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解读.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解读【摘要】悲惨世界以生动且耐人寻味的笔风描述了冉阿让曲折传奇的人生,这部经典伟大的著作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当时法国社会生活的真实黑暗面,同时呼吁大家以人道主义思想观念来改造社会。所谓人道主义思想,就是提倡要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同时建立“平等”与“博爱”等观念,传播正能量,从而感化他人,感化社会。小说通过冉阿让的曲折人生,展现了人性自私冷漠、冷酷无情的黑暗一面,同时,又将这一面与冉阿让不卑不亢地与社会抗争的仁善一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通过作品宣扬了人道主义思想与真善美的精神。对悲惨世界人道主义思想进行剖析和阐释,是理解雨果人道主
2、义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可以深化了解经典著作,另一方面,对当今社会的道德教育建设起着一定的启迪作用。【关键词】雨果;人道主义思想;悲惨世界;人物形象;思想起源;精神观念雨果的全名叫维克多雨果,这位享有盛名的作家,不仅在法国文学史上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更是一位对人类文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代宗师。雨果是法国的现代主义作家,他的一生跨越了整个19世纪。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之中,写有大量诗词、戏剧表演及小说作品。他的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思想,呼吁人们以善良的心、仁爱的品德,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德秩序来影响社会,从而逐渐形成理想化的真善美世界。雨果创作的悲惨世界,在展示社会冷漠黑暗的一面的同时,也揭示出有关
3、法律法规的诸多不足,同时也表现出对底层劳动人民所遭受不公待遇的同情。雨果在他的作品中时刻体现出人道主义思想,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并完善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一、人道主义思想概述(一)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思想有两个不同维度:第一个维度强调的是个人层面,注重展现自我本身的价值;第二维度强调的是社会层面,不仅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强调作为社会的一员,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在社会责任面前,需要牺牲个人利益来维护集体利益。人道主义思想起源于古希腊时期,于文艺复兴时期有所发展,但兴盛于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逐渐形成“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二)雨果的人道主义
4、思想雨果尽毕生之力,逐渐发展完善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呼吁人们从民族宗教、封建制度等范畴解放出来,摆脱束缚人性的枷锁,倡导以仁爱善良之心关爱他人、关怀社会、感化他人。纵观雨果所有的著作,他塑造的每个人物都能体现出他所宣扬的人道主义思想与对整个社会崇尚自由平等的期望:他挥舞着自由的鞭子,批判封建主义思想禁锢着自己的国家,残酷剥削底层劳动人民,呼吁社会拥有公平公正的法律法规,同时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2。与一般宣扬人道主义作家相比,雨果运用微妙的叙述手法,把人道主义博爱与自由平等刻画得更为饱满且更为真实。二、从悲惨世界中的人物形象看人道主义思想悲惨世界是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一部经典著作,通过刻画主
5、人公冉阿让悲惨曲折的人生,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待遇,从而呼吁平等、博爱等人道主义思想3。(一)正面人物形象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悲惨世界的作品中,雨果明确指出:“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4冉阿让是被精心刻画的主要人物,其人生轨迹经历不幸、堕落和重生,共三个时期。为生存偷吃面包,被判处19年苦役,他不幸的遭遇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冷酷与不公。当他走出监狱后,又因生计问题再次踏入偷盗之路,那时的他内心充满仇恨与反抗,而主教的宽恕和仁爱解救了他,感化了他,唤醒了冉阿让的良知,最后他又以仁爱之心待他人,帮助芳汀,收
