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文章】浅谈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建设中的理论研究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会文章】浅谈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建设中的理论研究工作.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体会文章】浅谈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的理论研究工作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总和,涵盖方言、民俗、民居、曲艺、饮食等诸多方面。文化生态是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民间习俗及艺术表现形式等。梅州拥有和保存着包括梅县话、客家山歌、广东汉剧、客家围龙屋等在内的典型客家传统文化以及78个中国传统村落,有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客家围龙屋、广东汉剧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客家文化生态呈现出勃勃生机。2010年5月,原文化部批准设立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通过十多年来的努力,实验区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于日前通过国家文旅部验收,成为
2、目前广东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欣喜之余,笔者对实验区建设中的理论研究做了回顾与梳理,并就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出几点建议。经过初步统计,自2010年以来,实验区共出版图书286本(套),其中丛书18套共100本,其他268本;期刊13种。从总体上来说,实验区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是可圈可点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一是公开和权威出版物数量不够。就拿系列丛书来说,有28%是内部出版,有些连准印号都没有,而这一比例在368本图书总数中更高。二是非遗项目研究不均衡,有些甚至空白。比如目前仍未见公开出版席狮舞、埔寨火龙等国家级项目的专题图书;在十大类传统非遗项目中,医药和曲艺类的图书甚少,而足球的图
3、书也只有2本,与梅州享有的“足球之乡”“文化之乡”美誉极不相称。三是生态保护专题研究不足。虽然图书出版数量不少,但针对“文化生态”研究的成果不多;自2010年至今,全市只召开过2次关于“文化生态保护”的专题学术研讨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四是办刊经费欠保障。笔者从调研中了解到,在现有13种市级以上客家文化研究专刊和相关期刊中,部分刊物的办刊经费常年得不到保障,造成出版往往时断时续。如何改进和加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的理论研究工作?一是系统策划,通力合作。要在总体规划和五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重新策划客家文化和文化生态保护的系列研究和出版工作,要善用市内外甚至省、国内外权威专家资源,与相关出
4、版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要通力合作,提高理论研究之于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另外,理论研究成果不能片面追求“高大上”,要策划出版相当数量的普及读物,用于“五进”(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进军营、进景区);要注重针对青少年尤其是婴幼儿的客家漫画读物的研究出版。二是查漏补缺,提档升级。既要做好“补缺”工作,又要使研究成果的等级和数量与非遗项目的级别相匹配。理论研究人员要加强实地调研,写出更多接地气、能起传承作用的作品来。要尽量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创设条件让他们参与写作。要提高公开出版发行的比例,提高上架率,让更多的民众看得到、购
5、得着、用得上。三是集中发力,深入研讨。充分发挥生态保护区建设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借助地方高校和其他研究机构力量,定期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理论研讨。研讨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在举办规模上,可以是国内外、省内外或市内外;在内容安排上可以是总体的客家文化或非遗,也可以是某类非遗专题;在组织形式上既可以学术研讨,也可以是工作交流,还可以搞文化沙龙。四是注重转化,加强应用。再多的理论,如果束之高阁也是徒劳的,要想办法开放和共享。可以选定一两家单位(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或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管委会)设立专门的资料库进行科学规范管理;设立开放日,方便广大市民群众特别是客家文化爱好者查阅;定期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把理论研究成果最大限度转化为生产力;拓宽“五进”范围,增加活动开展频率,使客家文化传承保护代代相传、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