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3291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湖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43T XXXX-2022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Surveying of Cultivated Land Reserve Resource(征求意见稿)xxxx-xx-xx 发布xxxx-xx-xx 实施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前 言III1 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25工作准备56 内业处理67外业调查78 宜耕性评价89数据库建设810成果整理8附录A10附录B13附录C14附录D17附录E18附录F18参考文献19DB43/TXXXX-XXXX-XX.刖百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

2、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第二测绘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DB43/TXXXXXXXX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程序,规定了工作准备、内业处理、外业调查、宜耕性评价、数 据库建设、成果整理等阶段的操作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GB/T2

3、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HJ 781固体废物2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NYZT 1221.2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TD/T 1055-2019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DB43/T213湖南省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耕地后备资源 reserved I and resource for cultivation在现有自然及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开发、复垦或整理等土地整治措施能够转化为耕地的农用地、 宜农未利用地和废弃建设用地。3.2可开垦土地 reclaimed land通过开发能

4、够转化为耕地的农用地和宜农未利用地。3.3可复垦建设用地 reclaimed land for construction通过复垦能够转化为耕地的废弃建设用地。3.4地类图斑 pare I e of single I and type单一地类的地块,以及被行政区、城镇村庄等调查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为图 斑。来源:TD/T 10552019, 10.2.1,13.5综合评价法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在影响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的评价指标中,除土壤质地、土层厚度、耕作便利度和灌溉条件四个 评价指标外,任意一项评价指标不满足宜耕条件,确定为不宜耕后备

5、资源;土壤质地、土层厚度、耕 作便利度和灌溉条件评价指标中任意一项不满足宜耕条件,而其他各项评价指标均满足宜耕条件时, 评价为基本宜耕后备资源;当所有评价指标均满足宜耕条件时,评价为宜耕后备资源。这种方法即为 综合评价法。4总则4.1 调查目的从生态、气候、土壤、区位等方面开展调查评价,查清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类型和分布状况及质 量,形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为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落 实耕地进出平衡提供依据。4.2 耕地后备资源分类耕地后备资源分为一级类型和二级类型,其中一级类型包括可开垦土地和可复垦建设用地,二级 类型包括果园、茶园、其他园地、灌木林地等(二级

6、类型名称和编码参考GB/T21010),其他地类可 参照执行,具体见表1。表1耕地后备资源分类及说明一级类型二级类型说明名称名称编码可开垦土地果园0201可开垦为耕地的残次果园。表1耕地后备资源分类及说明(续)一级类型二级类型说明名称名称编码可开垦土地茶园0202可开垦为耕地的残次茶园。其他园地0204可开垦为耕地的残次其他园地。灌木林地0305可开垦为耕地的残次灌木林地。其他林地0307树木郁闭度KU、0.2的疏林地、未成林地、迹地等可开展 为耕地的残次林地。其他草地0404树木郁闭度V0.1,表层为土质,不用于放牧,可以开垦为耕 地的残次草地。坑塘水面1104可开垦为耕地的废弃坑塘水面。沙

7、地1205经过治理,可开垦为耕地的残次沙地。裸土地1206经过治理,可开垦为耕地的残次裸土地。可复垦建设用地采矿用地0602采矿权灭失的可复垦为耕地的废弃采矿用地。农村宅基地0702可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废弃宅基地。4.3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包括生态条件、地形坡度、210C年积温、年降水量、土壤质地等10个。 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见表2。表2评价指标分级标准表序号名称分级代码分级标准1生态条件11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外21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内22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外且开发会导致土地退化或引发地质灾害2地形坡度11W2521253Nl(TC年积温1

8、11800aC211800C表2评价指标分级标准表(续)序号名称分级代码分级标准4年降水量Il400mm21400mm5土壤重金属污 染状况Il无污染或轻度污染21中度污染或重度污染6土壤PH值114.0-9.521W4.0 或 29.57土壤质地11壤质、粘质或砂质21砾质或更粗质地8土层厚度1140Cm1240cm有客土土源2140cm无客土土源9耕作便利度11方便到达21不方便到达IO灌溉条件11具备水库、河流、坑塘自流灌溉的水源12具备工程灌溉水源21不具备水源条件4.4 基本调查单位县级行政辖区。4.5 数学基础4.5.1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4.5.2 高程

