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新能源是推进区域经济转型与长久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新能源产业是*产业创新集群16个重点细分领域之一,也是全国诸多城市争抢的产业赛道之一。*是国内重要的工业强市,对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有着迫切需求,必须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发展现状(一)产业规模不间断扩大。在新能源各赛道领域,例如光伏、风电、智能电网、动力电池及储能、聪明才智能源等,*均有布局。尤以光伏产业最为典型,基本涵盖了上游的晶硅原材料如硅片、银浆)、中游的组件辅材及装备(如接线盒、背板、胶膜、跟踪支架、逆变器核心部件)、下游的建设
2、运维和技术服务,2023年,产值达*亿元,同比增长35.3%。无论是产业链整体延伸度,还是细分领域影响力,*光伏产业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均占有优势地位。在智能电网、动力电池及储能、氢能、风电产业等领域,*产业链条不间断延伸壮大,横向拓展能力不间断提升。智能电网核心领域功率半导体的上下游均有龙头企业分布;动力电池覆盖了上游正负极材料、中游电芯及控制系统、下游储能电站开发和电池回收;氢能产业拥有氢能制取、储运、加注、应用等领先技术;风电产业的上游叶片、发电机、铸件以及中游的风塔、电线电缆等核心零部件领域也均有布局。正因为赛道多和产业链条不间断延伸,带动产业规模不间断扩大。2023年,*新能源产业实
3、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28.4%,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4.3个百分点。二产业集聚效应初显。截至2023年底,*集聚新能源企业546家,其中规上企业382家。拥有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3家,高新技术企业259家,重点企业35家,瞪羚企业29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家。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中,*位列全国第三,比2023年上升4位。此外,阿特斯、迈为股份、协鑫科技、固德威、天华新能、天顺风能6家企业还上榜2023胡润中国能源民营企业T0P100O从竞争优势看,光伏领域的协鑫科技在颗粒硅生产及钙钛矿电池方面,阿特斯光伏科技在光伏组件方面,晶银新材在银浆方面,中信博
4、在跟踪支架方面,迈为科技在光伏电池丝网印刷设备方面均具备领先优势。风电领域的天顺风能是国内风电塔筒制造的龙头企业,其主营产品风力发电塔架处于全球领航地位。智能电网领域的阿特斯阳光电力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站开发商之一。动力电池及储能领域,有固德威(全球三大储能逆变器供应商之一)、天华超净(氢氧化锂头部厂商)、星恒电源(轻型电动车锂电龙头企业)、蔚蓝锂芯(电动工具锂电龙头企业)。制氢环节,拥有华昌化工、东华能源等龙头企业。氢气储运环节,拥有国富氢能(储、运、加装备市场占有率均列全国第一)、中集圣达因国内最大的低温液氢储罐和运输装备生产商)等企业。强势龙头企业发挥主导作用,有力增强了产业链韧性,并拉
5、动形成了规模与集聚效应。三产业招商平稳推进。2023年3月,*九大市级新能源产业园正式授牌,拉开了深挖区域资源禀赋、精准招商的大幕。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项目纷纷落地。例如,协鑫科技、固德威、阿特斯等头部企业启动了由专营光伏转为“光储充换”系统集成的项目,盛虹储能电池超级工厂、赣锋锂电华东基地动力电池项目、帝航集团新能源动力电池防护产品等项目也先后落户。二、*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一)聪明才智能源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聪明才智能源系统涵盖光伏、风电、智能电网、动力电池及储能、氢能的生产、转换、输送、消费等全过程,是新能源体系的聪明才智大脑。通过聪明才智能源系统数据分析、监控及智能控制
6、,可以对新能源体系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目前,*聪明才智能源建设存在两个痛点:第一个是重建设、轻运营。聪明才智能源建设参与者众多,既有苏高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工业园区能源大数据中心等区级数据中控平台,也有聪明才智能源服务管理中心、能源算力中心等企业平台。一方面,由于参建单位不同,各平台之间难以互通;另一方面,各大能源平台能源监测对象限于年耗标煤3000吨以上重点用能单位或本单位服务对象,用能数据有待进一步贯通和下沉。第二个是高投入、低产出。受限于算力和算法不足,*聪明才智能源系统数据开放共享不足,智能化数据很多时候也仅是可视化呈现,亟须设定更多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感。二新能源行业投
7、资过热。近几年以来,随着新能源行业整体景气度攀升,光伏、动力电池等板块投资热度一直不间断高涨。公开数据显示,从2023年7月至今,就有阿特斯、固特威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告加码新能源业务,涉及光伏设备、新能源电池、储能、锂电材料等细分赛道,投资额超过250亿元。不仅*企业在扩产,几乎国内所有头部企业都是如此。头部企业要抢占市场份额,于是通过加强投资提升技术,做大放量获取规模效应,这有可能导致产能过剩,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则会因为产品积压严重、资金链断裂而进入破产边缘。*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74.64万千瓦,硅片产量17.26GW,电池产量2.7GW,组件产量
