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庸可耻之辈不足与论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卑庸可耻之辈不足与论事.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卑庸可耻之辈,不足与论事【原典】言不必当,极口成是;未交此人,故意诋毁。卑庸可耻,不足与论事。【译释】无论别人说什么都极口称是,对于还未交往的人就刻意诋毁,这两种人属于卑鄙庸俗可耻之辈,不能与之合作共事。“言不必当,极口称是”,别人发表的观点和见解未必完全正确,未必十分精当,他却在一旁连连附和,高声称唱,一味地点头“是,是,是、这种人如不是故意的,定是一个小人,胸无定见,意志软弱,只知道巴结逢迎,投机取巧讨好别人。这类人自然当不得重任。“未交此人,故意诋毁”,不曾与人交往,对人家全然不了解,全是道听途说,加上自己的主观想象,就在人背后飞短流长,说人坏话,恶意诽谤他人,诬人清白。这种人多半是无德
2、行的小人,无学无识,又缺乏修养,既俗不可耐,又不能自知。解读曾国藩所言“卑庸可耻”之辈典型的特征就是口蜜腹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蜜腹剑是个典故,其始作俑者时唐朝的李林甫一一典型的卑庸可耻之辈。自唐玄宗登基以来,天下承平日久,玄宗逐渐不理政事。李林甫任宰相以后,将朝中贤能者一一挤出朝廷,天下人多有议论,唐玄宗却对李林甫一直极为信任。天宝六年(747),唐玄宗下诏:“天下之土,凡有一技之长者,可以参加廷事,合格者任以官职J李林甫闻诏,内心十分恐慌。自己的所作所为天下人共知,唯独深居宫中的唐玄宗未有所闻。如果让天下之士面见皇帝,必然会暴露无遗。为防止万一,李林甫只能硬着头皮向玄宗进言:“陛下乃万乘
3、之躯,选贤举能是臣子的事,何劳陛下亲自过问呢?何况,天下土人犹如茅草,不识礼度,只会狂言乱语,此等事情委托给尚书省长官就行了J唐玄宗李隆基一时没弄清李林甫的本意,还以为李林甫在为自己分担国事,心内大喜,便答应道:“选贤之事由你去办,朕也就放心了J李林甫一听玄宗允诺,长长地舒了口气。退朝之后,李林甫召集自己的亲信,进行嘱咐:”此次选贤之事,诸位尽力去办,但不可录用一人!”这次考试,大诗人杜甫也满怀希望地参加了,但结果,杜甫和所有应试者竟无一人考中,充满希望的杜甫彻底绝望了,气愤之余,将痛恨见之于笔端,写下了“纨绮不饿死,儒冠多误峰”的诗句。李林甫却厚颜无耻地将此恶作剧作为捞取恩宠的资本,急不可待
4、地上奏:“启奏陛下,天下之士无一合格者,都是些卑贱平庸之人。自陛下登基以来用人有方,使得野无遗贤,实在是可喜可贺之事J唐玄宗听罢哈哈大笑,对李林甫的奉承献媚之词感到顺耳。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势,李林甫大耍各种手段。有敢于在朝廷言政事者,一律贬斥,有的甚至遭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天子耳目不灵,对朝廷以外之事根本不晓。其他官员也成了持禄养闲之人,看李林甫的眼色行事。一次,一个官员不畏李林甫的权势,上书评议朝中大事,结果被李林甫贬职。李林甫为了防止再出现类似事情,便威胁其他大臣:“今明主在上,你们听命于上就可以了,还有什么可以议论的呢?吾等难道不见厩中之马乎,终日无声,则有丰美的食物;一鸣,则黜之矣。
5、”自此以后,朝中大臣不敢再有谏之者。压制朝中大臣的同时,李林甫还施计堵塞外放官员的升迁之路。开元时期,像薛讷、郭元振、张嘉贞、张说、萧嵩、杜暹、李适之等人,都因为在边地立下功劳,而后入宫相天子,均为难得的人才,这也是唐朝选相的一条重要原则。李林甫对于守边的儒臣特别是其中功劳卓著极为嫉恨,唯恐他们出将入相,对自己构成威胁,便向玄宗上奏:“以陛下之雄才大略,治国有方,国富民强。然夷狄未灭,一直是朝廷大患,而今守边之将皆文臣,这些人贪生怕死,不懂战事,遇敌不能身先土卒,于守边无益,不如用蕃将。蕃将生而勇武有力,自小养于马上,长于战事,这是他们的天性。陛下若欲灭夷狄,威加四海,委蕃将以重任,他们必然感
6、恩戴德,为陛下卖命,夷狄则不足虑也。”唐玄宗听了李林甫的上奏,感到很对,就高兴地答应了。实际上,这是李林甫专权用事的又一个奸计。在唐朝,番将是没有资格任宰相的,这样,李林甫便能安安稳稳地当他的宰相,再也不用害怕文臣立功于边陲了。细心洞察最接近你的人,就会成功地避免许多你意想不到的损失。而错误地识人最终会带来恶果。我国古代的两大名相管仲和王安石就曾为我们作出过表率。管仲辅助齐桓公时,齐桓公曾向他介绍身边最为忠诚的三个臣子:第一个为了侍候帝王自阉为太监;第二个追随君主十五年不曾回家探亲;而第三个更为厉害,为了给皇上滋补身体,竟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羹。管仲听说,就劝齐桓公把这三个小人赶出朝廷,理由是他
7、们虽貌似忠诚,却违背了正常人的感情,可见居心不良。另一位名相王安石在变法期间屡受非议,有一个叫李师中的小人乘机写了篇长长的巷议,说接头巷尾都在说新法好,宰相好,为王安石变法提供雪中送炭般的舆论支持。但王安石一眼就看出了巷议中的伪诈成分,于是开始提防这个姓李的小人。生活中往往又两面三刀者,就是采取各种欺骗方法迷惑对方,使其落入陷阱,达到自己的企图。在当代,也不乏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蜜腹剑的阴谋家。他们就在我们的周围,有时,他们看到你直上青云,就会逢迎拍马专捡好听的话讲;有时,他们看到你事事顺心、进展神速,就会在背后造谣生事向上层人物进谗言,陷你于不利;有时欺骗、谎言、圈套从他们头脑中酝酿成“捆仙绳
8、”套在你身上,使你翻身落马;有时,他们看到你堕入困境则幸灾乐祸,趁机打劫。所有这一切,我们岂能不防呢?人们之所以受到接近自己的人的伤害,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善于识人,错把小人当君子,误把骗子当朋友。在现实生活中,尽管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善于伪装自己,但由于其本身之意在于存心害人,所以不论他伪装多么巧妙,总会露出马脚。可以通过他言谈举止及处理问题的具体方式等诸方面来观察他的人品。当发现你身边的人十分虚伪、奸诈,那么你必须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你经常注意多方面观察与你接近的人,就会发现许多你在平时所不易察觉的东西,会很清楚地了解到你身边的人对你的真实态度,而不至于在危险即将来临时全然不知,甚至还把加害你的人作为亲密的朋友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