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研论文范文格式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政研论文范文格式模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1年政研论文范文格式模板我们要是想写好政研的论文,就要看多点范文。这是店铺小篇为 大家整理的2021年政研论文范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2021年政研论文范文篇一摘要: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结合创新发展的更高级阶 段,是人们对创新规律更深认识基础上做出的选择,是对产学研结合 创新的改善。二者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目标、核心内容、法律协调 机制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范围、关注科技创新 的视角、知识产权机制发挥作用的重心等方面存在差异。关键词:产学研;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 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
2、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 注重协同创新。由此,协同创新特别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理论 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是什么? 其与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区别又是什么呢?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1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协同一词在英文中有 synergy collaboration co-operation coordination等多种表述,在汉语大词典是齐心协力、互相配合 的意思。1971年,德国学者Haken在系统论中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 念,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 为,结果是产生了 1+12的协同效应。随后管理研究者将这一思想应用到企业新产品开发
3、(NPD)领域, 并扩展至企业与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互补企业甚至竞争企业在产品设 计、制造和销售的资源共享及协作运营。上世纪80年代后,科技与 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协同的思想在创新系统理论中得到重视和深化, 并以产学研合作为主题探索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或中介组织之间 如何通过要素的互动形成创新合力。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等创新理念不同的 是,协同创新强调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 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 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 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1.2政产学研协同创
4、新的概念内涵知识经济时代,传统资源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回报率日益减 少,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知识增值过程中,相 关的活动包括知识的探索和寻找;知识的检索和提取;知识的开发,利 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衡;知识的获取、分享和扩散;协同创新过程中知 识活动过程不断循环,通过互动过程,越来越多的知识从知识库中被 挖掘出来,转化为资本,并且形成很强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为社 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科技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实 现以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被实践证明是有效提高创新效率的 重要途径。充分调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跨学科、跨部门、跨行
5、业组织实施深度合作和开放创新, 对于加快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以及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技术融合与扩 散,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协同创新主张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 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基于协同创新的政产学研合作方式是 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创新模式,是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新进展。合 作的绩效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增值的效率和运行模式。基于此,本文认为所谓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政(政府)、产(企业)、 学(高校)、研(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以市场(目标用户)为依托,本着取 长补短的原则,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以共赢为目的的科技创新机制,其实质是通过合理配置政产学研各方资源, 促进技术
6、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2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的转换是更好整合社会创新资源的需 要。政产学研把各方力量凝聚在一起,就是要挖掘、整合并再造政 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目标用户五种力量中的优质创新要 素,打造一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有效模 式。传统产学研创新模式虽然整合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 源,相对于企业仅凭自身创新力量而言是个进步,但面对新时期科技 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现实而言仍有很多差距。因为,新时期的科技与经 济融合发展,科技成果的生产与转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静态知识生产 行为,而是涉及到包括价值评估、融资、信息服务、政策制度环境等 多重
7、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复杂系统,是一个多重因素互动的动态过程, 所以必须整合包括政府、市场目标用户在内的多元创新资源。或者说, 与产学研结合创新中创新主体分散式结合不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 将不同创新主体整合为一个虚拟主体。在这一“虚拟主体中,政产 学研协同创新不仅聚集各种科技创新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要从系统论 的视角出发,将各种创新力量予以整合,在创新目标、创新价值、创 新机制等方面基本取得共识,将各种创新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 各种创新资源相互契合发展的创新链。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的转换更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的需要。传统产学研结合创新模式是以生产出更多的创新性科技成 果为核心,是以产定销的
8、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最大的特征是将创 新性科技成果的生产放在第一位,而将创新性科技成果的转化放在第 二位,将创新性科技成果的静态拥有视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实 际上,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不仅是拥有大量的创新性科技成果,更为重 要的是,要将现有创新性科技成果转化为满足市场需求的知识产品, 从而使创新性科技成果的价值得以实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在 传统产学研结合创新基础上,不仅重视整合各种创新力量以生产出 更多的创新性科技成果,更重视对科技成果的现实转化,即强调科技 成果价值的实现,从而使系统创新的社会目标落到实处,落到科技与 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中来。总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提出是现代科技创新发
