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氏理筋手法配合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028100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杜氏理筋手法配合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杜氏理筋手法配合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杜氏理筋手法配合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杜氏理筋手法配合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杜氏理筋手法配合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关于杜氏理筋手法配合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关于杜氏理筋手法配合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杜氏理筋手法配合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杜氏理筋手法配合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杜氏理筋手法配合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罗建平王蛟欧阳松舒文韬张智【摘要】目的观察杜氏理筋手法配合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男130例,女70例;年龄2175岁,平均45.39岁。治疗组132例采用杜氏理筋手法配合推罐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推罐治疗,2周后,分别观测两组患者疼痛、激痛点压痛及胸腰椎功能等指标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疼痛、激痛点压痛及胸腰椎功能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杜氏理筋手法配合推罐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建议作为腰背肌筋膜炎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手

2、法;火罐;筋膜炎;病例对照研究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linicaleffectsoftreatinglowerbackmusclefascitisbymassageofMrDucombinedwithcupping.Methods200patientswereinvolvedwithfascitis,including130malesand70females,theaverageagewas45.39years,from21to75years.Theywererespectivelypidedintotrialgroupandcontrolgroup,13

3、2casesintrialgroupand68casesincontrolgroup.ThepatientsintrialgroupweretreatedwithmassageofMrDucombinedwithcupping.Thepatientsin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Cupping.ResuItsTheindexeswhichincludedpaining,tenderness,thefunctionofthoracicandlumbarspinewereresearchedandtheclinicaleffectswerecomparedinthete

4、st.Theresultofstatisticalanalysisdemonstratedthat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oftheclinicaleffectsintwogroups(P0.05或P0.01),具有可比性。表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1.2 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诊断:(1)有外伤后治疗不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2)多发于中老年人,好发于两肩胛之间,尤以体力劳动者多见;背部酸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局部有固定压痛或压痛较为广泛,背部肌肉僵硬,沿

5、竖脊肌走行方向常可触到条索状改变,腰背功能活动大多正常,X线检查无阳性征象。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腰背肌筋膜炎诊断标准者;年龄在2175岁者;患者自愿受试。1.4 排除标准合并急性软组织损伤、颈(腰)椎病、肩周炎、风湿病或类风湿疾病;1周内接受过与本病相关的中西药治疗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乂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治疗方法2.1 治疗组2.1.1 采用推罐治疗用苏红寻痛汀作为润滑介质,取3号或4号罐口平滑之玻璃火罐(视患者胖瘦可适当调整大小,罐口一定要光滑),用闪火法将火罐吸附于激痛点处,采用深吸快移法(年轻体壮或肥胖患者)或浅吸快移法(

6、年迈体虚患者),推罐时尽量拉长,点、线、面三者兼顾,点是刺激穴位,线是经脉循行线,面是患处皮部。最后,以激痛点为中心上下、左右大面积来回推动火罐至皮肤潮红或紫红为度,最后在脊柱两侧膀胱经循行线上分别上、下来回推动火罐23次,患处可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斑点,重者呈斑片状,触之略有阻碍感或隆突感,第1次有可能出现较多,23天后可自行消退,这种现象随病情减轻而逐渐减少。整个治疗时间约23min,推罐治疗结束后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受凉。每隔35日待罐斑消失后再重复治疗1次(若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者不再重复治疗),共治疗3次。每次拔罐后配合杜氏理筋手法治疗。2.1.2 杜氏理筋手法揉法:脊柱正中揉双侧竖脊肌。

7、(2)拿法:拿背棘突旁(斜方肌、竖脊肌、菱形肌、腰大肌);拿肩胛侧(斜角肌),拿肩井(斜方肌外缘)。背部分筋:沿督脉分大椎至腰阳关(拨棘上韧带),沿棘旁分筋(分斜方肌、菱形肌),分颈侧筋(斜角肌)。弹胸背筋:弹背筋,弹腋前后肌(胸大肌、背阔肌)。(5)点穴镇定:肩井、天宗、夹脊穴、肾俞等穴位,指端从前至后,沿督脉、夹脊穴叩击腰背部。共约15min,隔日1次,共治疗7次。2.2 对照组采用推罐治疗:推罐方法同上。3.1 观测指标3.1.1 疼痛分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判定患者疼痛强度:O级:静息时及活动时均无疼痛;回级:静息时无疼痛,日常活动时轻微疼痛;团级:静息时轻微疼痛,日常活动时疼

