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府蓝网”为统揽打造特色生态流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天府蓝网”为统揽打造特色生态流域.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以“天府蓝网”为统揽打造特色生态流域近几年以来,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生态文明效应逐步彰显。成都市不仅是四川省的首府城市也是生物多样性典型的地区,同时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面临着城镇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成都平原以岷江和沱江的冲积扇为基,先民临河而居,城市依水而起,灿烂的蜀地文明则在人类行进的湖沼江河间铺演开来。建设公园城市特色生态流域。这几年,四川天府新区从规划之初“治愈”过去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产生的各种“城市病”,到如今全城推进的生态价值转化进程,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探路之旅让成都成为“两山”理念的实践阵地。在
2、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新征程上,如何推进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走出一条符合成都实际的高质量公园城市发展之路,是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2021年,成都竭尽全力织就“天府蓝网”,打造水清可触的生态基脉、蓝绿一体的活力动脉和价值彰显的发展兴脉。如今的“天府蓝网”是成都治水文明的延续与转型,是在已取得治水成效的基础上由治水一理水一活水到营水的价值蝶变。开展以“天府蓝网”为统揽的河湖流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管理工程是建设公园城市特色生态流域,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有效路径,也是成都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最新探索,具备重要意义。完善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流域管理系统,
3、进一步完善符合地域特点的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按照从社区到城市再到区域的顺序进行流域建设和管理。此外,应结合成都市区居民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完善生态流域的规划与建设,由点到面地将生态流域建设扩展至整个城市,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达到全方位覆盖,最终使得城市各个区域有机连接起来。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推进流域生态价值转化。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主要聚焦城乡融合、产业集群、河湖文化、场景营造4大方面:组群布局,农业生态价值转换通过“农业+”模式提升多样价值功能,形成城市功能向乡村延伸的示范级高端产业;统筹产业功能区域产业发展,构建高端服务业聚集带;文化重塑,
4、打造河湖文化IP;依托场景段,植入文化演绎空间、文化博览场馆等,构建“天府蓝网文化画卷”。提升城市水生态系统整治管理效能。第一个是水安全保障。进一步优化市内河湖水系布局及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坚持规模化供水和连片集中供水发展方向,提升灌区供水和排涝保障能力,不间断增强城乡水安全保障能力。第二个是水资源供给。探索节水支持政策,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研究用水权初始分配和用水权交易办法,推广合同节水管理,不间断提升用水效能。三是水环境达标。强化城市污水处理,提高污水处理后的再生回用率,减轻城市污染对河流的压力,预防城市及农村黑臭水体产生。四是水生态健康。城市水系是典型的水生态系统,尽管受到人类的干扰,但
5、在新的环境下,城市水系能够建立新的良性水生态系统,通过良性生态系统循环,促进水质净化,提高生物多样性等。五是水景观优美。城市水系整治管理要顺应居民对美好景观的期望,在整治管理过程当中,兼顾河岸绿化、步行道、园林设计、游泳戏水区及水质安全、生物多样性修复、水景观建设等。六是水文化浓厚。强化河流文化性,重视对水文化方面历史遗迹的保护,建立沿河沿江文化遗产廊道,创造有特色、有个性、有内涵的滨水区,传承城市人文社会发展的脉搏。七是水管理聪明才智。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天一空一地一网立体监测体系,全面提升水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八是水经济发展。城市水系整治管理的同
6、时,应系统规划沿河的产业带、功能区以及基础设施等建设,统筹流域生态资源、产品和价值,利用“产品价值评估+市场运转”的保障机制有效推进流域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江河冲击给予成都赖以筑城的沃土,治水历史赋予成都以厚重的积淀,三江不息为成都的生产注入汩汩活力。成都的发展与水休戚相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爱护水环境,珍惜大自然的馈赠,是流口常谈,更是真知灼见。水安则城兴,水美则人怡。成都将牢记“生态兴,则文明兴”,从“水活河畅、水净物丰”出发,铺就“天府蓝网”,与“青山绿道”结合,打造特色生态流域,营造出更美好的公园城市空间形态,努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者系成都市委党校科技与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王淼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