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力量增强新市民获得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金融力量增强新市民获得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以金融力量增强新市民获得感改革开放以后,拥有世界上最壮观的流动劳动大军在中华大地激流涌动。40多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融入当地成为新市民,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新市民”,就是原籍不在当地,因工作或上学等各种原因来到一个城市的各种群体的集合统称。近期有关部门发布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新市民的范畴,即“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二诚然,由于新市民在各省市区分布很不均衡,各地也可结合实际情况,具体明确新
2、市民的范围。据初步匡算,目前我国新市民总数约有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20%以上。新市民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是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立下了汗马功劳。数以亿计的新市民进城自主创业,许多人成功变身为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可以为更多人解决就业需求提供强大助力。从长远看,未来逐步成长起来的新市民,还能够形成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有力支撑,为扩大内需增添巨大动力。新市民进城后,对于城市化的生活道路有着强烈的要求。但是他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短期内融入新环境必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一些部门和行业积极出台服务新市民的政策
3、措施,让新市民进城落户、安居乐业、幼有所长、壮有所成、老有所养。服务新市民需要社会各界各方面共同努力,尤其是金融业更应义不容辞、当仁不让。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也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举措。加强金融服务工作,有助于新市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提高金融服务均等化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切实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3月4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通知,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
4、、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要求金融机构积极做好与现有服务新市民各项支持政策的衔接,因地制宜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这不仅为金融业强化新市民服务提供了全面指引,也为下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明确了努力方向。加强对吸纳新市民较多区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应主动与新市民较为集中的城市、城镇、创新创业基地、产业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对接,为新市民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应聚焦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居民生活及其他服务业等,倾斜配套资源、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对新市民创业的信贷支持。要将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落实担保、贴息等政策,简化创业担保贷款
5、办理流程,按规定免除反担保相关要求。优化新市民创业信贷产品,降低新市民创业融资成本,促进新市民创业就业,加大对新市民就业贡献较多的市场主体的信贷支持。住房是新市民进城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这也反映在住房相关金融需求方面。要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助力增加新市民保障性住房供给,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满足新市民合理购房信贷需求,提升新市民住房公积金服务水平。针对新市民在初进城落户的差异化金融需求,可为其购买家具、家电等合理提供消费信贷产品。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增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助力新市民培训及子女教育,支持新市民更好获得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其子女教育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补充作用,提升商业健康保险覆盖面,助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完善新市民养老保障金融服务,丰富养老金融服务产品,合理满足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需求,积极参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金融业服务周全,新市民更有盼头。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市场化原则创新金融服务。各级金融机构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同,推动金融政策与财政、就业、住房、社保等政策有效衔接,发挥政策合力,提升服务水平,更好满足新市民合理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