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事项建设项目建设标准一、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健全机构乡镇完善防汛工作指挥机构(乡镇级防指),明确承担乡镇级防指具体事务的办公机构(乡镇级防办)。乡镇出台关于调整乡镇级防指组成人员的文件,明确乡镇级防指指挥长、副指挥长和其他组成人员,明确乡镇承担防汛工作的具体办公室(或站所、中心),落实不少于2名的具体办事人员。村(社区)组建防汛工作小组(以下简称村级防汛小组)。乡镇发文,明确辖区各村级防汛小组组长和成员(也可在调整乡级防指文件中体现)。落实责任落实防汛工作“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的分级包保责任制。明确县级领导包乡的文件或会议纪要;明确乡级领导包村的文件或会议纪要;村
2、干部包户到人以危险区域转移对象建档立卡数据为准。建立乡级防指、村级防汛小组职责清单。乡镇出台文件(如在调整乡级防指文件)或修订预案,明确乡级防指、防指各成员单位和村级防汛小组、小组各成员工作职责,并以明白卡形式告知相关责任人。完善制度落实防汛办公场所、值班场所,并配备必需的办公、值班设施。乡镇政府设有视频会议室、防汛值班室,配备相应办公设备,可实时接收当地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预警,可查询雨、水情,查看台风路径。村委会(居委会)设有防汛值班室,配备值班电话等。完善值班值守制度,明晰值班职责。制定并严格执行防汛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有相应文件,有汛期排班表,有值班记录。完善干部下沉工作
3、机制,制定应急响应期间包乡驻村干部和村级防汛小组工作明细。乡镇出台文件(如在调整乡级防指文件)或修订预案,明确规定具体工作职责,并以“明白卡”形式告知相关责任人。二、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应急预案组织修订乡、村两级防汛应急预案,规范预案管理,严格修订、审批和备案程序,县级防指对辖区各乡镇预案审核把关,乡镇对辖区各村(社区)预案审核把关,审批后的预案录入村级预案管理系统。各村(社区)及时将审定预案张贴在宣传栏、村务公开栏,广泛告知群众。能按要求及时修订预案,按程序报批并录入村级预案管理系统,动态更新、规范管理。乡级预案侧重职责分工、监测预警、组织动员、转移避险、安全管控、先期处置、信息报送等内容;有山
4、洪、地质灾害、城镇内涝、山塘水库防洪、渔排渔船防台风等防御任务的乡镇预案中要有相应具体措施或编制专项处置方案。村级预案突出转移避险工作,明确风险点、安置点和需转移对象,转移避险时机、条件,落实预警、转移相关责任人。隐患排查建立安全度汛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对排查发现的问题隐患落实闭环管理、整治到位。能按要求组织开展防汛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对查出的问题隐患能梳理建立问题清单、整治台账,落实整治措施和责任。建立危险区域需转移对象和转移避险工作台账,适时更新、动态管理。能结合风险隐患排查,梳理辖区危险区域需转移对象的底数,及时更新危险区域转移对象建档立卡数据。风险管理建立安全隐患防控机制,常态
5、化开展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能按照“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末核查”要求,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汛前有部署集中排查,汛中有定期组织巡查,汛后有开展“回头看”。织牢风险监测网格,对辖区内各风险点、重点防御单位划分责任网格,整合驻村干部、村级防汛工作小组、山塘水库巡查责任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等力量,设立网格员,明确日常监测、应急巡查要求。能对辖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边坡、危旧房屋、排水设施、河道、水库山塘、堤防、低洼易涝点、旅游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农家乐、学校、卫生院、避灾点、道路桥梁、渔港渔排、在建工地等有潜在风险的区域、重点防御单位建立责任网格,落实网格员,明确相关职责,网格
6、员有按要求开展巡查排查。信息报送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乡镇、村(社区、居委会)均落实有信息员,能及时收集、统计和上报防汛工作动态、灾险情等信息。乡镇、村(社区、居委会)至少各确定有1名信息员(可根据需要建立AB角),落实信息员联络方式。能按相关规定健全信息报送制度,信息报送台账清晰、完整,内业资料齐全,定期组织信息员开展相关培训。三、增强先期处置能力监测预警有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等方面监测站点或设施。确保乡镇、村(社区)的人口稠密区关联有1个雨量站。沿河村镇、存在重大风险的地灾点应有水情观测、地质灾害监测等设施。有完善的预警信息发送机制和渠道。有预警信息传递制度和渠道(短信、微信、电话等),能