9、展的必然要 求,是完善整合创新资源机制的有效路径,也是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国 家的新的举措。3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产学研结合创新的联系与区别 从人类社会创新的组织过程来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结 合创新发展的更高级阶段,是人们对创新规律更深认识基础上做出的 选择,是对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改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从产学 研结合创新中孕育而出的,是为克服产学研结合创新缺陷而提出 的,因此二者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又存在显著区别。但在总体 上看来,二者并非是对立关系而是包容关系。3.1 二者的联系首先,二者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目标一致。无论是产学研相结合还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都是在科技与经济 的融合过程
10、中为了更好的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和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的需要,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整合创新资源,发挥更大的创新合力。其次,二者的核心内容一致。产学研结合创新仍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内容(与前后 句式一致)。政产学研并非是对产学研的完全否定,而是在产学研相 结合的基础上为了整合更多的创新资源所形成的新的创新组织模式。最后,二者的法律协调机制一致。二者都是以知识产权机制作为协调各方关系的枢纽。无论产学研 还是政产学研都是形成创新科技成果为主要结合目的,所以创新科技 成果既是各方形成创新动力的结合点,也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这 就存在如何有效分配各方对创新科技成果上的利益问题。由于对创新 科技成果属于知
11、识产品范畴,因此相关的法律规范主要是知识产权法 律制度。因而,产学研结合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都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协调与保障。3.2 区别一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范围不同。与产学研结合创新不同的是, 政产学研明确将政与用作为创新的内生要素而不仅仅是外部条 件,即将政府与用户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和组成部分,将政府政 策制定与目标用户需求视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变量。其中的差异在于, 产学研结合创新中虽然也会或者不得不考虑到政与“用的影响,但 是这种考虑是被动与服从式的,而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则是将 政与用视为创新的重要环节,从而发挥二者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与主动性。因此,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12、比产学研结合创新整合的科 技创新资源范围更广泛。二是关注科技创新的视角不同。产学研结合创新是以科技创新成 果的研发为中心,强调科技创新成果的生产和拥有量,而忽视了科技 创新成果的转化,或者说没有将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作为协作创 新的首要任务。而政产学研则是立足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为中 心,以销定产,并以此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三是知识产权机制发挥作用的重心不同。在产学研结合创新中由 于重视的是创新成果的生产和拥有量,所以知识产权机制的主要功能 是为界定产权的边界,即各创新主体对创新成果的价值分割。在政产 学研中,则是强调了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流转,因此,知识产权 机制的功能就不仅
13、是在产权界定,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 的转化和价值实现。换句话说,在产学研中,知识产权客体是知识产 品,而后者是知识商品。2021年政研论文范文篇二摘要:职业院校政产学研工作需要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 院所的共同参与和多方协作。如何提高各方积极性、形成合作共赢的 长效机制至关重要。南京职业教育政产学研联盟(集团)开展了诸多尝 试,形成了职业院校为主体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下政府是主导、职业 院校是主体、行业企业是驱动、科研机构是引领和高等院校是支撑的 合作机制,产生了诸多成果,值得学习借鉴。关键词:政产学研;职业教育;合作机制;探索长期以来,如何将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与产业转型紧密结合,
14、将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联系,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 行业最新要求无缝对接,一直是摆在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 课题。在探究如何解决以上重要课题方面,南京市职业教育界坚持“产 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念,在政产学研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在 2014年6月成立了南京职业教育政产学研联盟(集团)。一、联盟(集团)基本情况南京职业教育政产学研联盟(集团)以南京市教育局为理事长单位, 以职业学校为主体,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南京高职校) 作为秘书长单位牵头开展各方面的合作。其理事成员单位包括南京市 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委、商务局等政府部门,东南大学、南京工业 大学等高等院校,同济大
15、学材料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电集团第十 四所、中电集团第五十五所等科研院所,江苏省建筑节能协会、南京 SMT专业委员会等行业协会,江苏建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企业,还有全市17所职业学校。联盟理事单位成员涵盖了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 职业学校六方共计60家。联盟的成立是南京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通过这个平台推动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决策支持,在行业对职业标 准和新技术工艺的推广过程中,职业院校就能够参与其中,企业在转 型发展的过程中有职业院校的介入,从而提升整个职业教育的综合竞 争力。二、联盟合作机制什么是机制?机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是指通
16、 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 约关系及其功能。由此可见,政行校企多方合作机制应是通过制 度确立联盟中各方地位、权利与应尽责任。南京职业教育政产学研联 盟(集团)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以院校为主导的政府、行业、企业、 高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六方合作机制,并签署了章程。(一)政府部门是主导1 .政府是协调、组织和创设外部环境的重要力量。20世纪90年 代,亨利埃茨科威兹和劳埃特雷德斯多夫提出了三螺旋模型, 提出了 “学术界一产业界一政府三者之间深度合作的理论,作为西方 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创新战略,受到世界各国产学研合作机构的追捧。自那时起,政府在政产学研合作中就起到了指导、咨询,深化舆论 宣传,营造社会支持的重要作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