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回填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回填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全套.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道路回填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O1.地基处理不彻底路基换填施工时,未对原有路基的病害进行充分清除或加固,导致新换填的路基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出现承载能力不足、沉降不均或后期出现路面损坏等问题.防治措施:施工前需对现有路基进行地质调查,了解土层结构,彻底清除路基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淤泥、腐殖土等不良土层,并严格根据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02换填的深度不足实际施工的道路换填土层欠挖导致层厚度低于设计规定的最小厚度要求,带来施工质量隐患。施工前精确测量放线,严格控制换填底高程,机械开挖时,预留30cm厚度做人工清理交底,若出现超挖情况,超挖部分用换填的合格材料填筑。03换填排水不良在道路换填阶段,换
2、填大面积开挖,或遇雨季,排水措施设计不当或施工不到位,导致水分在路基内部积聚,无法有效排除的现象.这种状况虽然保证换填的厚度,但会引起土壤饱和、强度降低,甚至引发路基软化、翻浆、工后沉降等问题,严重影响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防治措施:应充分考虑排水需求,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施工前先开挖排水沟,并确保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在路基和换填层中设置适当砂砾层或碎石层等排水层,以提高排水效率。04材料选择不当道路施工过程中选用的换填材料强度、耐久性和透水性等不符合设计规范或实际工程需求的状况,容易导致路基承载力不足、沉降过大、路面损坏等问题。灰土换填含水量较大,石灰产掺量不足,拌和不均匀,灰土中土颗粒较
3、大,与灰的附看不好。防治措施: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选择材料,对选定的材料进行测试并严格按配合比、含水率等要求使用;石灰掺量控制在试验配合比的-05%+1.0%范围内,化学改良的拌和土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的2%时,破碎处理,加灰拌和提高效果。05材料粒径偏大填料换填时最大粒径超标,或施工时大或小颗粒出现集窝的现象。超粒径颗粒在料场就应量避免装车,少量到现场后,必须人工捡除或破碎;集料窝应由现场人工或机械随时重新拌和。06压实度不足道路换填材料的压实程度没有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最小压实度标准,主要表现为填层较厚,表面平整度较差,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较大等。压实度不足直接影响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导致路基强度降低、沉降加大,甚至出现路面开裂、塌陷等问题。防治措施:试验段应按照要求认真实施,且应取得各项实际参数,明确不同层次的压实度标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试验段成果指导施工,加强原材料和分层压实厚度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