7、第一时间时将预警传递到乡级防指每名成员、防汛责任人、每个村级防汛工作小组、包乡驻村干部、网格员和预警员、锣长。有“村村响”应急广播、手摇报警器、铜锣或口哨等预警设施。各村(社区)配备有必要的预警设施,有专人管理,熟悉操作流程,知晓预警方式、时机。转移避险转移避险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将辖区转移对象台账,以“明白卡”形式告知各包保责任人、各村级防汛工作小组和各转移、预警责任人,确保每名干部熟知风险点、避灾点分布情况,掌握需转移对象清单向转移对象建档立卡户发放转移避险“明白卡”,定期组织转移避险演练。及时摸排更新危险区域需转移对象建档立卡数据,并逐户发放明白卡,告知转移时机、方式,并至少组织开展一
8、次演练。对弱势群体,指定专人负责转移安置等工作。提前摸排辖区留守老人、儿童、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人群,落实专人,制定有“一对一”转移工作方案。队伍建设整合辖区中青年干部、基层警务人员、专职消防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组建应急队伍。有下发通知组建本级应急队伍,有花名册、联系方式。其中乡镇按不少于15人、村(社区、居委会)按不少于5人的标准分别组建应急队伍,多灾易灾地区可视需要增加队伍人数。队员应尽可能固定,优先选择常住本地的干部、村民,且原则上年龄不大于50周岁。定期组织应急队伍开展业务培训和专项训练。有组织应急队伍开展培训、训练的计划和相关记录。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参与抢险救援的队员都购买有人身意外
9、伤害保险。有购买防护装备,并发放配装到应急队伍个人,有购买相关保险的记录。宣传培训持续加强防灾减灾常识社会面宣传,广泛开展自护自救技能培训,提高社会大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有宣传工作计划和相关工作记录,每年结合国家减灾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相关宣传培训工作。建立防汛救灾宣传工作机制,主动回应关切,正确引导舆论。有专人负责舆论宣传工作,及时发现、宣传防汛抗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做好防汛抗灾期间有关影像资料收集。定期开展或组织乡级防指成员、各村(社区)主干、网格员、预警员、锣长等参加相关业务培训。有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积极开展或组织参加上级防指和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防汛岗位培训,防
10、汛责任人培训率达到100%。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演练,检验相关防汛责任人、应急力量对预案处置流程熟悉程度、协同配合能力。山丘区应加强突发山洪、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等情形的演练;沿海地区应加强渔船、渔排上人员撤离避风、安全管控等情形的演练有制定年度演练计划和开展演练相关记录。乡镇每年至少开展1次综合性或重点灾种专项演练,村(社区)每年至少组织危险区域需转移对象开展1次自主转移避险演练。四、提升应急保障水平应急通信落实有应急通信保障措施,按照“先重点、后一般”能按照“位置偏远、进出通道唯一或山洪地质灾害易发高发的村庄”等标准,梳理重点原则,分批给行政村配备卫星电话。行政村清单,并优先配备卫星电话。有卫星电
11、话使用管理制度,有专人管理,定期接打测试,及时缴纳话费。应急物资落实防汛救灾物资仓库,并根据本地常住人口、常遇灾种,储备有相应的安全防护、应急救援和临时生活保隙等物资。有条件地区可视需要配备汽(柴)油发电机、排水泵等大件应急设备。乡镇能按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村(社区)能按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落实有防汛救灾物资仓库,并按有关规定标准,储备有一定量的物资。有仓库、物资管理制度,有专人管理、有物资台账。避险设施根据本地常住人口比例,落实或建有若干集中避灾安置点,并配备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可根据需求增设一批群众身边的紧急临时避灾点。乡镇(街道)有12个规划安置人数不小于100人的集中避灾安置点;常住
12、人口800人以上的村(社区)至少要有1个规划安置人数不小于40人的村级避灾安置点。根据需要实物储备或社会代储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避灾点有制定管理制度,有规范标识,有专人管理,并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配备卫生消杀物资。五、提高防灾抗灾韧性恢复重建制定有救灾应急工作方案,灾情发生后能有序组织做好受灾群众安置救助、卫生防疫、报灾核灾工作,及时发放应急生活物资,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有制定相应工作方案,或在防汛预案中有专门条款,明确生活保障、应急抢修、卫生防疫、灾情核查等工作分工和责任。相关工作有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究盘总结重大灾情后,乡镇在组织做好防灾救灾、恢复重建工作同时,能及时组织复盘总结。能根据县防指要求,组织或协助开展复盘工作,提供重大灾害防御过程总结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