6、养了她的孩子坷赛特,并倾注所有的爱给了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这样一种博爱与仁德之心的传承,正是雨果构建的理想人道主义思想体系与社会形态,以具有艺术手法的形式宣扬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以正面人物形象输出他的博爱与平等的理念。(二)反面人物形象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雨果作品的特点在于,除去正面人物外,反面人物形象也表现出“真”“善”“美”的一面。沙威是一个警察形象,他嗅觉灵敏、处事冷静、心如铁石,是封建王朝权力的维护者,是当政者的忠诚奴隶。雨果将其描述为有着猎犬式的鼻子、鹰隼般的双眼,他终年追捕“罪犯”冉阿让,始终不愿放手。几年后,巴黎爆发了共和党人的起义,冉阿让参加了巷战。在巴黎巷战时,沙威被起义者抓住
7、,最后却被冉阿让借机放走了。接着又背着受伤的马吕斯从下水道逃走,结果在出口处又被沙威逮了正着。于是,冉阿让恳求沙威允许他把马吕斯送到安全的地方后,再回来跟他走。让冉阿让吃惊的是,沙威竟然放他们离开了。沙威突然意识到,他用尽一生追捕的坏人到头来却是道德高尚的大善人,一时间他接受不了如此的颠覆,精神恍惚,纵身一跃跳入塞纳河,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沙威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出当时的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与无力。雨果曾多次提到,沙威其实具有纯真善良的本性。首先沙威并非卑劣之人。雨果认为沙威并不卑鄙可悲,反而他还有着朴实无华的高尚品质。沙威因为他“错误”地揭发市长,因而和他道歉,表现出承认错误,坦诚相
8、待,诚实守信的一面5。在巴黎巷战时,沙威看着眼前这位曾经被他穷追不舍的“大恶人”确实是一位仁善仁德的大好人,于是最终他放走了背着马吕斯的冉阿让。从这一点来看,沙威虽然表现出可恶且执拗的一面,但是内心是保留着良善之本性的。沙威具有精湛的职业道德规范,但他并没有发觉自己的行为的愚忠和可恶。用沙威的说法是:“我,一个法权机构中的警员,侮辱了您就是侮辱了法权”6。由此入手,可见法权在他心中无法取代的地位,他对待法律是一种愚忠的态度。雨果通过沙威这个反面人物形象,由“恶”转变为“善”,行为举止及处事中透露出的良善的一面,也体现出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精髓。三、人道主义思想在悲惨世界中的体现(一)人道主义思想
9、的核心:仁爱、道德感化仁爱与道德感化是雨果主?R改造社会的路径,也是他美好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体现,更是他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他认为,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束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他想以仁爱作为引线,以道德感化作为穿针引线的有力工具,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挽救全人类的命运。雨果以悲惨世界这部著作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也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希望以此改变人生。悲惨世界描述19世纪新时期的法国巴黎,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吃一块面包,被重判19年。出狱后,出于报复,冉阿让盗走了救他于水火的米里埃主教的祖传银器,然而被发现后,善良的主教却说这银器是送给他的。这一举动,冉阿让深受感动,米里
10、埃主教以道德感化了原本自甘堕落的冉阿让,随后改名为马德兰,并改过自新、扶危济贫,最后挣了不少钱,还当上了市长。正是米里埃的仁爱救赎,使得冉阿让找回自我,走向正轨。雨果认为世界上最为广阔的地方就是深海,比起深海,天空更为广阔,比天还宽,那就是男人的心胸。冉阿让以他广阔的胸襟及仁德善意,最后成功感化了沙威。仁爱之心可以通过行动来传递,由此唤醒一个人内心的道德准则,正能量的传承,也是雨果人道主义的又一体现。7(二)人道主义思想的本质:善与恶的角逐社会的残酷黑暗使得底层人民穷困无力,无不刺激作者雨果,因此他以人道主义思想作为强有力的武器装备。在他的不断创作过程中,他发现了人道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这个社会
11、就是天使与恶魔之间的角逐,所有不和谐的现象,都要归结于善和恶之间的冲突,但终究邪恶抵不过正义,天使终会感化恶魔,唤醒他救赎他,这便是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本质网。雨果以人道主义的精神观念,着重围绕这部作品展开了论述,从多个方面鞭挞了法国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同时寄予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他渴望改变境遇,改造社会。雨果认为,社会上的许多黑暗与不公,都是一场天使与恶魔之间的追逐之战。雨果心目中的世界是天使战胜恶魔,邪恶终将会被善良所感化。在悲惨世界里,米里埃主教是一位善良的人,正是他,在冉阿让那颗散发着堕落的心埋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他诚恳地帮助冉阿让,冉阿让却复仇心理作怪,偷走米里埃主教的银器被抓住了,
