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经验交流材料.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积极探索“支部建在项目上”党建模式今年来,*市*县渔洋关镇秉持“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项目促发展”的工作理念,把支部建在项目上,通过加装“火车头”、组建“突击队”、当好“服务员”,全面点燃“红色引擎”,凝聚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合力,全力助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加装“火车头”,强化引领“筑堡垒”党旗飘扬在一线。坚持“哪里有项目,哪里就有党支部”,在重点项目一线成立3个临时党支部(宜来高速1标临时党支部、宜来高速2标临时党支部、呼北高速临时党支部),选派项目所在地联村领导班子成员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吸纳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项目部负责人、镇项目协调办工作人员、联调委成员、驻村法律顾问等1
2、5人为支部委员,打破了“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的局面,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共识凝聚在一线。组织项目工作人员赴武汉等地交流考察3次,邀请县内外项目建设专家授课3次。以“身在大山、心向大海”大讨论、干部“破冰提能”工程和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服务项目的能力与意识。开设“服务项目渔洋先行”专栏,6期专栏报道重点展示项目服务工作成绩单、路线图,形成了集中力量谋项目、全力以赴推项目、优化服务保项目的思想共识。督导落实在一线。项目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坚持快事快办、特事特办、难事巧办,打造绿色通道,做到征地与拆迁同步启动、拆迁与安置同步考虑、征
3、迁与环境整治同步进行。严格落实考核制度,一周一排名、一月一评比。针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政策执行不严格、资金管理不规范、工作进度不达标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16次,督促整改问题9个,完成矛盾纠纷复核3起,规范宜来高速建设项目专项资金35.6万元。组建“突击队”,攻坚克难“当先锋”全面配强力量。按照“党支部+先锋队”模式,抽调49名党员干部成立矛盾调处、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监督复核4个专班,深入工地一线开展工作。落实征地拆迁工作包保责任制,26名党员干部对48户征迁户进行全方位包保,提供全流程跟踪服务。党员带头签约、带头腾屋、带头拆迁,用实际行动助推项目建设。桥河社区党员董长元、董云峰父子积极支持拆迁
4、工作,带动周边7户居民主动拆除房屋。及时研判问题。推行完成工作周报告制度,支部班子每周至少召开一次碰头会,研判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问题早发现、早研究、早解决。针对宜来高速2标段富裕坪安置点垃圾投放及处理问题,现场协调县城管执法局为安置点运送大型垃圾箱。针对1标段汉马池集中安置点施工人员如厕难问题,第时间制定方案,采购物资,翌日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带头调处纠纷。依托党建引领“-警三专N员”乡村治理模式,发挥本地党员“人熟”“地熟”优势,推动“1+1+N”(党支部+党员+多元群体)开展调解,对群众重点关注的安置点建设、过渡搬迁、生产生活用地问题,耐心细致讲解政策,回应群众合理诉求。共排查
5、矛盾纠纷59件,成功调解52件。当好“服务员”,为民解忧“作表率”心贴心关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征地拆迁工作将“拆前顺心、拆中安心、拆后暖心”的理念贯穿全过程,动之以情讲道理、真心真意解难题,通过“对接一个包保人、递上一张连心卡、送去一份暖心礼”等方式,用优质高效的服务架起党群“连心桥”。高温天气时,为施工人员和过渡安置点的征迁群众送去35份防暑降温“清凉礼包”。面对面服务。为了解决“搬家难”问题,组织青年党员志愿者帮忙义务搬家,通过“管家式”服务让征迁群众搬家无忧。汉马池村一户村民80岁高龄,家中无劳动力,党总支组织12名党员志愿者帮忙搬柜子、收物品、运上车。针对老年人故土难舍的情况,组织志愿者开展情绪疏导,让老人安心。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00余人次,帮助42个征迁户顺利搬迁。点对点解忧。为解决曹家坪社区大坡脑拆迁群众安置问题,连夜从*调运活动板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为保障拆迁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第时间购买安装水箱,并协调消防大队送水。安排专人帮助征迁群众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宅基地审批等,解决征迁群众后顾之忧。6月30日,宜来高速项目完成山林土地征收1568.49亩,坟墓征迁213座,房屋拆迁48户,拆除率100%,在全县率先实现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