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28207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关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安排,4月1日至4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深入XX、xxXXX三县区,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一、基本情况我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厚。近年来,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名录体系,壮大传承队伍,开展传承传播,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

2、作取得明显成效。(一)强化组织领导,非遗保护机制不断健全。一是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组建专家小组和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三是市、县区均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制定制度,确保了全市非遗保护工作有序开展。(二)全面普查摸底,四级名录体系逐步建立。一是从2006年开始,按照“不漏村镇、不漏项目、不漏种类”的要求,对全市所有行政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基本掌握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

3、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非遗保护规划、建立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抢救性保护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奠定了基础。XX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手绘地图册受到国家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高度肯定。二是经过市、县区专家组的逐级筛选、评审和认定,县区公布县级名录3批283项,市上公布市级名录4批144项。通过积极申报,全市先后有甘谷脊兽等50个项目进入省级名录,太昊伏羲祭奠等8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家、省、市、县区四级名录体系在我市逐步建立。三是编制市、县区两级保护规划,编辑出版普查成果丛书8套42册,建立非遗传承项目和民间艺人数据库,为全面保护提供了依据。(三)激发传承热情,保

4、护传承队伍不断壮大。一是重视传承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发掘培养,全市现有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74名,传承队伍不断壮大。二是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省级传承人每年发放传承补助费,有效调动了非遗传承人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实用文化人才职称评定试点工作。四是加强传承人的能力培训,先后选派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到省内外高校参加国家、省上举办的研修班,多次承办全国、全省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班,有效激发了他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人员素质得到提升。五是支持各类非遗传习所建设,积极推荐申报文化艺术之乡,对具备条件的及时挂牌。(四)重视宣传交流,非遗保护氛围日渐浓厚。一是利用文化遗

5、产日、重大节庆和对外交流活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微信等多种媒体手段,广泛开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及全市非遗保护成果的宣传,营造良好保护氛围。二是举办和参加各类展示展演活动,利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会平台,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特色活动。选派多件展品和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丝路记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天水雕漆技艺、天水丝毯织造技艺、XX麦秆编、甘谷麻鞋等项目参加了在埃及开罗举办的“中埃文化年甘肃文化周”活动和在俄罗斯举办的“甘肃文化周”对外交流活动。天水竹雕、XX小曲、XXX花儿等先后多次参加全国及香港、台湾地区文化交流活动和非遗博览

6、会,获得了国家部委及省、市诸多奖项。这些活动,对于弘扬展示天水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天水知名度,宣传天水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各类展演常态化开展。XXX花儿、XX小曲、XX山歌等,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四是拍摄微电影和纪录片进行宣传,XXX县将“小锦儿”拍成微电影,XX区拍摄了28集美丽XX非常记忆纪录片。五是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XX、XX、XXX等县区都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习唱花儿、手工制作、传习技艺,培养传承兴趣。二、存在问题(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宣传还

7、不够深入,人民群众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率不高。个别县区、单位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保护意识不强,参与保护传承的积极性不高,全民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还需要加强。县区之间工作不平衡,个别县区指导力度薄弱。(二)非遗保护经费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各县区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市财政每年列支50万元非遗保护专项经费,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各县区普遍没有列支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市、县区代表性传承人还没有落实传承补助经费。保护机构缺失,专业保护人才缺乏。市级层面虽有“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市文化旅游局非遗科承担相关工作,但人员力量不足。县区非遗保护工作由文化馆兼顾,缺少专业

8、人员。(三)非遗保护能力不强,保护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尤其是省级以上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传承能力有限。部分传承人员常年外出务工,对于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影响较大。有些非遗项目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年轻人大多数对其不了解、不热爱、不熟悉,后继乏人,往往因人而存、人亡艺绝。传承人考核需进一步严格和细化,博物馆、传习所建设不足,发掘和申报工作还需加强。(四)社会力量参与不够,非遗传承发展的整体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在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上县区、部门和有关方面配合不够,部分非遗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高,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的力度还需加大,非遗项目生产

9、性保护措施还需在创新中突破。三、几点建议(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大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市政府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不断增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使命感。一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宣传力度,借助各类媒体,全面、深入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非遗传承保护意识。二要完善工作措施,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保护理念,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保护传承水平和加强能力建设上来。三要依法落实责任,不断加强各级

10、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措施,促进各县区非遗保护工作平衡发展。四要建立奖励机制,对非遗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二)建立机制、多措并举,着力解决非遗保护经费不足和专业人才缺乏问题。一是市政府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依法将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保护专项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抢救、研究、宣传、教育、展演展示和资料实物的征集收购等。二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项目和资金,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政策,做好项目申报、储备及资金争取工作。三要主动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非遗保护,鼓励个人、集体、民间组织乃至海内外人士和社团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四要加强非遗

11、保护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设立专门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加强工作力量。五要建立非遗保护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培养机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三)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全面提高传承保护水平。一要继续做好非遗线索的搜集整理工作,充实完善非遗数据库,全面实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对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二要对市、县区名录项目进一步挖掘整理,积极推荐申报更多的市级非遗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级保护目录。三要不断壮大传承人队伍,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传承人培养计划,建立传承人培养激励机制,为代表性传承人开展生产、授徒传艺、展示

12、交流等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帮助非遗传承人增强传承实践能力,支持和鼓励年轻人拜师学艺,并给予资金支持,吸引有志青年加入到非遗保护传承队伍中来。加强对传承人的考核评估,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四要广泛开展各种展演展示,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论坛讲座、咨询服务等活动,使非遗保护家喻户晓。五要加大传承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市、县区非遗博物馆,实现非遗博物馆全覆盖。要重视支持建设一批传统工艺工作站、传承人工作室,提升传统工艺的设计和制作水平。(四)加强统筹、各方参与,推动形成非遗传承保护的合力。一要探索地方立法开展非遗保护工作,适时对XXX花儿、XX小曲等具有鲜明地方特

13、色的非遗项目制定专项保护条例。二要将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其积极作用。三要利用非遗项目独特生产工艺,建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四要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支持非遗活动进校园,非遗知识进课堂、进教材,发挥非遗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五要抓住国家和我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良好机遇,积极申报建设项目,争取资金支持,通过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非遗。六要积极开展生产性保护,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国家项目,推动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鼓励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实现活态传承和经济发展双赢。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努力提升传统产业质量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