12、但他却说,是自己送给冉阿让的。冉阿让大受感动,并立志向善,最后放走了一直试图杀死他的沙威。米里埃主教维护了冉阿让的尊严,以仁慈之心感化他,使他立志从善,而后冉阿让又以仁爱去感化沙威。由此看来,维护人类尊严,坚守公平公正的道德准则,是感化邪恶势力的动力源泉。雨果始终认为,爱终将化解仇恨,正如同斯米尔所说:正义和善良一定会战胜邪恶,这是永恒、绝对的必然。雨果透过这些感人的故事阐述了一个真理一邪不胜正,“善”会战胜“恶”,人们终将会弃恶从善,得到灵魂的救赎。作品里的米里埃主教、冉阿让代表着“善,而沙威原本是“恶”的典范,但冉阿让却通过言谈举止感化了沙威,最终“善”战胜“恶”;而沙威表现出对法律和职业
13、习惯的愚忠,对待苦难人们的冷酷无情,雨果把他的执拗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当冉阿让在经受百般折磨时,依旧充满正能量,并以仁慈之心善待他人,使得沙威认为的秩序世界被打破,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9。雨果认为造成冉阿让曲折的命运主因,还是当今社会保护富人而压迫穷人的不公法规。冉阿让因不公平的法律,含冤重判19年,让他有了报复社会之心,但却被米里埃主教以行动感化了。由此可以了解雨果对善恶的看法,人性在黑暗的社会中会逐渐扭曲,但是一旦遇见仁德善良与公平公正的这道曙光,暂时扭曲的灵魂也将得到洗涤与救赎,逐渐找回自己纯善的本性,所以“善”最终能战胜“恶”,这也正是人道主义精神可持续发展的总趋势。悲惨世界里面,雨
14、果对法国当时的社会形态进行了公开批判,逼真地还原出贫富差距严重的社会现实:只为富人服务的不公法律及对劳动人民的不公正待遇和压迫,并生动描述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黑暗与虚伪,从多个方面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平及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残酷无情10。在这样的社会里,羸弱、贫穷、老实巴交且品行端正的人们反而会受到欺辱与迫害,法律是为富人们而制定的。与残酷、黑暗的社会打交道,雨果鲜明地提出了以仁德来更新和改造当下社会的主张,并构建自己理想化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希望以人道主义精神去感化人们,改造社会11。(三)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善良灵魂在悲惨世界这一作品中,雨果不仅宣扬真善美,还将矛头直指腐朽不堪的国法,对尖锐矛盾和
15、贫富差距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雨果曾说过:“我是人类行走的路上的一个石子,但这是一条正直的路,人既不能主宰自己的生,也不能主宰自己的死,他只能向同胞们献上自己对自由所抱的不可战胜的信念12。”因此,他在积极致力于引导民众获得自由的同时,其热爱生活、追求生活的情怀也在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中得到了积极的体现。善良是人道主义精神的重中之重,没有善良的人道主义,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悲惨世界传递给大家的,是一种在悲苦绝望中,能够被仁爱的力量重新拉回正途,能被深深地感化,颠覆人生,如同一颗沉寂已久的心灵,在黑暗与冰冷的世界中,逐渐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与光亮。作品中,份仁爱善良能让一个卑微到死的灵魂,重新
16、点燃生命的温度,重获新生13。最后主人公冉阿让又化身为人道主义思想的传播者,以善良和仁爱去感化其他人。雨果塑造的冉阿让这个人物形象呈现出双重的典型性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他是被迫害、被压迫,受尽苦难的人物;而在精神层面,他又是一个优秀的人物,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有舍己为人的气概,有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他所体现的真善美,所倡身的人道主义理念,正是雨果所希望的:用善良去感化世人,用博爱去改造这个世界。本文对悲惨世界人道主义思想进行剖析和阐释,是呼吁学习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作品中所倡导的真善美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只要心怀大爱,向光而行,力所能及地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用行动温暖人心,传递正能量,即使你我都平凡,依旧能闪耀伟大的光辉。参考文献:蔡欣.悲惨世界引出的三个法律难题J.民主与科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