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20908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水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丽水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丽水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丽水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丽水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丽水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丽水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丽水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丽水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丽水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丽水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豕水市职业教育力质量发展三不行劭计刻(20232025 )(征求意见慈J为贯彻落实国家、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我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职业教育“革命老区样板”,更好 地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丽水“千亿”新产业平台提供有力 的技能人才支撑。特制订丽水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 动计划(20232025年)。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 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丽水市 重大战略,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中 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促进职业 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通过三年努力,形成 全市全

2、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支持的职业教育新格局,完成区 域“中高本企” 一体化职业教育改革省级试点工作,建成国 家级优质校3所,优质专业7个;省级高水平学校4所,高 水平专业19个;单招单考上线人数、省职业能力大赛获奖人 数的比例达到省平均水平。职业教育在地转化率达到50%; 建立具有类型特色突出的革命老区样板的现代职业教育体 系,为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技术技能人才资源支 撑,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丽水职教元素”。二、重点任务(一)跨山问海统筹工程L建立高职院校统领机制。建立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对全 市职业教育的统筹引领机制,支持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 职本科专业。加大技能人才“区域统筹、属地

3、培养、本地就 业”的推进力度。一是深入开展中高职一体化改革实践。在 龙泉建立高职县域分校和缙云建立高职县域专业教学点基 础上,积极探索为区域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提供可 供复制的“丽水模式:提高“中高职一体化”培养规模和专 业覆盖面,出台市域内“中高职一体化”学生过程性评价办 法。二是建立市域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与丽水教研院共建主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统筹全市中职 校建立标准共订、师资共选、课程共建、学分共认、资源共 享的响应平台。三是建立市域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在丽水职 业技术学院建立市级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制订市域职教师资 培养长期规划,通过长短期相结合、学科通培与专题培

4、养相 结合,全面提升职教师资水平。“双高”学校和专业全面开展“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 才培养;中高职一体化招生人数占比达40%以上。2 .实施职业院校联盟机制。一是实施“一带三区”中职联 盟校工程。按照“一带三区”布局组建一批跨县域联盟中职 校,加大技能人才共育、师资队伍共享、信息资源共用、社 会服务共推、就业渠道共建、招生信息共通,实现联盟校优 势互补,推进全市职业学校跨区域统筹发展。二是实施“专 门化”学校挂牌工程。聚焦半导体全链条、精密制造、健康 制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等五大主导产业,以及传统特色 产业,在原校名的基础上增挂“市域专业校名“,实现全市性 统筹发展。建成“丽缙青、松遂、云景

5、、龙庆”四个联盟校和8所 专门化学校。到2025年,联盟校内的中职校专业原则上不 重复。3 .创新山海协作办学机制。一是依托浙江工业大学、浙 江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加强师资定向培养、培训等合作, 支持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聘请“长三角”职业教育名 师30人担任兼职导师。加快甬丽人才交流合作,开展名校长 结对导学和特级教师异地带徒行动。二是鼓励“柔性引进” 高层次人才建立专家工作室。市直学校“柔性引进”的高层 次人才工作室,经考核合格给予每年10万元的工作津贴。三 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优化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机制, 以中德合作项目为基础,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教育项目, 构建多元高效的国际合

6、作办学发展新格局。全市职业院校与长三角(上海)、宁波优质校“一对一” 结对,每年遴选5名骨干校长与10名优秀教师参加“长三 角”名校长结对导学和特级教师异地带徒行动。建立“柔性 引进“高层次人才专家工作室5个。开展国际合作项目10 个,国际合作典型案例5个。(二)校企合作深化工程4 .推进职教集团实体化运行。教育、财政、发改、人社、 税务、经信、市场管理、金融办等多部门联合出台丽水市 职业教育集团实体化运行实施办法,支持职业院校牵头、政 府职能部门指导、行业企业参与组建面向区域主导产业、特 色产业的行业型职教集团,理顺运行机制,健全支持政策, 建强职教集团。职业院校参与率达到100%,建立行业

7、指导委员会8个。 培育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型职教集团和产教融合联盟 各5个。5 .构建校企双边多边合作体系。丰富校企合作形态,鼓 励具有高水平专业的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 共建共管产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引企入校”共 建专业群,“引校入企”共建生产线,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建 设不同类型、不同功能、开放共享的实习实训基地。推动兼 具人才培养、生产服务、技术研发、文化传承等功能的“校 企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行“百名大师千名高徒工程”,形成 具有丽水特质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样板。高水平专业化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5个,培育产教 融合型企业30家,建成产业学院10个。建成“引企入

8、校” 项目10个。每所职业院校至少有50名优秀学生与10名左 右企业大师深度开展师徒结对培养活动。6 .畅通校企双师双向流动渠道。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高技能人才与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完善职业学校自主聘 任兼职教师办法,设置一定比例的特聘岗位,畅通行业企业 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建立覆盖主要专业领域的教 师企业实践流动站,鼓励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职 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每两年下企业锻炼、实习时间不得少于两 个月,鼓励周期性安排无企业经历教师参加为期半年至一年 下企业锻炼,提升专业能力。建成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10个。(S)学生素养强基工程7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构建“三

