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汇报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汇报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汇报总结为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XX幼儿园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同时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向小学的平稳过渡,为未来快乐学习做好充足准备,奠定终身学习的良好素质基础。一、抓住“关键培养点”促进科学幼小衔接方式从小班入园开始,教师就有意识融入幼儿生活习惯、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培养。比如餐点环节,孩子们在儿歌的陪伴下,认真地进行餐前洗手、安静、自主进食;同时通过创建生活区、开展穿鞋子比赛等幼儿乐于接受的活动,提高幼
2、儿的动手和自理能力。此外,教师会关注幼儿在群体活动中的情绪情感,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如,创设情绪屋,开展赶走坏脾气的主题教学活动,帮助幼儿用简单易行的办法,学会适当、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中班阶段,在亟需重视文明习惯、情绪管理、自我保护、规则意识等培养以外,还会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通过争当小组长、争当值日生、角色扮演游戏、户外体育运动等,鼓励幼儿勇于探索、乐于发现隐藏在生活当中的奥秘,提高探究、专注、合作等学习品质及交往能力自然养成,使游戏活动与衔接素养达到了完美契合。借助亲子阅读、制作等让幼儿初步了解幼小衔接的不同内容,在谈话、游戏过程中
3、观察、支持幼儿的学习,循序渐进地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升入大班后,教师会加强幼儿任务意识、时间观念、社会交往、学习能力的培养。如,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初步了解时钟的结构,认识了整点和半点;通过台历认识一周7天的排序,了解一年中有12个月;通过来园签到、一日活动设计、每天一日记,把每一天当中每个时间段具体在做什么事情以绘画的形式进行表征记录;通过与同伴协商、合作策划六一儿童节、芒果节活动,使孩子们逐步学习支配和规划自己的时间。主题活动助幼小衔接开展“我要上小学”“我的毕业季”等主题活动,带领幼儿走进小学、邀请小学生到班上与大班幼儿进行互动交流、置换课堂等等,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认识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以轻松快乐的学习体验和表达创作,让幼儿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全面引导他们树立做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愿景。,前书写,奠学习基础以多元开展“前书写”准备为例,众所周知,进入小学,孩子会参与到越来越多的书写活动中。而手的精细动作能力、手与手腕、肘关节的配合及稳定性,手眼协调能力等,都是影响写字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小衔接教育中会关注幼儿的“前书写”活动,将大量的书写准备隐含在各类游戏和生活活动中。(一)积极识别并回应幼儿对文字、书写的兴趣和经验。大部分幼儿对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符号、文字以及其他书面信息都会积极关注并自然表达,这一特点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明显。幼儿园虽不要求幼儿正式认字、书写,但教师仍
5、要敏感地发现幼儿所表现的相关兴趣和经验,并给予积极恰当的回应。这些经验包括幼儿理解符号和文字的记录、指示、解释等功能,能表达与口语相对应的意义,感受汉字的特征及其书写规律并尝试表现等。(二)要充分利用区域活动的各种材料,充分挖掘各区域活动对前书写活动的潜在价值,并体现幼儿在前书写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有助于激发幼儿前书写活动的环境,在班级中创设温馨且具有吸引力的读写区空间,有效划分阅读区、书写区、视听区等多个功能的小区域,为幼儿提供的丰富多样的材料,满足幼儿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的要求,鼓励、引导幼儿开展读写区活动。(三)为每位幼儿准备本尺寸稍大的本子,如A4大小的线圈本,鼓励幼儿有需要时可以
6、画或记任何事物,启发幼儿为笔记本起一个名字,如“想画就画”“幼儿园日记”等,还可请幼儿在封面上贴上自己的照片,涂画姓名,并进行个性化装饰。教师不要强调太多“规范”或提出美术方面的要求,因为准备笔记本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多接触纸笔,熟悉涂涂画画的感受,愿意并且慢慢喜欢用纸笔来表现和表达。二、捕捉“活动指导点”,推动良好幼小衔接态势幼小衔接是一个长期性、持久性的教育过程。一直以来,我园本着“循序渐进、自然渗透”的原则,将幼小衔接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一日活动之中。融入幼儿的生活活动每天天气记录,幼儿在每日记录中不断拓展对今日、昨日、年月等时间概念的理解,对天气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关注,同时也
7、会获得一种统计的思想和方法。自我服务式用餐,幼儿自己添饭,自主解决饭菜打翻等遇到的问题,减少进入小学后独自面对问题可能会出现的“犯难”情绪。融入幼儿的游戏活动幼儿的游戏除了实现基于真实问题情景引发的内在探究动机和主动学习,游戏中还能让幼儿学会自我情绪处理,合理表达情绪。如建构活动中,幼儿在搭建各类建筑物中,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与空间思维;激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获得模式排序、不同技术方式等技能。在探究类游戏中,不断开发综合、决策、创造等各种高阶思维,如惯性小实验、棋牌类游戏等。融入幼儿的学习活动通过园本课程的开发,致力于把握好每一个教育契机,支持每一位幼儿沉浸于生活、游戏的课程经历,在探究中获得
8、成长体验,在快乐玩耍中获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满足感,以真正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儿童自身发展的双重需求,助力幼儿入学准备,为其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幼儿记录并说自己的游戏故事,教师倾听、对话及梳理后再把幼儿自己的“作文”都给幼儿听。以此来提升幼儿讲述能力。融入幼儿的运动活动进入小学,需要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与生活,幼儿园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时间。提供方便、灵活多样的体育活动材料,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和体育活动,鼓励、支持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增强孩子体质,锻炼意志品质。融入幼儿的实践活动幼儿园根据节庆、民俗活动,带领幼儿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例如,三月三活动、芒果节、走进消防队、
