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县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翼城县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翼城县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2022年度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临汾市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关于防灾减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我县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防灾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各级主体资任,狠抓隐患排查,防早防全,抓深抓实,着力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挑战,坚决遏制重特大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轻灾
2、害损失。二、2022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截至2021年底,全县在册入库地质灾害隐患点67处,威胁人口约8665人,威胁财产约11102万元。按险情等级可划分为:特大型1处、大型1处、中型24处,小型41处:按隐患类型划分:崩塌12处、滑坡15处、地面塌陷40处。地域分布上,桥上镇25处,占总数的37.31%;干.庄乡12处,占总数的17.91%;隆化镇10处,占总数的14.93%;南梁镇5处,占总数的7.46%:西阎镇5处,占总数的7.46处中卫乡4处,占总数的5.97%;唐兴镇5处,占总数的7.46以南唐乡1处,占总数的1.50%。2021年受持续强降雨天气影
3、响,全县共排查各类安全风险隐患64处,其中拟列入地质灾害隐患处置范畴1处,隐患类型为滑坡,险情等级为小型,位于西阎镇古十银自然村,共损毁房屋85间,损坏道路15米,严重威胁着33户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全县气候趋势预测情况预计2022年度,我县年降水量在365-570亳米之间,局部地区有偏多的可能;年平均气温(10.3C)接近常年(10.2C)略偏高。分季来看:冬季(2021.12-2022.2),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春季,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偏少,气温偏高;夏季,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偏少,气温大部分地区偏高,季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可能出现局部洪涝和阶段性旱象;秋季,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三
4、)人为自然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一是道路建设如提升改造普通干线公路等级、改造县乡公路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切坡、弃渣堆放,极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二是受强降水影响,城区东部汾河沿岸地下水位上升引发的黄十.湿陷,极易造成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地面裂缝卜.沉、边坡坍塌等安全隐患:三是在拓展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善综合运输通道网络、工业区建设过程中引发的崩塌、滑坡灾害诱发可能性较大。(四)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结论我县地质构造条件复杂,降水依然分布不平衡,同部短时降雨更加频繁,降水量集中,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动力条件充足,自然地质灾害易发。采矿、公路及城镇化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质灾害形成。全县地
5、质灾害发生数量可能比常年偏多、人员财产损失可能加重。冰雪冻融期和汛期是地质灾害防范重点时期,北东部各乡镇是地质灾害高发地区,受威胁严重的城乡接合部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年度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三、2022年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1、南梁镇-西阎镇一带公路沿线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为54.(Mkm2:分布于南梁镇二曲-霍家涧一带;该区地貌类型为梁状黄土丘陵区和褶皱断块溶蚀剥蚀高中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降雨、风化、冻融、切坡、地震等自然与人为因素引发的崩塌、滑坡等。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乡镇及村庄、西南线以及其他县乡道路周围的崩塌、滑坡等。2、西阎镇上河、西阎村一
6、带采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为11.03km2:分布于西阎镇上河、西阎村;该区地貌类型为褶皱断块溶蚀剥蚀高中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员居住较密集。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采矿所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村庄、厂矿以及其他县乡道路周围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等。3、王庄镇北-董家洼一带采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为8.9km2:分布于东庄、董家洼以及周边地区;该区地貌类型为盆周隆起侵蚀黄土台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采矿所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村庄、厂矿以及其他县乡道路周阚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等。4、汾河沿岸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重点防
7、治区,面积为52.74km2:分布于王庄镇宁庄、疙瘩村;唐兴镇原东关、杨家庄、城南、西梁村、南唐乡河江村带:该区地貌类型为侵蚀堆积河谷区、梁状黄土丘陵区和盆周隆起侵蚀黄土台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员居住较密集。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降雨、风化、冻融、切坡、地震等自然与人为因素引发的崩塌、滑坡等。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乡镇及村庄以及其他县乡道路周围的崩塌、滑坡等。5、中卫乡东部-桥上镇南部采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血积为7.4km2:分布于中卫乡东佛、下庄、青洼、段庄、店上村一带:该区地貌类型为褶皱侵蚀低中山和梁状黄土丘陵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采矿所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8、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村庄、厂矿以及其他县乡道路周围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等。6、隆化镇西北-东北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为132Jkm2:分布于卫庄、青城、土桥、石村、中王、上吴西村等地;该区地貌类型为褶皱断块侵蚀低中山、梁状黄土丘陵区和侵蚀堆积河谷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降雨、风化、冻融、切坡、地震等自然与人为因素引发的崩塌、滑坡等。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乡镇及村庄以及其他县乡道路周闱的崩塌、滑坡等。四、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一)做好年度预测研判县自然资源局要及时会同住建、交通、水利、应急、气象、地震等部门进行年度地质灾害趋势会商,研判发展变化趋势,科学合理确定地质