8、7.7GW。按此推算,目前,*光伏产业各环节供需比例大致为:“装机量:组件出货量:电池片出货量:硅片出货量七0.7464:7.7:2.7:17.26”,这说明各环节均已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三配储市场化机制不完善。*是国内重要的工业大市,是典型的“用能大市”,但传统能源基本上靠外部供给,自给水平较低,这导致新能源装机急剧增长。但大量新能源发电设备接入会对电网安全造成一定冲击。迄今为止,储能被视为应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和消纳的重要手段。2023年5月,*市人民政府刊载刊载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光伏发电开发利用的工作意见试行)也已明确“鼓励装机容量2兆瓦以上的光伏项目,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8%的比例配
9、建储能系统”。目前,新能源配储缺少成本疏导的市场化机制,企业投资储能存在诸多焦虑。具体表现在两点:第一个是投资方配储的经济效益不高。有企业反映,光伏产业通过多年技术迭代、产能建设,发电成本有所下降,但是,经济优势却荡然无存。第二个是企业缺乏配储的源动力。有企业认为,与国外工业电价相比,我国工业电价太低,根本没有配储的必要和动力,这就需要在成本疏导机制和商业模式上有所突破。四产业基金投资缺乏协同。新能源产业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投入资金巨大、研发风险极高、时间周期漫长。近几年以来,*高新区、*区等地先后建立新能源产业母基金用于扶持产业发展,市级层面也设立了规模5亿元的中方财团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
10、。从目前来看,这些基金在撬动地方和社会资本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协同不足的难题,主要表达在两大方面:第一个是在“投给谁o前期缺乏投资生态圈理念,大多数投资一些头部企业,往往忽视大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第二个是在“怎么投”上。目前与新能源有关的绿色金融主要以债券性驱动的绿色贷款为主,但对企业新能源投入转化为收入的权益类投资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在资本市场对接、金融资产的估值和定价方面有所突破。三、对策建议一加强系统规划。第一个是加强部门工作协同和监督管理。定期梳理*及周边区域新能源代表企业的产能和最新投资动向,出台明确的政策指引文件。引导疏通疏通上下游企业明确量价、稳定预期,杜绝盲目投资、重复
11、建设。引导疏通疏通企业着眼大局和长远利益,促进新能源产业一直不间断健康发展。第二个是探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鼓励硅料与硅片企业、硅片与组件企业、组件与发电企业深度合作,支持上下游企业通过相互持股、战略投资等方式深度合作。三是不间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建筑领域,推广光伏瓦、光伏幕墙等技术应用,探索“光储直柔”项目示范;在园区、工厂、社区建设方面,拓展储能应用场景,引导疏通疏通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在交通领域,一直不间断提升充电见桩率、新能源见车率。四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首先,加快已有新能源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进度,推进项目尽快启动、形成产能。其次,摸排*二、三级生产企业名单。最后,引导疏通疏通、推进
12、这些企业纳入本土龙头企业的供应商体系,杜绝因产能过剩遭受重大冲击。二乐于探索合理化成本疏导机制和可行性商业模式。第一个是探讨配储成本的分摊机制。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均要承担一定比例的储能成本,而不仅是强加在某一个市场主体身上。第二个是健全商业模式。探讨共享储能等商业模式的安全性、可行性,通过租赁形式让新能源投资方配备储能,这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可以让运转维护更加有保障。三是完善碳普惠交易体系。推进*光伏配储作为减排场景纳入碳普惠交易体系,方便*新能源投资方除了卖电,还能通过资源减排交易卖碳,实现电收益、碳收益叠加效应。三提升新能源产业基金的投资效能。第一个是找准发展路径。制定*新能源各主要
13、细分领域技术发展路线图,明确技术发展路径、关键节点及资金需求。在积极支持头部企业的同时,加强投资一些细分领域、创新型中小企业,如加强光伏领域的硅料研发和钙钛矿光伏电池,氢能领域的高压储氢材料和加氢站关键设备等方面的投资。第二个是完善产业生态圈。从只投单个企业转向投资新能源产业生态圈,突破光伏产业高端技术,引导疏通疏通核心企业组织一些上下游企业共同申请产业基金投资。四开发更多能源数字化应用场景。第一个是建设市级统一的能源数据中心。打通各新能源品类全链条信息,着力实现聪明才智能源数据贯通下沉,实现对能源网络的全景感知和智能控制闭环。第二个是打造特色创新应用场景。围绕零碳工厂、聪明才智储能、循环再生需求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深度应用,促使聪明才智能源由单方面应用向综合应用扩展,由“粗放型呈现”向“精细化应用”转变,进一步提升终端用户采用新能源节能减排的获利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