图纸会审、技术交底,主持编制关键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及质保计划,监督各施工管理人员质量职责的落实。(3)质检人员:质检人员作为项目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的主要人员,对工程质量全部监督控制,实行跟踪检查,发现
11、问题及时整改,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并监督整改以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定期向项目副经理书面汇报近期质量检查情况及处理措施,并接受甲方及监理公司、各级领导的监督检查及交底验收。(4)施工工长: 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施工前对每道工序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在施工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施工指导、质量检查,对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监督整改。五、安全保证措施方案为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项目必须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建立相关的安全保证体系,所有施工人员及机具均按规定入国家保险。1、围堰施工前邀请公司技术部人员到现场指导工作,提拱有力的技术支持。2、在开挖过程中充
12、分重视地质条件的变化,对不良地质现象和存在事故隐患的部位及时采取防范措施。3、对所有参与围堰施工的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4、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操作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件上岗,加强工程机械和车辆的检查维修。六、环境保证措施方案1、严格按图纸的要求,在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下,做好弃渣场的利用、堆放的管理和治理工作,保护弃渣场边坡和施工开挖边坡的稳定,防止料场、永久建筑物基础和施工场地的开挖弃渣冲蚀河床或淤积河道。2、施工场地按要求配置足够的环保设施,并设置垃圾站、厕所等卫生设施。3、施工中的废水经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4、开挖工程完工后,拆除一些必须拆除的施工临时设施和生
13、活临时设施,并清理干净。5、按照规划布置,材料、工具堆放整齐,施工道路通畅通,整个施工场面清洁整齐。6、施工设备严禁沿道停放,必须在指定地点有序停放,经常冲洗擦拭,确保设备的车容车貌和完好率。7、工地的重要进口与重要部位,地段树立警示牌,同时树 立安全、质量标牌。组织人员,对施工场地内的路面、排水沟、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等进行定期清扫、清除。施工中,各工作面必须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整洁。七、防汛应救措施1、围堰期间成立专门的应急救援小组,坚持昼夜值班制度,负责处理施工期间的各类紧急突发事件。2、应急救援,发生险情时,应及时汇报给应急救援组长,组长视实际情况在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并分析险情确定级别,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投入运行,在现场设立指挥场所,所有人员到位,实施抢险工作。3.预防措施,做好防洪安全教育与宣传培训工作。坚持昼夜值班制度,加强与地方防汛、气象及水利部门的联系,密切注意气象水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