9、全育人”新 格局。加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落实全员全过程全 方位育人。建立从企业中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道德楷 模等担任兼职德育导师制度。二是创新“思政教育”新路径。 落实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双向强化新要求,加强中职学校 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和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 养、职业习惯培养,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专题 教育不少于16学时。聘请企业兼职德育导师50名。培育“三全育人”典型学 校6所。遴选30个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30个课程思政典 型案例。8 .提升专业素养培养质量。严格执行丽水市中职学生专 业毕业标准,发挥

10、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 强化文化素质评价,严格执行教育部的中职学校公共基础 课程方案,高一高二年级每学期进行文化课的全市统测。开 展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双证”融通改革,推进“岗课赛证” 融通育人模式。持续推进市级职业能力大赛,推动职业学校 “课堂革命”。各中职校毕业学生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四级)或职业技 能等级证书(中级工)获取率达95%;毕业标准统测合格率 达99%;高职学生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三级)或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高级工)获取率达95%;高职考本科率、学生技能 省赛获奖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 比例达85%;每个高水平A类专业师生省技能大赛获一等奖 至

11、少1次。9 .完善质量监管评价机制。全面提升学校现代化管理水 平,深入实施质量年报发布制度,完善职业教育督导体系, 实行增值评价。深入开展智慧校园创建行动,以教育信息化 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内涵提升, 构建覆盖全校的融教学、管理、生活和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化 校园环境。成功创建省中职现代化学校8所;培育建设8所省级职 教信息化标杆学校。(四)名师名匠培育工程10 .建立教师绩效优化机制。根据职业教育办学特点,建 立编制部门按照办学规模核定职业院校的教职工编制,学校 实行“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将30%的编制按有关 规定用于聘请兼职教师,财政部门按编制全额拨付人员经费 的

12、机制。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进一步完善职称自主评 聘机制,允许职业院校在校定的总量内自主确定基础性与奖 励性绩效工资比例。支持职业院校对获得省级以上职业技能 竞赛奖项的选手和指导教师予以奖励,奖金在核定的绩效工 资总量外单列管理。11 .推进师资队伍立德铸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利用教 育媒体和教育政务新媒体等多种平台,加大对教师先进典型 的宣传报道力度。实施职业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能力提升计 划,开展党务干部、德育管理人员、专职思政课教师培训I。培育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5个,省级党建品牌5个。12 .优化师资队伍梯队建设。加强对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 统筹规划,突出分类培养,畅通“外联内培”途径

13、。一是实 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参 加“一年起好步、两年过好关、三年上台阶、四年展实力、 五年显身手”培训、比武、考核,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 教育教学骨干。二是实施“名优团队培育计划”,加强骨干教 师和专业带头人培育,重点提升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 科研和竞赛辅导能力。举办1-2年培养学制的“餐旅”“机 电”“电商美工”“财经商贸”等四大专业群为基础的“高质 量发展”名师培养班,每班遴选30名教师培养对象。名优教师占比15%以上。特级教师、正高级讲师累计达 到10人。高水平学校培育省级教学能力大赛团队1-2个, 省级教学团队1-2个,高水平学校(专业)培育教育

14、精英1- 2名,教学名家2-3名。13 .提升师资队伍全员素质。一是实施“高学历提升行动”, 鼓励报考与教育教学岗位对口专业硕士研究生,对取得硕士 学位的给予一次性奖励。二是实施“高技能提升计划二以学 时培训为基础,定期组织教师岗位培训,提升教师对接岗位 标准、课程重构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提高一线教师精品课程 的开发能力。研究生层次以上的教师占比达20%。“双师型”教师占比 达95%以上,其中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占比65%。(五)骨干专业培优工程14 .强化专业布局统筹机制。加大对市域专业布局结构调 整的统筹力度,各中等职业学校集中资源办强2-4个主体专 业,全市形成校际间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各

15、具特色、有序 发展的专业建设新格局。原则上全市已有3所以上学校开设 的专业,不再批准设置。以数字化改革推动现代服务业、精 密制造、现代农业、农村电商、民间传统工艺等相关专业, 支持中医制药、数字经济、健康养老等领域的专业建设。市 级以上骨干(优质)专业在领军教师(名师、正高、特级教 师)的培育上给予重点支持。建成4所省级高水平职业学校和19个高水平专业,建 成3所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7个优质专业。培育市级骨干 (优质)专业带头人30人。15 .推进实训基地迭代升级。适应互联网+专业发展需求,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的网络 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拓展实训基地“理实”“虚

16、实” 一 体的办学空间。加快专业实训室迭代升级,建设“虚拟仿真” 实训室和数字工厂,将数字仿真技术有机应用于专业实训教 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行业指导委员会全面参与规划指 导专业发展。深入推进市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专业基地建 设,建立“基地牵头”“合作共享”的专业发展机制。建设虚 拟仿真实训基地10个。建成相关专业精品(网络)课程50 Ilo(六)服务能力提升工程16 .搭建多样化技能培训平台。落实职业学校实施学历教 育与社会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一是服务就业增收,开展普 惠性技能培训。依托职业院校提供全产业链技术培训服务及 技术支持。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为依 托,开展劳动力转移、退役军人、农民工再就业等实用技能 培训,开展小微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和困难企业职工转岗培训I。 二是服务技术升级,实施高技能提升培训I。与政府、企业、 行业(协会)、龙头(领军)企业联合创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开展技术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