9、走进苏维埃政府、走访百谷红军村老年合唱团活动等等,在走出去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使孩子在最真实的生活中,亲自用眼、用手、用心、用身去获得最直接的感受,体会大自然、大社会中所蕴涵多元的、广博的教育价值;同时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独立性和意志品质。每天亲自管理和记录动植物的过程中,学习长期观察和比较观察,学习测量、科学探索及变化记录,在亲自动手采摘、烹饪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三、找到“衔接平衡点”建立有效幼小衔接机制第一阶段,顶层设计。幼儿园领导班子通过班子例会,根据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等做好幼小衔接试点合作的顶层设计,明确幼小衔接的具体活动内容。第二阶段,园校共建。小学与幼儿园班子之间
10、进行沟通交流,针对双方最关心的问题互相提问,并参观小学校园,了解小学在衔接工作中的关注点和主要举措。第三阶段,幼小互动。小学老师入园,让小学老师走进幼儿园真实的环境中感受一日生活流程和学习方式与氛围。第四阶段,课堂置换。通过幼儿园老师走进小学课堂,邀请小学老师给幼儿园大班孩子上课,帮助两个学段教师建立一致的教育观,查找适宜的衔接策略,相互了解各学段的教学方式。第五阶段,共同研讨。聚焦问题,分专题进行研讨。围绕双方最关注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双方提供真实的活动案例和场景,发现衔接中的矛盾,通过真诚沟通,明确双方在衔接中的角色和作用,达成共识,形成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方法。第六个阶段,反思提升。根据教研
11、结论,在班级中开展更有针对性地活动,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四、实践“教学落脚点”助力增强幼小衔接效能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小学的生活,大班的老师追随着孩子的问题,开启了对小学的系列探究之旅。(一)畅想小学。通过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对小学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同时在面对未知的小学生活也有一些小小的担忧。例如:我们一天时间要在小学多久?上课时间是多长?要写多少作业?不会写作业怎么办?通过对小学的大胆畅想,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小学的认识和对小学生活的担心与疑惑,并“相约”一场探究小学之旅,鼓励幼儿带着问题去到小学寻找心中的答案。(-)制
12、定参观计划。参观小学,我们需要带些什么?从幼儿园到小学路线怎么走?到了小学,要采访小学生和老师哪些问题呢?在参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通过问题式启发孩子们自由讨论,并鼓励幼儿用图画、符号等方式,合作制定参观计划。丰富幼儿的前书写经验,有助于幼儿逐渐养成书面表达各种信息的兴趣和习惯。(三)走进小学。在幼儿园、家庭和小学三方的共同配合帮助下带领幼儿参加小学升旗仪式,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等地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开展“课堂初体验”,旁听一年级课程,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观察小学生正确、规范的画画、书写的姿势,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织形式的不同。(四)小记者访问。访问小学的哥哥姐
13、姐与老师们,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尝试运用文字和符号辅助记录访问结果,让幼儿感受文字符号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意义。通过与小学生、老师、校长零距离的答疑解惑、交流互动,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感知并了解小学的学习与生活,从而萌发上小学的愿望。(五)模拟课堂。在幼儿园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小学生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近的学习环境,模仿小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小学探究活动,让幼儿在观察、倾听、体验的过程中,对小学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激发孩子们对上小学的渴望和向往。同时,为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做好
14、充分的心理准备,也为他们顺利迈进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五、强化“协同联盟点”构建幼小衔接合作格局(一)专家引领,开展“家长学校”幼儿园开展“家长学校。通过邀请专家讲课、开学前家长会等活动,引领家长转变理念,了解幼小衔接的四个准备、四个适应等。(二)资源共享,打造“家园社合育圈”L利用家长中的小学教师资源,通过家长“教育”家长,发挥小学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角色,解答家长的困惑和疑虑。2 .融入家长的智慧,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进园开展中草药进校园、安全知识进校园等活动。在进一步和谐家校关系的同时,推动学校民主管理向纵深发展,形成了家、园、社和谐共育的良好氛围。3 .通过视频再现幼儿的活动,让家长看到在幼儿
15、园里,孩子能够通过借助工具、同伴合作等方式,自己完成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做不到的自我服务的任务,如自己搬运被子等,使家长转变理念,大胆放手。4 .以幼儿入学准备四大方面能力的解读为内容,通过视频、照片、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教育策略,与班级正在进行的幼小衔接能力培养相结合,给出家长具体在家庭中教育幼儿的建议和小妙招。把理念的转变真正落实在日常的亲子互动中,家园合力助力幼儿做好准备。“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而是童年生活,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J只有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让幼儿全方位做好入学心理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既学习准备,并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就能让孩子们做好入学准备,让他们拥有每个阶段的幸福童年!田东一幼将会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以科学的方法为路径,以爱护航,实现家、园、校合作共育。使幼儿顺利衔接、自由衔接、快乐衔接,为幼儿更高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