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优质稻米)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优质稻米)总体规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优质稻米)总体规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 神为指导,以中央1号文件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业 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暨财务工作会议精神,以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为主攻方向,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 综合开发生产能力;以项目为载体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 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突出培育无公害商品粮基地建设,依靠 科技进步,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努力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竞争 力。二、选项原则1、坚持按区域特色,培大育强主导产业。项目区隶属里 下河珏田区,历来为我市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按照我市 “十五”及“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里下河优质 稻
2、米生产,不断调优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向新品、优质、高 效方向发展,努力把项目区建成无公害优势稻米基地。2、坚持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重点。以建设无公害 优质稻米基地为目标,围绕农业生产需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突出改善项目区灌、排、交通条件,大力推广节水防渗渠、 修筑机耕路、配套完善交叉建筑物,确保项目区农田灌、排 畅通,节约成本,农业生产资料运得进、农产品运得出。3、坚持择优立项,效益优先的原则。优先选择镇政府领 导重视,村组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筹资和投资落实的 地方进入项目区,并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选择项目区的重要 衡量指标,坚持效益第一。4、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根据“统筹规划、
3、 集中投入、连片开发”要求,围绕我市优质稻米规划总体安 排,坚持集中规模开发,2万亩土地治理只安排一个镇,并 确保土地治理项目区都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达到一年 投资,长远受益。三、建设标准1、农田建设方整化。田间沟、渠、路、涵、林全面配套, 土地平整,按每个年区条田成方,达到灌溉有渠,排水有沟, 各田块自立门户,不串田灌溉。2、引排水系标准化。做到引水支渠全部衬砌,灌溉保证 率95%以上,排水沟系健全,达到日降雨200毫米(雨后48 小时内排出)不受涝,田间无积水,地下水控制在地面以下1 米左右。3、工程配套系列化。做到闸、站、桥、涵基本配套,河 堤、道路、主干渠等全部绿化,达到灌排自如、
4、交通方便、 控制水土流失。4、培肥改土制度化。治理改造的农田,每亩每年施自然肥5方,每亩每年秸杆还田250公斤以上,使基础地力相对提高10%,耕层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土壤物理性粘粒相对上升10%o5、种植品种优良化。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产出率,围 绕优质稻米基地建设,引进优良品种,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95% 以上。6、农业服务专业化。植保、供肥、管水等实行专业化服 务。按照农民种田不留种,由乡统一供种的要求,实现种子 纯良化,以村组统一植保防治,主要病虫害控制在允许标准 下,以乡统一配方施肥,配方施肥率达95%以上,以组统一 管沟管水,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及合作经济组织。7、农事作业机
5、械化。达到项目区普遍实现机耕、机收、 机脱、机开墉、机条播、机植保等机械作业。8、适用技术普及化。大力推进节水防渗技术,水工建筑 物装配技术,农业轻型栽培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 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四、开发任务规划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营造农田林网(折实)1000亩。五、规划布局根据省、市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具体生产实际,项 目区建设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化为前提,以配套完 善农田基础设施为保障,以实施优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为手 段,通过不懈努力,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优质粮 食生产基地建设,真正做到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实行区域化布 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操作、产业化经营。通
6、过本项目的 实施,既强化生产基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灌排系 统,也显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既实现服务体系创新及组装 配套应用水平,也增强*优质粮食无公害生产,实现“品种 优质化、操作规范化、投入品无害化”技术指导的针对性; 既实行“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 经营格局,也实现农业“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环保、 节能”等生产目标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具体:工程布局:1、灌溉工程。项目区实行干、支、斗、农、毛五级灌水 布局。以自灌区南北向一干渠为水源,项目区内由西向东建 设6条支渠。每条支渠间隔IOOO-1200米,并对6条支渠全 面衬砌,每个支渠、斗渠渠道建设分水控制闸。
7、源洋湖区灌 溉仍采用提水灌溉,对主要渠道进行衬砌。2、排水工程。以主排沟、田头沟、隔水沟作为主要排水 通道,结合区内大小河道,排水主要流入盐邵河,田间一套 沟治理标准为:隔水沟间距为100120m,深0.6米,田头 沟间距为100200米(按单非和双非布局选定),深0.8 LOIn,主排沟间距50Om左右(视实际情况而定),深I-L 2m。3、道路工程。着重打通南北主要生产路一条,实现区内 机耕路,生产交通路网络化,达到田头有路,交通有桥目标,便于人机下田作业。4、田间工程。田间沟、渠、路布局重点采用“双非”模 式,部分田块推行“单非”形式,达到一方成田,生产田方 整化两种模式,灌排分开,三沟
8、配套,降低渍害,四面绿化, 高产高效。产业化布局: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优质稻 米产业基地建设,将生产基地的资源优势、推广部门的技术 优势、企业的加工优势有机结合,引导人们绿色消费,加强 优质稻米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成及产业化开发,推进农业标准 化应用进程,提升区域特色产品档次,提高我市优势稻米产 业化经营程度和市场竞争力。1、明确主栽当家品种。以丰优香占、扬两优6号、广陵 香粳及武香粳14号等品种为当家品种,完善配套好省工、降 本、增效的轻型栽培技术,突出解决好抗逆栽培,即在农田 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基础上,立足抗灾、抗倒,实行“全程 控水”节水灌溉模式,对病虫害实行无公害综合防除。2、建立
9、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基地。全面推广国标三级以 上优质品种,建立优质水稻无公害生产面积0.6万亩,优质水 稻绿色A级生产面积0.4万亩,优质水稻绿色AA级生产面积 0. 2万亩,有机稻米生产面积0. 2万亩。辐射示范整个灌区面积 20万亩。3、科技依托。本项目科技依托单位一一*省里下河地区 农科所,该所在水稻育种、小麦育种、应用微生物、土壤肥 料、植物保护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杰出的科技人才。 本项目科技协作单位*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该中心在 稻麦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长期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及技术指导工作。4、强化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大力扶持和发展推广、生产 流通、加工等部门和行业的服务组织,建立农民自己的合作 经济组织,促进产销衔接,建立一个“育秧公司”、一个测土 配方施肥站,做到统一供种、统一病虫防治,统一配方施肥。