8、痛加重;团级:静息时或日常活动时疼痛剧烈。3.1.2 激痛点压痛分级激痛点压痛分级:O级:无压痛;团级:压痛需用力;回级:压痛无拒按;团级:轻压即痛或拒按。3.1.3 胸腰椎功能分级胸腰椎功能分级:O级:功能无受限;团级:胸椎或腰椎功能轻度受限;团级:胸椎或腰椎功能中度受限;团级:胸椎或腰椎功能重度受限。3.1.4 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疼痛消失,腰背部活动自如,劳累后无特殊症状,硬结或条索状物消失;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范围基本正常,劳累后稍有沉重感,硬结或条索状物明显缩小;有效:疼痛和活动功能较前有所改善,劳累后症状如前,但稍加休息

9、后复感减轻,硬结或条索状物无明显变化;无效:经治疗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者。3.2 疗效评定结果3.2.1 统计处理方法所有试验数据均规范录入电脑,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计算、分析。具体方法为:性别、发病部位、临床疗效采用X2检验;年龄、病程、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或甘检验(方差不齐);组内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两均数比较采用1.SD(1.eastSignificantDifferenceTeSt)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0.05或=O.Ol,P取双侧值。3.2.2 治疗前疼痛、压痛及胸腰椎功能评价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分别进行疼痛分级、激痛点压痛分级及胸腰椎功能分级方面的评价,结果见

10、表2,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表2两组治疗前疼痛、压痛及胸腰椎功能分级情况3.2.3 治疗后疼痛、压痛及胸腰椎功能分级情况两组在治疗后分别进行疼痛分级、激痛点压痛分级及胸腰椎功能分级方面的评价比较,结果见表3。治疗组无疼痛(0级)120例,无疼痛率90.91%;无压痛(0级)108例,无压痛率81.82%;胸腰椎功能受限者恢复124例,恢复率93.94%o对照组无疼痛(0级)35例,无疼痛率51.4%;无压痛(0级)38例,无压痛率55.89%;胸腰椎功能受限者恢复50例,恢复率73.53%o两组在缓解患者疼痛、激痛点压痛及改善胸腰椎功能方面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

1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3两组治疗后疼痛、压痛及胸腰椎功能分级情况3.2.4 两组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比较见表4,参照上述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临床综合疗效进行比较,数据采用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4讨论腰背肌筋膜炎是因长期积累性劳损,使肌肉筋膜长期处于一种痉挛状态,使肌肉筋膜变性发生无菌性炎症;肌纤维组织在骨骼的附着点,灵柩称尽筋处,可称作筋结点,这里是引起劳损筋痹的重要部位,一旦经筋附着处反复损伤、粘连,形成条索结块,就必然阻滞经筋气血的运行,所以寒、瘀、虚是“筋痹主要的病理特点3。临床上以散寒止痛

12、、行气活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补虚扶正为治疗原则。杜氏理筋手法是本院已故骨伤科专家杜自明先生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手法,在骨伤科软组织疾病应用广泛。通过手法治疗以疏通腰背部的经气,气顺则通,气至血行,气血畅行则疼痛缓解,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推罐疗法中的负压和温热作用,可使局部组织处于高供养低消耗状态,能刺激末梢神经兴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有效改善组织营养,以利于受损神经和肌肉的修复与再生,形成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良性刺激4。我们采用推罐疗法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炎正是基于其寒、瘀、”虚的病理特点,首先以激痛点为中心作大面积上下、左右推罐治疗以散寒止痛、行气活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松解

13、粘连及缓解肌肉痉挛,最后在脊柱两侧循膀胱经作推罐结束治疗,以刺激十二脏腑之经气,调节机体功能失调,扶助正气,调节阴阳,抵御外邪,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另外,用苏红寻痛汀作介质,一则起润滑作用,另则苏红寻痛汀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可增强疗效。临床观察证实:行推罐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可明显减轻,疗效显著。本疗法具有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治疗时间及疗程短,疗效肯定,患者痛苦小,且无需辅助口服药物等治疗,避免了口服药物所致胃肠道刺激反应及肝、肾功损害等风险,应推荐作为腰背部肌筋膜炎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2金建丰.游走罐结合悬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49例.浙江中医杂志,2010,45(7):522.3赵宪荣喇络加罐配按摩治疗腰背肌筋膜炎160例.中医临床研究,2011,3(15):63.4张莉,唐丽婷.拔罐疗法对人体局部血红蛋白的影响分析.中国针灸,2001,21(10):6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保健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