9、灾害防治重点时段与重点区域。并结合降水趋势、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及地震等情况,分析预测灾情险情和重点防治方向。(一)突出关键节点防控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关注冰雪冻融期、汛期等重要时间节点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压实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技术负责人的责任。加强预警预报,做好协作联动,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测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升预警预报精准度。全力做好应急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补充应急救灾物资,保障地质灾害应急出动、巡查排查和监测防范车辆:在强降雨期间安排专人对高危隐患点驻点值守,强化临灾处置能力;汛期“七卜八上”重点时段,要确保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和
10、专业技术支撑单位驻县进村,做好支撑服务。(三)全域开展隐患排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全区域分时段深入开展隐患排查。一是从3月2日开始对各类地质灾害隐患开展为期2个月冻融期隐患全面排查;二是突出排查重点,重点排查黄土丘陵区、旅游区、交通干线、工矿施工区以及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城中村、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聚集区;三是把高陡边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临坡住房安全隐患作为风险排查的关键,坚决做到全覆盖、全方位、不留死角,查清安全风险,摸清隐患底数,圈定重点防范区。(四)强化宣传培训演练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避险成功案例的经验和做法,发挥主流媒体宣传作用,在县电视台播放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片。制作宣
11、传手册、活页、挂图、动画等防灾减灾宣传资料,充分利用“4利2”世界地球日、“5.12”中国防灾减灾日等时机开展广场式防灾减灾宣传,提高人民“识灾、防灾、避灾”能力。县自然资源局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对县域内县、乡、村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和隐患点群测群防员全员培训,提高监测监控、预警预报和履职尽责能力。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受威胁群众开展应急避险演练,使群众树立避灾意识、熟悉避灾信号、掌握避灾路线、熟知避灾地点,确保遇险时能够有序快速撤离,不断提高各部门指挥决策、协同配合、应急响应、抢险救援和后勤保障能力。(五)努力提高监测水平建立以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治体系,明显提升地
12、质灾害防治能力和防御工程标准,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地质灾害风险,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积极争取省级财政支持,对威胁10人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补齐专业监测、信息化建设滞后的短板:建立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防治“第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全覆盖。(六)加快实施治理搬迁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快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发挥工程措施防灾减灾效益。唐兴镇东关村黄土崩塌地质灾害治理项目5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竣工,6月底前完成自验,10月底前完成初验。对无法纳入搬迁避让的高危隐患点,要加大
13、应急工程治理及排危除险力度投入,切实消除灾害威胁。加快实施2021年度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作,明确时间进度,已实施搬迁的,旧房必须全部拆除,坚决防止人员回流,具备复垦条件的,要按时完成土地复垦。强化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和搬迁户信息管理,及时健全完善搬迁工作资料,确保资料规范、齐全、真实。五、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而要议事日程,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及早对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明确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全民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格局,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流程,努力做到防
14、患于未然。(二)加强协调联动。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全面落实有关单位防灾主体责任;自然资源、财政、住建、交通、水利、应急、教育、能源、文旅、气象等地质灾害防治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领域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实施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联防联控的R常联动协调机制,自然资源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职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三)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将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规划编制、监测预警、群测群防、隐患调查排查、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
15、作;保障所必需的交通、通讯、物资器材等装备的更新、采购: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保障及时、计划分配科学、运行运转畅通、作用发挥高效。不断强化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队伍建设,全面改善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切实增强业务基础能力,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四)严格责任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信息上报规定和地质灾害灾情信息报告制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各类地质灾害险情灾情信息,不得迟报、误报、瞒报。县政府将强化考核问责,在冰雪冻融期、汛期对各乡镇、各部门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玩忽职守、措施不到位、反应不及时、处置不得力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将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