9、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5.3 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0分带。4.6 工作流程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流程见图Io外业调查宜耕性评价数据库建设成果整理图1工作流程图5工作准备5.1 方案制定以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求编制本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方案,内容包括调 查工作组织、实施步骤与方法、计划进度安排和经费预算以及调查实施单位等。5.2 资料收集5.2.1 资料要求所收集资料现势性强并具有权威性。5.2.2 资料收集内容主要收集以下方面的资料:a)基础资料:行政区域界线、遥感影像、国土变更调查、气象等资料;b)生态条件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城镇

10、开发边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 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果、河湖岸线等资料;c)地形坡度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包括国土变更调查坡度成果等资料;d) Nl(Te年积温和年降水量评价指标相关资料:本地区统计年鉴等资料;e) 土壤质地和土层厚度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包括历年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和土壤图等资料;f)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土壤PH值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包括耕地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加密 调查成果和多目标地球化学数据等资料;g)耕作便利度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包括国土变更调查农村居民点数据和路网数据等资料;h)其他资料:包括评价指标举证照片、举证材料和其他情况说明等资料。6内业处理6.1 确定调查图斑按照

11、以下方法确定调查图斑:a)根据表1耕地后备资源小类编码及名称,从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地类图斑层中提取相应图斑,按 表A.1初步形成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层。b)从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层中剔除以下图斑:1)历年已实施补充耕地项目范围内图斑;2)历年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范围内图斑;3)生态公益林范围内图斑;4)退耕还林还湖还草成果范围内图斑;5)与河湖岸线、15至25重要水源地等数据重叠的图斑;6)参考TD/T 1055, 4.3中规定的不满足农用地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图斑。c)按照表A.2更改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层属性表字段结构,图层内图斑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图斑。6.2 属性赋值6.2.1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指标

12、矢量层属性赋值对所收集资料开展整合和矢量化工作,按照表A.3建立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指标矢量层,并按照表A.4 建立字段。对指标矢量层属性表中属性代码和属性描述进行赋值。赋值方法如下:a)利用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应性评价中的生态脆 弱性程度数据等资料,对生态条件指标矢量层进行赋值;b)利用国土变更调查坡度图成果等资料,对地形坡度指标矢量层进行赋值;c)利用统计年鉴中年积温、年降水量数据等资料,对年积温、年降水量指标矢量层进行赋值;d)利用历年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和土壤图等资料,对土壤质地、土层厚度指标矢量层进行赋值;e)利用耕地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加密调查

13、成果、多目标地球化学数据和土壤图等资料,对土 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土壤PH值等指标矢量层进行赋值;f)利用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公路、农村道路等交通路线和农村居民点数据等资料,对耕作便利度指 标矢量层进行赋值。6.2.2 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层属性赋值将赋值完成后的指标矢量层和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层进行叠加分析,完成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层属性 表(见表A.2)序列第1524项属性的赋值。7外业调查7.1 调查要求7.1.1 对参加外业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熟悉外业调查的技术方法。7.1.2 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图斑分布情况,合理确定外业调查工作路线。7.1.3 外业调查资料可采用数字调查资料或纸质调查资料。7.1.

14、4 外业调查底图由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层叠加遥感影像后形成,底图上应标注图斑编号。外业调查 表应在开展外业调查前,根据底图上图斑编号对应预填内业已赋值的属性值,见表B.1。7.1.5 外业调查应实地逐图斑开展。内业已经进行属性赋值的图斑,外业调查应核实各项属性,若有 不一致的,记录在外业调查表备注栏;内业暂未属性赋值的图斑,外业调查时应重点调查,并按照外 业调查表详尽记录相应属性。7.2 评价指标调查对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图斑的各项评价指标属性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填入外业调查表。评价指标 外业调查需要采集、处理和保存土壤样品,见附录C。评价指标调查方法如下:a)生态条件:结合已有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数据,根据外业调查判断开发是否会导致土 地退化、引发地质灾害等情况进行确定。b)地形坡度:根据国土变更调查坡度图成果等数据,结合调查图斑所在位置的坡度量测进行确定。c) 土壤质地:外业环境下采用手测法,以湿测为主;实验室环境下参考GB/T 33469中规定的方 法测定。d)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参考HJ 78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e) 土壤PH值:参考NY/T 1221.2中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范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