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施工质量若干技术指导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工程施工质量若干技术指导措施.doc(1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集团公司提高住宅工程施工质量若干技术指导措施 1、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克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规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以下简称通病防治)工作,制定本措施。 2、本措施是工程质量安全部结合行业及集团住宅工程质量实际,为克服住宅工程存在的裂缝、渗漏等质量通病而专门制定的措施,集团在建住宅工程建设过程中,除应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结合本工程实际,认真采纳、执行本措施。1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1施工单位1.1. 1 梁二排钢筋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图1.la 图1.lb1.la(1) 一、二排纵筋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5mm 和一排纵筋直径的较大者。如箍筋弯勾阻挡二排纵
2、筋位置,应按如图1.la 、1.1b 或图1.2b 处理。 (2) 分隔筋直径不小于25mm 和纵筋直径的较大者,一、二排纵筋与分隔筋三者必须靠紧,用粗铁丝绑扎。 (3) 梁面第一分隔筋距支座0.5m 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 设一处,同一面纵筋每跨不少于2 处; (4) 梁底第一分隔筋距支座1.5m 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每跨不少于2 处。1.1.2 箍筋 框架梁、柱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框架梁、柱箍筋应按图1.2a 制作;当梁、柱纵筋较密,无法按图1.2a 制作时,应做成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如图1.2b 或规范的焊接工艺),不得焊伤箍筋。图1.2a 图1.2b (2) 梁柱节点
3、箍筋必须按图1.2a 或按图1.2b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制作,并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加密箍筋。当现场安装有困难时,可在柱每侧设置不少于l 根12 钢筋段与节点箍筋点焊制成钢筋笼,随绑扎后的梁筋一齐下沉至设计位置,如图1.2c 、图1.2d。图1.2c 图1.2b1.1.3 垫卡、垫块及钢筋保护层 1.1.3.1 垫卡及垫块:禁止使用碎石做梁、板、基础等钢筋保护层的垫块。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用塑料垫卡;当采用砂浆垫块时,强度应不低于M15 ,尺寸不小于40mmx40mm 。梁柱垫块应垫于主筋处,厚度为纵筋保护层厚度减去箍筋直径;基础垫块厚度同基础保护层。垫块上应按图1.3 预留18#
4、绑扎固定铁丝。图1.31.1.3.2 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IOmm 时,应采用图1.4 所示支架,支架间距为:当采用6 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 ,当采用8 分布筋时不大于800mm ,支架与受支承钢筋应绑扎牢固。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时,可采用图1.5 所示马蹬作支架。马蹬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mm ,并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当板厚h 20Omm 时马蹬可用10 钢筋制做;当20Omm h 300mm 时马蹬应用12 钢筋制做;当h 300mm时,制作马蹬的钢筋应适当加大。图1.4 图1.51.1.3.3 应采用增高型的灯头盒和过线盒,保
5、证接线孔下缘至盒的开口面的距离,不小于板底筋直径与规范规定的板筋保护层厚度两者之和。2 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2.1 设计2.1.1 工程地基应按变形控制设计,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变形计算,采用天然和复合地基的工程平均沉降计算值不大于150mm。2.1.2 住宅工程的顶层和底层砌体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Omm,纵筋不少于210,箍筋6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隔不大于1.3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8,见
6、图2.1。30003000抗裂柱尺寸 墙厚 180mm抗裂柱尺寸 墙厚 180mm30003000AA,梁柱预留26200钢筋与抗裂柱箍筋焊接图2.1a图2.1b砖 墙窗柱A-A6200210120压顶宽墙体C20混凝土图2.1 2.1.3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墙体,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为12O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且高度方向间距不大于2m,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2.la2.lb 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按图2.la 和2.lb 所示设置钢筋混凝土抗裂柱。2.1.5顶层圈梁高度
7、不宜超过240mm。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2.1.6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埋。2.1.7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璃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2.1.8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宜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2.1.9顶层框架填充墙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墙面应采取满铺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2.2 施工2.2.1 施工单位应优先采用表面有一定粗糙的砌体材料。2.2.2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2.2.3
8、非承重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 。应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 。2.2.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宜为45d(不应小于28d),上墙含水率宜为58。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并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2.2.5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21墙砌体;2砌体砂浆;3结构楼板12331砌体转角部位砌体中部 2.2.6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2.2.7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60d
9、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30d。2.2.8 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2.2.9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缝。2.2.10 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3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3.1设计3.1.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3.1.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以下简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一般不应小于120mm(厨房、浴厕、阳台
10、板不得小于90mm)。砌体结构住宅现浇板最小跨度不应大于层高的1.5倍。建筑外转角处的室内角部板块和井式楼盖的角部板块,其板厚不宜小于120mm (见图3.la、 3.lb)。建筑物平面刚度突变处的楼板宜适当加厚。图3 .la 图3 .lb3.1.3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单元中(保证2开间并不少于6000mm范围)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径不宜小于8mm。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不应少于7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5m。3.1.4在现浇板平面急剧变化处、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6mm
11、,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3.1.5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不宜大于240mm240mm,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应不大于300mm。3.1.6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水泥强度等级不应大于R42.5。3.1.7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3.1.8 挑出阳台宜用梁式结构;当挑出长度L 1.5m 时,应采用梁式结构;当1.Om L 1.5m 且需采用悬挑板时,其根部板厚不小于L/10 且不小于120mm 。3.1.9 板面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0mm
12、 。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大于20Omm ,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大于30Omm 。3.1.10 单向板长跨方向底筋配筋量AS 1.5bh/1000 ,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Omm ,直径不宜小于6mm 。3.1.11 阳台悬挑板长度1.Om Lbhw/1000 ,间距不大于200mm ,如图3.3 所示 图3.3 图3.43.1.17 悬吊于梁下的外墙混凝土装饰板,不论整浇或后浇,均应设置足够的抗裂纵筋,限制裂缝宽度,如图3.4 所示。3.2施工3.2.1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3.2.2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3.2.3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
13、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0。3.2.4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50mm。3.2.5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现浇板施工时钢筋工应跟班施工。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钢筋保护层马凳,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3.2.6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线管不应平行布置于梁边150mm以内。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3.2.7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3.2.8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3.2.9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